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连江和石狮海域有毒赤潮来袭 近期贝类海鲜需慎食


  据海峡导报报道(记者李方芳通讯员陈赟)近期,根据福建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福建连江和石狮海域发生两起有毒赤潮。厦门市疾控中心提醒,赤潮高发期为确保食品安全,广大市民应提高警惕,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等海产品。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赤潮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分有毒和无毒赤潮,有毒赤潮的赤潮生物会分泌赤潮毒素,其中麻痹性贝毒是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毒素。
当有毒赤潮爆发的时候,海水中存在大量的有毒海藻,贝类(贻贝、牡蛎等)、螺类等摄食该类有毒海藻,会在体内富集更多的海藻毒素,其中织纹螺尤其容易富集海藻毒素,所以毒性也最高。若人们食用了在有毒赤潮期间捕获的贝类、螺类,中毒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贝类海藻毒素在高温和酸性环境中稳定,通常的烹调方法不能将其破坏,人进食后,可能发生唇、舌、指尖、腿、颈麻木,运动失调等食物中毒症状,潜伏期一般为数分钟至数小时。染毒贝类不能通过外观与味道的新鲜程度来加以分辨;不食用织纹螺;不捡食死贝和死鱼。当食用贝类时应尽量去除内脏,一旦误食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

市公交总公司举办2018年“星级员工”选拔赛
市工商局 市邮储银行启动 “百亿送贷行动”
妙手敬业救助生命 仁心关爱薪火相传
市北区75条市政道路将进行整治提升
福州驾校将扩大女教练队伍 下月出台驾培新规
福建连江和石狮海域有毒赤潮来袭 近期贝类海鲜需慎食
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守陵人吴奇:30年如一日守护英烈
彭耀新:找到最大公约数 画出最大同心圆
市林业局五措并举助力打赢农村面源污染攻坚战
我市普惠金融综合发展达到中等水平
楼市“金九银十”即将来到 刚需置业准备工作不能少
市公安交警全力护航高考
2018年退役士兵安置政策问答
年入百万 90后失联二房东背后的“生意经”
全省网络社会组织工作推进会在西安举行
清江浦区:“6+1”救助为困难精神病患者撑起关爱晴空
大朗打造党建一圈四核五中心 以党建引领推动毛织产业发展
我市出台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实施意见
【央视快评】人心所向 势不可挡
首届南太湖婚嫁旅游消费博览会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