繁华的招远金街
蓬勃发展的招远黄金产业
城建风貌
■从一片开放的“处女地”到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园区,从一穷二白到区域经济龙头,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回应着时代的召唤,承载着人民的期盼,挣脱僵化思想的束缚,冲开旧有体制的障碍,不断打造开放“新高地”,映射出烟台县域改革开放的光辉足迹。
■沿着“龙头项目—高端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基地”的发展方向,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谋划将“中国金都”打造成“先进制造之都”,接续创业,续写辉煌。
烟台新闻网8月31日讯(ymg记者 姜乾 通讯员 李建 杨腾飞 摄影报道)上千条蜿蜒的“金脉”,在招远的地下和山间延伸,成就了这座城市“中国金都”的美誉。 守着黄金的“先天宝藏”,招远却没有一门心思靠金吃金,而是全面释放对外开放的热情,举全市之力,将1992年建立的招远开发区,从“零”起步,利用19年时间,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绎了一个激情澎湃的“春天的故事”。
乘着东风起,春色铺满园。从一片开放的“处女地”到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园区,从一穷二白到区域经济龙头,从规划面积3.63平方公里到区域总面积222平方公里,在无数的历史片段中,这片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热土,回应着时代的召唤,承载着人民的期盼,挣脱僵化思想的束缚,冲开旧有体制的障碍,不断打造开放“新高地”,不断树立改革“新地标”,不断厚植发展“新沃土”,映射出烟台县域改革开放的光辉足迹。
回眸望去,肩负着改革开放使命的招远开发区,扭转坐落在县级市的“先天不足”,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贡献了招远市三分之二的经济总量,助力招远市工业变“向下挖”为“向外延”,探索出多条“挖不完”的产业“金脉”,护航区域永续发展。
举全市之力谋发展
新上项目一律安置开发区
温泉路,横贯招远城区东西两端,以路中的招远地标性建筑———天府路立交桥为界,路东就是招远开发区的范围。
这片区域,在当地居民眼中,就是两张照片:一张黑白照,一张彩色照。
黑白照是过去时———曾经,这里一片荒芜,被誉为“大农村”,区域内只有寥寥几家小型民营企业。
彩色照是现在时———如今,这里成了优势新兴产业的聚集区、现代服务业繁荣的新城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从黑白到彩色,从“大农村”到新城区,巨大的反差就发生在“一念之间”,确切地说,就在招远开发区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短短几年里。
1992年,以滕家村南3.63平方公里面积为起点,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招远市外向型工业加工区。1993年,正式挂牌成立,此后7年时间,招远开发区一直处于起步期和探索期。
2001年,招远开发区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这一年,受黄金价格空前低迷的影响,招远开始思量寻找新的产业增长点,最终招远市委、市政府提出“城区东扩”战略,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开发区发展的若干规定》,调整开发区的区位布局至战略范围内,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管理体制,明确提出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招远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的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改革开放的实验区、现代化的新城区。
“承担战略重任,开发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盘’,有了完善的机构设置体系,由此进入快速成长期。”回忆往昔,招远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城区东扩”战略是一次“举全市之力建设开发区”的过程。在2001年,招远市下发的文件中,可以找到这样几条规定:开发区按照“一区多园,统一政策,集中管理,分片开发”的原则,规划设立黄金企业园、电子企业园、出口加工企业园、个体私营业园等若干个专业性、定向型的企业园;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市属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进入开发区兴办企业园和进行项目建设;城区新上工业项目,凡适合进入开发区的,一律安排到开发区;各镇新上的规模较大、技术先进和外向型的项目,要积极向开发区安排。
引凤,必先筑巢;招商,首在环境。服务区域发展,招远城市建设重心向开发区倾斜,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分工,集中财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每年资金量均在1亿元以上。此外,招远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分配给开发区,市级权限范围内的也下发给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审批,工商、公安、国税、地税、电业等业务部门则在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派出机构,由此确保签约项目马上落户,落户企业直接建厂,建成企业迅速投产。
“投资胶东,首选金都。”这是招远开发区当年的广告词。让区域成为创业者的乐园,招远开发区对招引项目,从各项手续办理,到项目奠基庆典,再到项目竣工投产,实行“一站式”办公服务、“一条龙”跟踪服务,企业不用为入园、审批来回奔波,真正做到了“围墙”内的事企业做,“围墙”外的事政府办。
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公司,到招远考察之前,对当地基础设施水平疑虑重重,实地考察后,当即抛开顾虑,与招远金潮公司合作成立爱思开金潮塑业有限公司,落户开发区。“我们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安家,不仅是看中了当地的产品优势,更重要的是这里政策好,配套设施完善,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都给了最大优惠。”韩国sk公司副总经理、韩方代表全日松说,招远“筑好巢再引凤”的做法,让他们的项目建设实现全程高速、后顾无忧。
“没有举全市之力的推进,招远开发区不可能进入‘国家队’。”见证了招远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招远开发区投资促进四局局长郭强由衷感叹道。
向“国家级”目标冲刺
倒逼抢位跃升至全省第一
坐落在县级市,从荒凉之地起步,招远开发区成立之初,便有着先天不足:它不具备交通、政策、区位等先天优势,更没有厚实家底和产业“靠山”。
如何克服劣势,走好发展道路?招远制定“产城联动、快速发展”的重大部署,要求开发区紧贴老城区向外延展,这样既能发挥城区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又可为发展提速上档预留出足够空间。产业上则依托当时既有的优势产业发展专业园区,推动企业退城进园上规模上档次。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招金集团、玲珑集团、金宝电子、鲁鑫贵金属等一批本地企业陆续迁入开发区。物理空间的打开,使这些原本蜗居县城的企业迸发出惊人的发展潜力。
玲珑集团,当时原本占地面积不过百亩,产值刚过10亿元,2004年该企业退城进园,重新调整业务范围,布局先进生产线,至今10余年已经发展为占地1500亩,年销售额近140亿元的世界级轮胎企业、主板上市企业,招远也因此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轮胎制造业基地。
招远另一家标志性企业———招金集团,入园10多年,产业链不断拉长做宽,黄金主业打通了从金矿开采到成金冶炼,再到珠宝首饰加工与销售的全产业链,同时实现向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新兴产业的延伸。
大企业的示范与带动,产业链上巨大的配套服务空间,吸引招远众多中小企业接踵而至,进而显现出巨大的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催生招远开发区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2005年,在全国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审核工作中,招远开发区成为第一批通过审核的省级开发区。2008年,骨子里不满足于“小富即安”的招远市决策层,把建设国家级开发区提上了议事议程。
“晋升国家级的一个硬杠杠,首先必须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山东省级开发区第一位。”彼时,招远开发区的“实力”仅位居第五位。凭借厚实产业家底,倒逼抢位勇气,开发区再次起航,冲刺“国家级”目标。
“这期间,开发区的发展坚持以工业项目为主、吸引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大、高、外’企业,营造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政策、城市资源的园区聚集效应,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体。”招远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依靠“招远智慧”,招远开发区打破了传统发展经济和招商引资的“唯区位优势论”,吸引了一个又一个投资者把目光聚焦到这片土地,一个又一个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
“十一五”期间,招远开发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保持了35.11%、41.23%的高增长速度,实现在全省位次逐年上升,自2005年起连续6年跻身山东省开发区综合考评前10强,2010年跃居全省首位。
2011年9月,国务院批准招远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2012年1月,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挂牌国家级开发区运行。
开放大门永不“闭户”
金都谋建“先进制造之都”
晋级“国家队”,招远开发区有了响亮的“招牌”,不仅提升了区域品牌优势,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以及聚集吸纳高端人才、先进技术等创新要素,而且可以享受到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享有同级人民政府的审批权限,有利于打造更加优越的投资软环境,加速外部资本进入热土创业。
2017年5月,总投资60亿元,总占地1500亩中德高科技产业园正式破土动工,掀开了招远与世界500强德国贺利氏集团合作的崭新篇章。
这个产业园作为招远市的“一号工程”,由招远市政府规划主导,以国有资产引导、本土企业筹建的方式运作,目前发展大框架全面拉开。其中,智能化矿山装备制造基地已经投产运营,新型金银合金线和镀金银线、德国贺利氏厚膜浆料、贺利氏(罗马尼亚)陶瓷覆铜板等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正在加紧施工。未来,这里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最大亮点和增长点。
“贺利氏集团是招远对外开放引进的第一个外资项目,它与山东鲁鑫贵金属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贺利氏招远贵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也是国内黄金加工行业的首家中外合资企业。”郭强介绍,贺利氏集团与招远的合作,背后有深厚的情感纽带、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的结姻一方面解决了外资企业落户可能出现的“水土不服”问题,增加了企业成活率,另一方面以国有资产、外资企业、本土企业等多方合资的形式筹建公司,增强了项目投资方的信心,利于更深层次的牵手合作。
不为了单纯的招引企业过来落户,而是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和谋发展,招远凝练出一套可复制的招商引资模式,目前正在与德国另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洽谈合作,力争中德高科技产业园再落户一个名为“春天项目”的中外合资企业。
借助国家级开发区的“金字招牌”和优良的跟踪管理服务,招远开发区正成为外部资本投资兴业的“沃土”。
资料显示,招远开发区范围内注册企业共1849家,其中内资企业1767家,港、澳、台企业25家,外商投资企业57家;高新企业18家,主板上市企业1家、香港h股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上市企业6家。全区形成以黄金、轮胎及企业零部件、机械制造、新型电子材料、食品等五大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金盐、金丝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达到60%,轮胎制造业产量和出口额位居全国前三,拥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黄金深加工基地、轮胎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材料基地和北方最大的黄金珠宝首饰城、金都皮革城等大型专业市场。
敞开胸怀海纳百川,开放的大门永不闭户。
一直走在开放的路上,招远开发区审视本土资本“扛大旗”、外来好项目比例偏低的短板,近年来又提出“二次创业赶超发展”的口号,再次拓宽区域发展空间,决定以中德高科技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特色小镇、黄金创意产业园、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中心、皮草小镇五大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探索合作共建、整合托管、一区多园、园中园等灵活方式,全力构筑以温泉片区为核心,以东城新区、滨海科技产业园为驱动的产业发展布局,沿着“龙头项目—高端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基地”的发展方向,加快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谋划将“中国金都”打造成“先进制造之都”,接续创业,续写辉煌。
壮阔的历程》》
1992年,山东省政府对外经济工作协调小组批复设立“招远市外向型工业加工区”。
1993年,烟台市人民政府行文批准设立定格为副处级的招远市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工作委员会。
1993年,成立中共招远市委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工作委员会和招远市外向型加工区管理委员会。
2001年,成立中共招远市委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和招远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1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定名为“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
奋进新时代》》
作为全省仅有的四家位于县域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之一,在缺乏大城市辐射的背景下,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不看客观看主观、主动对标寻差距,既比规模更比质量、既重眼前更重未来,重点立足黄金产业链延展这一先天优势,抢抓中国制造全面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以及生物医药产业三大新机遇,着力打造黄金创意产业园、中德高科技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三大园区,奋力书写新常态下“小县域、大作为”的新篇章。
黄金创意产业园以国大公司、招金精炼、招金励福等企业为依托,加强黄金冶炼、黄金化工、黄金深加工项目的引进建设,积极发展黄金多元素回收、冶金初选和以金、银盐等产品为代表的黄金深加工业;加快工业用金开发,扩大黄金在电子、医药、化工、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打造产业链条完整、产品层次高端的黄金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中德高科技产业园,重点扶持壮大新型电子材料产业,引导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高档电解铜箔及覆铜板等上下游产品的研发,加快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金丝、合金键合丝、合金铜、精密铜管、无氧铜杆、铜丝细伸等产品规模化生产,支持发展集成线路板、汽车电子、新型电池、专用仪器及手机、电脑零部件等高端电子产品,尽快建立起以基地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电子材料产业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园,力争今年落地生物医药项目5个,初步形成集聚效应;到2020年,力争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园入驻企业达到15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同时,引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顶尖科研团队和核心关键设备,建立院士工作站,开展军民融合人民健康系统工程研究与试点运营,打造国家级工程中心。
承德调整贫困人口识别纳入标准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让城市更优美更宜居
刘荣山在我市创文工作第三季度拉练暨推进会上强调拧紧责任链条 提升创建水平
宁波舟山港昨日迎来一个“10万+”
石家庄市调整国有土地基准地价
国家级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县市的开放变奏
佛山上半年空气质量情况公布 不达标天数高明最少
苍溪县三坚持三提升做好脱贫攻坚迎检工作
市水利局召开机关党委专题会议 四个“强化”推进党建主体责任落实
林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羊角沟镇举办大型 黑木耳种植培训会
南岗区迅速学习传达贯彻2018年全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
担心奥运高温 日本政府考虑明后两年实行夏令时
参观新校区 白藤小学梅溪新校区将投入使用
市文广新局荣获2017年度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优秀责任单位
蹇彪:集中精力抓好脱贫退出 确保脱贫攻坚经得起国家检验
秀洲召开庆祝建党97周年主题党日暨表彰大会
让户主代办迁户需要哪些手续?
陈堂村变了样
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新部署 把法治作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基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