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碑、老家电、从出生至今的家庭档案、46年一天不落记录的日记……这些老物件或许并不值钱,但对于市中区杆石桥街道辖区居民崔兆森来说,都是宝贵的生活点滴,也是一座城市弥足珍贵的记忆。
几十年来,71岁的崔兆森收藏了1万多件生活实物,在春元里社区打造了一处400平方米的个人博物馆。“别看都是些寻常物件,它们身上可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来济南的社会变迁。”在有着45年党龄的崔兆森看来,这些收藏关乎历史和文化,更关乎时代的发展,“作为老党员,我更有义务带头去弘扬、去传承,拾起一段段关于'老济南'的记忆。”旧时光里的“老济南”情怀
一张八仙桌、两把椅子勾勒出20多年前的家庭摆设,116本日记、1000多万字传递的是一户百姓生活水平的变迁。走进崔兆森的“齐泉博物馆”,馆里没有贵重珠宝、名人字画,陈列的全是崔兆森一家三代人的生活档案和淘汰的老物件。馆内展示的两扇木制大门,是崔兆森从住过的老宅“小纬六路南街60号”保留下来的。如今,那儿早已变得车水马龙。
“过去结婚讲究‘三转一响’,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半导体,咱们济南基本都生产,当时济南还有自行车链条厂、搪瓷厂和保温瓶厂,这是咱济南出的春燕牌手表,这是咱济南出的梅花牌缝纫机。”崔兆森一一向记者介绍,“我的这些展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少现在都消失了,这更能生动地反映老百姓生活深刻的变化,这是我收藏的一个理念,用8个字来概括就是‘收藏生活、珍藏记忆’。”崔兆森说。
随着时光流逝,崔兆森收藏了祖孙三代1万多件物品,主要分为实物、档案和杂志三类。“其实一开始只是个人爱好,随着收藏品越来越多,这才萌生了要办一个博物馆的想法。”崔兆森说,一直到2007年,他将收藏的老物件集中到现在的地下室里,分门别类展示几十年来市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看到它们,就像是回到过去,回到自己老家。”“文化,传承下去才有价值”
时间可以是一段记忆、一段历史、一段文化,而博物馆就是一个留住时间、承载历史、传承文化的地方。在传承文化这件事上,崔兆森的确毫不含糊。
“过去济南城里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还有济南话所说的‘里份’,就是小巷子,我现在住的春元里小区往南往北各150米,就有13个里份,而且它们的名字都非常有文化,包括积德里、福德里、泰合里、纯德里等,都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崔兆森说,“现在这些‘里份’全消失了,连地名志上都没有记录,我买了很多书,问了很多老人打听这些名字,希望告诉后人这段历史。”
随着自己的默默奉献,几年来,崔兆森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济南好人”等称号。作为居住在春元里社区的一名老党员,他长期对驻区及周边中小学生、社区居民、机关干部等开放自己的博物馆,结合杆石桥片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向大家介绍济南的社会变迁。
“作为经历过缺衣少食岁月的一代,我收藏这些东西也是想教育孩子们和后代,让他们知道咱们民族就是一路艰辛奋斗过来的,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随着年事渐高,崔兆森说目前想找一个合作伙伴,让大家进一步地体验到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历史和文化,只有传承下去才有价值,让这个博物馆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是我最大的愿望”。
原标题:他用400平方米空间拾起“老济南”记忆 老党员的“藏旧知新”梦
唐山市安全监管局强化执法监察推动非煤矿山企业三个必须有效落实
披沙拣金谋突破,百尺竿头求寸进——嘉兴五高思想宣传工作汇报
豪华邮轮退出中国市场 吃垮邮轮?这锅大妈不背
打破常规性思维,创新电子化服务——保险关系业务创新应用“二维码电子范表”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关于张胜泉等4位同志任前公示的公告
老党员的“藏旧知新”梦:用400平方米空间拾起“老济南”记忆
佳木斯市举行全市司法鉴定新人准入宣誓
福州全国率先实现“线上+线下”刷脸实名认证办税
《近代民族英雄》邮票在我市发售
彩色馒头太鲜亮,或添加了色素
我市一批中药材示范基地获命名
资兴市收看郴州市安全生产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
寻根节让两岸同胞的心灵更加契合
不计前嫌勇救落水少年 宁陵县这个村民受称赞
利辛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获表彰
市政协委员积极撰写提案建言献策
中山市成立产科和儿科专科联盟,市博爱医院与市内30余家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父母喂食不当3厘米长鱼刺卡住幼儿肛门
合川: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北京市上半年财政收入3253亿元 同比增长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