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发布中暑预报,我省沿江四城最易中暑

  高温天“复制粘贴” 合肥顶烈日入伏
气象部门发布中暑预报,我省沿江四城最易中暑
  精心画上半小时的妆,出门5分钟就花了;捂了一个冬天的脚背,一个大太阳就晒出黑白分界。
  尚未入伏,大范围高温已经迫不及待地出场了。未来一周,中东部地区还将被高温盘踞,35℃以上的高温天气发展增多,可能遭遇大范围连续的高温热浪。
  “持续性”高温来了未来一周免谈“凉快”
  今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轮高温天气几天前正式上线。
  7月14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未来一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四川盆地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持续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也给预报化了重点:不是说明天哪里有高温,而是未来一周持续性高温!
  合肥的天气预报甚至没多少变数,高温天“复制粘贴”,进入循环。
  7月16日,合肥多云,26-35℃;7月17日,合肥多云转晴,27-36℃;7月18日,合肥晴天,26-36℃。
  周二入伏南方或先结束高温
  白天炙烤,晚上闷蒸。导致高温的是天气系统,就是副热带高压,未来这个系统长时间盘踞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只要它还在,热浪滚滚的天气就不会离我们而去。
  在副高盘踞的当下,合肥也即将在7月17日正式入伏。
  老百姓常说的“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就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大约出现在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
  这轮高温何时结束?
  “这次南方可能比北方先结束,因为副高是一路向北跑。”信欣分析说。
  “掺了水”的体感温度还要更高点
  过去几天,合肥最高气温在35℃左右。不少人觉得,这个数据还不能反映“实际感觉”。
  事实上,除了有些人会更怕热一些,人的“体感温度”还受到实际气温以及相对湿度的共同影响,换句话来说,体感温度是“掺了水分”的温度——夏季湿度越大,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差异越大;气温越高,湿度对体感温度影响越大。
  “合肥7月15日的相对湿度60%左右,已经是接近‘桑拿天’的标准。”合肥市气象台的工作人员说。
  沿江4城最易发生中暑合肥人要谨防“焖烧”
  在高温天气中,中暑时有发生。
  安徽各地由于气候不同,中暑发生的概率也并不一样。
  省气象台也发布了一份“中暑预报”,今年夏季,合肥以南的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被列为“湿度高,极易发生中暑”的城市,而合肥以北的淮北、阜阳、亳州等6座城市,属于“气温高”,易发生中暑的城市。合肥则被划分到最轻度的“其他原因,较易发生中暑”中。
  “沿江地区湿度高,配合高温,极易中暑;沿淮淮北地区中暑多是单纯高温,合肥等其他地区是因为早晚温差小,长时间‘焖烧’导致的。”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气象专家建议,本轮高温过程耐力持久,持续时间较长,公众需做好防暑防晒的措施,尽量避免在中午最热的时段外出,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证休息时间,平时多补水,适当吹风扇和空调,谨防中暑。(于巧妮)

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获"禁毒锋尚人物最佳集体奖"
儿子坑爹没商量 芜湖小伙套牌被查,一次扣38分!
颍上县五项措施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青冈涉民生部门做实为民服务文章
航空工业高级技师现场展现“绝活”
气象部门发布中暑预报,我省沿江四城最易中暑
【贸促会】市会展办推出“长春市会展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以往最少跑三次 如今上网全解决
7月1日,南阳市体育中心开展中小学生公益体育培训 免费教孩子篮球、足球、网球
“优结构”提振“精气神”——聚焦许昌高质量发展之一
返程客流到来5日南铁加开列车43列预计发送旅客104万人次
检测机动车被多收100元?检测站这样回应
南京生物医药谷“基因之城”抢占产业先机
长江农贸市场现“注水肉”?记者随机抽样
乾坤湾景区开园公告
淮北市气象台2017年12月06日05时40分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2018年北京中考特长生资格学校及招生项目公布
胡世忠赴安福县调研时强调 培植后劲促进高质量发展
市工管办开展集中巡查整治工作
文化带建设催生重大发展机遇
深圳交警联合公安分局开展“BD-11”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