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打造党建一圈四核五中心 以党建引领推动毛织产业发展


大朗利用“红色引擎”着力打造“一圈四核五中心” 大朗供图
大朗积极探索商圈党建发展新模式 大朗供图
大朗每月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日活动 大朗供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在行业商圈内,由于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独立性、流动性强,价值意识多元化,党组织相对分散没有联系,开展党建工作也缺少可依托的平台和支撑点,给推动商圈党建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如何打开新思路,构建以商圈为载体,整合党建资源,凝聚商圈内各领域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作用,促进商圈经济和谐发展的党建体系,是行业商圈发展的一大课题。
  有“中国羊毛衫名镇”之称的大朗,全镇有毛织企业逾万家,从业人员逾10万人,毛织品市场年交易额达600亿元,占全省销售总额的七成以上,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毛织品交易市场。面对如此庞大的毛纺织商圈,如何在新时代中更好地引领大朗的毛纺织行业发展?为此,大朗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抓好城市党建为契机,积极探索商圈党建发展新模式,成立了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商圈党委,利用“红色引擎”,打造“一圈四核五中心”,助推毛纺织行业发展。
  “红色引擎”
  成立全市首个行业商圈党委
  “引线穿针织锦罗,羊毛一厂导先河,工交妙算频添厂,全市知名创汇多。”1979年,随着大朗毛织一厂的建成投用,在这块不产一根羊毛、不产一件毛衣的土地上,毛纺织企业开始遍地生花。风雨兼程近40年,如今大朗全镇有毛织企业超过10000家,数控织机的使用总量超过5万台,形成了10平方公里的毛织商贸城,拥有3个毛织专业市场、6个毛织配套片区和12条毛织专业街,从业人员10万多人。
  大朗是全国首批“中国羊毛衫名镇”、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全镇羊毛衫年销售12亿件,毛织品市场年交易额达600亿元,占广东省销售总额的70%以上,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毛织品交易市场,具有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链条完善、生产能力强、外贸份额大、公共支撑强等特点。其中,以巷头社区的毛织贸易中心为主要集聚地,中心内现有行业协会4家,覆盖会员企业470多个。
  为了更好地引领大朗的毛纺织行业发展,大朗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抓好城市党建为契机,积极探索商圈党建发展新模式。自去年开始,市社会组织工委也针对东莞传统和特色产业相关的行业协会开展摸查和走访,并选取大朗毛纺织行业作为行业商圈党建模式的试点进行探索。同年12月,中共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商圈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东莞市首个行业商圈党委正式挂牌运行。
  中共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商圈委员会作为全市首个行业商圈党委,下辖“两新”组织党组织12个,拥有党员121人。其正式挂牌运行,既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也是党建引领产业升级、党建融入业务发展的创新举措,将大大提升党组织在商圈内的组织力和服务力,形成“红色引擎”,有力推动行业商圈健康快速发展。

市公安交警全力护航高考
2018年退役士兵安置政策问答
年入百万 90后失联二房东背后的“生意经”
全省网络社会组织工作推进会在西安举行
清江浦区:“6+1”救助为困难精神病患者撑起关爱晴空
大朗打造党建一圈四核五中心 以党建引领推动毛织产业发展
我市出台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实施意见
【央视快评】人心所向 势不可挡
首届南太湖婚嫁旅游消费博览会启幕
婴儿先天免疫缺陷致肺炎频发 父亲骨髓移植重建免疫系统
山东货币信贷运行总体平稳
翠屏区获2018年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4个
娄星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90后”刑警姜帅:从张望抽烟简单动作找到线索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我市锁定10万家(个)普查对象
黄陂一年花8872万元让1012万辆车免费通行岱黄高速,换来旅游收入破百亿
我市开展消防安全“零点夜查”行动
我市从1月1日起对90个乡镇环境空气质量实施考核
广东省男篮联赛全明星赛长安火热开赛
教育部专家组赴陶大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