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区抓实“五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助增收

    百色新闻网右江区8月28日讯(通讯员 韦进骏) 近年来,右江区立足实际,创新发展,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长、稳、远”和“短、平、快”相结合,抓实产业发展“五要素”,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
    选准产业。该区根据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为贫困户量身定制5大项(芒果、甘蔗、油茶、生猪、家禽)精准脱贫菜单,由贫困群众按照需求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脱贫路子,做到因户因人施策、叠加施策,让贫困户户均有1—2项稳定产业项目。目前,该区芒果种植达37万亩,甘蔗24万亩,油茶22.5万亩,生猪养殖20多万头,林下养鸡760多万羽,这五大产业已经覆盖八成以上贫困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了基础。
    技术服务。该区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放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按照“因地施技、因产施培”和“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结合农民讲习所举办产业发展技术培训班、组织农户外出考察观摩学习,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间地头、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协调解决农户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确保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实现稳定增收目标。
    融资服务。该区采取“政府+银行+担保+龙头企业+贫困户”五位一体融资扶贫模式,政府投入风险补偿金撬动农业银行向贫困户贷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特色优势产业生产,出台产业扶贫“双千”模式,投入资金5795.7万元,按人均1000元补助标准给予贫困户产业扶贫; 此外,通过小额信贷发放“致富贷”5294户24965万元。融资服务扶贫模式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实现了产业扶贫常态化、制度化,不断促进贫困农民的持续增产增收。 
    利益联结。该区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思路,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推动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经营,全区建成重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216家,建立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1000多个贫困户以资产入股、投工投劳等方式获得收益分红,取得了合作社与贫困户互惠共赢的良好成效
    党建引领。该区将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发挥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精心选择政治过硬、责任心强、勇于担当的40名“第一书记”进驻40个贫困村,选定政治素质涵养好、工作能力强的2799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7191个贫困户,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脱贫攻坚的整体合力和持久动力,党员干部真蹲实驻、真抓实干、真帮实促,带着浓厚的感情深入群众送政策、送项目、送温暖,用心用情用力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了群众脱贫、个人素质提升的双赢目标。

深化“邮轮+文化”内涵 邮轮产业成厦门全域旅游发展新动力
第十四届文博会总指挥部会议举行 办一届更具成效和影响力的文博会
一把手访谈丨五华县委书记吴晖:主动作为锐意进取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京秦淮区11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 中华门地区将新增文化旅游街区
网友随手拍定格感人瞬间
右江区抓实“五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助增收
我国科学家发现防控稻田杂草新机制
城建集团党员职工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 助推党风廉政建设层层落实
苏州文庙古玩市场退出 新古玩市场啥样?
我市发布2018年民生实事
庆云良好营商环境引来“金凤凰” 22个大项目集中开工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入户走访 精准扶贫
市纪委来五通桥督查工作作风和“四风”问题
“医”路辛苦感恩有你们——我市医师工作掠影
暑期游大热 1200万人次坐火车游云南
居民感受改革开放40年变迁
五河县县委书记、县长常言龙深入东刘集等乡镇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全市农村农贸市场步入“星级”时代
驻湛省人大代表提交59件建议
隆林:放歌“三月三” 歌唱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