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小河镇挖出嘉庆年间青石碑


红山大桥的主体是公孙桥,历经200多年仍屹立在小河溪上。
挖出的青石碑中间刻着“黄姓重修公孙桥”几个大字。
(记者 宋俊初 通讯员 陈益强 韩绍)7月7日,在孝昌县明清古街,工人在开挖下水道时,意外发现了一块清朝嘉庆十四年的石碑,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7日下午4时许,挖掘机在小河镇明清古街北段开挖下水道时,有工人发现沟中有一块破损的青石板。当挖机师傅将这块青石板从开挖的沟底弄起来平放在古街的廊檐下时,有人发现这块青石板上刻有“大清嘉庆十四年”的字样,意识到这块石板是文物,马上联系了该镇相关部门。
镇政府工作人员闻讯后迅速赶到现场,发现长方形的青石板破碎成3块,拼在一起刚好是一块完整石碑,中间刻着“黄姓重修公孙桥”几个大字,右侧刻着“大清嘉庆十四年”一行小字,左侧用小字刻着“前冲、中冲、后冲、大凹、殷家山、郭家坂、河嘴湾”等地名。
据了解,在我国古代,民间修建某项大型公共设施,比如造桥修路、建寺庙等,往往因为耗资巨大个人无法独立承担,就会发动当地的乡绅大户或沿途客商募捐。这块青石碑是清朝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各地黄姓捐资重修公孙桥所立,而发现这块碑的小河镇环西街,离红山大桥(原名公孙桥)不到百米。据史料记载:石桥(公孙桥)晚眺为小河一景。
小河镇旧称小河溪、小河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兴盛于明末清初和民国年代。由于地处孝感北部要冲,曾被称为武汉“门户”和“小汉口”,而明清古街则是“小汉口”的中心。1995年小河镇统一街道名称,将原小河溪明清街命名为环西街。公孙桥就在环西街的北段,为2孔石拱桥,长15米,宽5米,于1968年12月重新修缮后更名红山大桥。
据70多岁的孝昌居民叶云生介绍,1968年重新修缮公孙桥时,他已经有20多岁。他清楚地记得,红山大桥的主体还是之前的老桥,只不过重新铺设了桥面和更换了栏杆,然后增加了外粉刷,因此现在的红山大桥的主体桥还是清嘉庆十四年所建,历经200多年仍然屹立在小河溪上。
孝昌县文化部门表示,会收藏和保护好这块破碎的石碑。这块石碑的发现,再次印证了古代小河古镇的繁华。

我市多部门联合行动治理机动车污染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双随机”检查组赴我市督查食品生产企业
主流媒体聚焦“华龙一号”汽轮机研制
【莲花山度假区】开展非法盗采矿产资源专项整治行动
朝阳城管联合警方打击整治“黑摩的”
孝昌小河镇挖出嘉庆年间青石碑
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六个一”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
金安区“三依托”破解畜禽养殖废弃物难题
施工路面已回填
湖州局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昆明89岁“摄影爷爷”杨长福:用一生拍摄一座城
泰州市文化馆举办“梅乡琴韵”古琴音乐会
长宁天山路街道城管执法中队攻坚中紫无违创建
地铁增开列车保运力
华美食品:开展维权行动 确保食品安全
两场展销活动揽金3.4亿元川货全力拓展京城高端市场
【神奇】“衣食住行”里的中国品牌“密码”
怀集县:“法院+工会”工作新模式获当事人点赞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睦洲镇推进“双创”工作 改变的是环境 激发的是活力
泸州集中整治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