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学院大学生突发事件风险认知与信息传播现状研究

某医学院大学生突发事件风险认知与信息传播现状研究
宋明洋 李古强 杜莹莹 赵拥军 丛建妮
滨州医学院 烟台 264003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的认知情况,总结影响突发事件认知的因素,为提高高校大学生风险认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烟台市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计回收问卷220份,有效问卷数为220份,有效率100%,其中75.5%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自己是关注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对突发事件关注度在性别方面有显著性差异(2=4.877 p=0.027<0.05);在校大学生获得风险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新闻了解(50.9%)和向其他朋友和同学了解(50.5%);仅有15.5%的学生表示校园内总体治安很安全。学生们对风险信息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电视新闻了解(50.9%),但是获得风险信息可信度最高的是学校的官方信息(54.6%)。结论 在校大学生中有绝大多数是关注校园突发事件的,并且性别等因素对这一关注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学生们对风险信息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网络途径获得,但是获得风险信息可信度最高的是学校的官方信息。
【关键词】 突发事件;风险认知;信息传播 research on risk perception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f a medical school students in emergencies song mingyang du yingying zhao yongjun cong jianni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cognitive factors of unexpected events,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risk perce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three college students in yantai, including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 university and ludong university. results the survey of questionnaires (220 copies), the number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is 220, the efficiency (100%), of which 75.45% of the respondents said he is concerned about the campus emergencies; college of emergency attention in terms of gender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2=4.877 ,p=0.027<0.05); college students risk of acquiring information mainly through tv news understanding (50.9%) and to understand other friends and classmates (50.5%); only 15.5% of students said the overall campus security is very safe. students get to the risk of information is mainly through tv news understanding (50.9%), but the risk of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is the highest school the official information(54.6%). conclusion college students in most campus emergencies, and gender factor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egree of concern; students of risk information is obtained mainly through the network channels, but the risk of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is the highest school official information. keywords: emergency; risk perception;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由突发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会导致很多社会性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稳固发展。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社会关注度高,但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被突发事件影响,轻易的相信各种传言,甚至会发生过激行为,导致严重的社会舆情事件。因此,了解在校大学生突发事件风险认知与信息传播情况,有利于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进行宏观的把握,辅助学校和国家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维护校园的安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共发放220份问卷,收回220份,有效回收率达百分之百。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共抽取220名在校学生。通过自制问卷并以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以匿名的形式填写调查问卷。
1.3 研究内容
在调查问卷中,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级、专业以及家庭所在地。
(2)风险认知情况,包括风险关注度、风险事件排序、校园安全认知等问题;
(3)风险信息传播情况,包括风险信息的获得途径、风险信息获得途径的可信度。
1.4资料分析
采用spss13.0、excel软件包,对定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被调查对象共有220人,其中女性居多,为135人,约占61.4%,男性为85人,约占38.6%;在年级构成中,大一年级为14人,约占6.4%,大二年级为11人,约占5.0%,大三年级为26人,约占11.8%,大四年级为130人,约占59.1%,大五年级为39人,约占17.7%;在居住地构成中,位于农村(乡镇)的有154人,约占70.0%,位于城市的有66人,约占30.0%。
2.2风险认知情况
2.2.1 风险关注度[1]
此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5.45%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自己是关注校园突发事件的,当然,也有24.55%的同学表示自己并不关注校园突发事件。(1)性别对是否关注校园突发事件的影响
2.2.2 风险事件排序
如表1 所示,在以上八种校园突发事件中认为危害最大的是学生因学业和就业压力自杀,比例高达65.5%;其次是学生寝室发生火灾和学生发生群体斗殴事件,所占比例分别为53.2%和52.3%。而排在最末的遭遇台风教室门窗破碎,其次是学生参与政府游行,所占比例分别为13.6%和19.6%。
2.3风险信息传播情况
 2.3.1风险信息获得的途径
校园内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的同时,也会对在校的大学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学生们在感到恐慌的同时,最渴望的就是得到更多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大学生风险信息获得渠道情况如下(图1):
图1风险信息的获得渠道
由图3可知,在校大学生获得风险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新闻了解(50.9%)和向其他朋友和同学了解(50.5%),其次是通过微博微信了解(49.6%)和通过门户网站了解(约48.6%)。而上述几种渠道中选择较少的是通过报纸了解(25.0%)和向辅导员了解(27.3%)。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调查中排名前四种的渠道中就有三个都是依赖于网络技术的。这种依赖网络技术获得信息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的尤其突出。
2.3.2 获得风险信息的信赖途径
图2获得风险信息的信赖渠道
如图2所示,学生们获得风险事件的信息最信赖的渠道是学校的官方信息(54.9%),其次是辅导员的通知(47.7%)和新闻报纸的信息(46.8%)。信赖程度最低的是qq等网上收获的信息(17.7%)。
3 讨论与建议
3.1掌握基本的校园突发事件的知识
当今的大学生对校园的各种突发事件都具有较高的关注度,而且不同性别、不同居住地的被调查者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关注度有一定差异。尽管有较高的关注度,仍不能忽视对突发事件的宣传,要让更多人了解突发事件的危害性、严重性,让更多的人关注到突发事件就在我们身边,随时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威胁。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如自救互救的方式途径、减少损失的措施等。多参加一些学校或者其他组织组织的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冷翠玲[2]等学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
3.2大众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功能,更好的进行风险报道
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们会倾向于通过朋友、同学等熟悉的人来了解事件的相关信息。为了能够更快更好的了解突发事件的信息,学生们会通过qq、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去获得、分享、传播信息。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网络的普及与智能设备的流行,越来越多的网络信息分享的平台被人们所接受,所有的信息都在网络上不胫而走。但是与此同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难对信息的真伪进行理性的有用的判断,所以,必须让学生们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就尽快的得到关于事件的真实的信息,以免被网上散布的不切实际的消息所迷惑,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损失。因此,大众媒体更应该重视权威性和深度报道[3],避免流言传播,维护社会的稳定。注重及时发挥其全面、权威的优势,对舆论进行正确、准确的引导,增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保证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的真实性及社会的影响性。没有媒体推波助澜,社会公众的过分渲染,还校园一个真实稳定的状态,为校园安全创造透明、可靠的舆论环境。
3.3 构建合理而完善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
由图1和图2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尽管学生们获得风险信息的途径大都依赖于各种社交软件、依赖于网络,但是学生们最信赖的信息获得途径却是源自于校园内部,即学校官方消息和代表学校与学生密切联系的辅导员。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尽管网络日益发达,我们足不出户即可获得各个方面的不同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的可信度却有待商榷,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面对众多信息的轰炸时仍能保持较为清醒的头脑,对信息做出选择。充分运用和发挥高效便捷的网络通讯技术,运用例如qq、微信等社交平台,及时、准确的收集、分析并分享获得的各种校园内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信息。朱明若[4]认为建立良好沟通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起学生与学校的信任。在这个信息交互碰撞的时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加之校园人口密集,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就会迅速蔓延,因此,必须要保证将学校官方的信息和学校的重视及时、准确的传达给渴求信息的大学生们,使得他们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科技时代不至于被错综复杂的消息所迷惑,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和损失。
参考文献
[1]张欣.大学生校园风险认知和信息传播行为调查研究[j].管理观察,2015,564(01):105-110.
[2] 冷翠玲.自救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 程宇婕.风险传播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10.
[4] 朱明若,中国妇女生育健康促进:从需求评估到政策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70-171.
[5] 林鸿潮,彭涛.论学校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及其法治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19-24.
[6] 徐鹏彬,雷晓云,安文娟,赵国强.高校学生工作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思考[j].theory research,2012,(12):152-154.
[7] 胡玲.论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认知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思想政治,2010(10):78-79.
[8] 李俊清.应急预案的蜕变及其原因分析[j].晋阳学刊,2011,(04):18-22.
[9] 吴洪华.学校应急教育存在的误区和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10):7-8.
[10] slovic,p..informing and education about risk.risk analysis,1986,6(4):177—187.
[11] 姜嘉林.偏差与策略:危机决策者的风险认知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2] 杨刘敏.风险认知与决策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03):56-58+116.
[13] 曾繁旭,戴佳,杨宇菲.风险传播中的专家与公众:px事件的风险故事竞争[j].新闻记者,2015,(09):69-78.
[14] 李晓波,郑瑾.临床实习中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9,(03):270-271.
[15] 晋少登.农村居民风险认知结构及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3.
[16] 张欣.大学生校园风险认知和信息传播行为调查研究[j].管理观察,2015,564(01):105-110.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2017年12月第40卷第6期)

观山湖区全力推进社会治理 用心呵护城市的温度
琅琊东门服务中心:扣好“扣子” 行稳致远
我市将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集中整治工作
“天南海北宿迁兵·送亲人进军营”:西楚有巾帼 蓝天任翱翔
市工商局行政审批窗口荣获政务服务“红旗窗口”
某医学院大学生突发事件风险认知与信息传播现状研究
年花不要乱扔 桂城7家清洁公司分片回收
因害怕手术忍疼10多年,“酒麻木”左腿缩短4厘米
2018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要点
德政惠民尽欢颜
汪德满走访慰问城区困难群众和老党员
“五个现代”警务发展战略 铸造高质量发展“金钥匙”
涪城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第三次会议召开
2017年三季度全市新设企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系的科学钻井 大学师生贡献智慧
东源疏堵结合遏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违法行为 省环保厅官微刊文点赞
省政府评估组来盐调研评估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
市人大代表视察耶里夏丽国展中心店
碧桂园·天銮山城市展厅开放
好消息!莱芜日报入驻“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