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楷模”袁明杰。
他是荆楚楷模,也是“中国好人”候选人——
袁明杰:用爱守护那抹蓝
□全媒体记者朱月皎
洪水来袭,他冲锋在前,紧急转移受灾群众;老人走失,他深山寻踪,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两个月前,他登上2018“荆楚楷模”6月榜单,如今,他又成为8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他带领的共青团南漳蓝天救援队支部获得2017年襄阳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他说,所做的一切不为名利,只为身上那抹承载着生命与担当的“天空蓝”。
去年,南漳县一地发生山体塌方时,袁明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援。
冲锋在一线,把危险留给自己
7月31日,南漳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九集镇汪家井、施家沟、老官庙等地受淹严重。
灾情就是命令。当晚九点,收到汪家井有三位村民被困的消息后,袁明杰来不及抢救自家的苗圃基地,立刻赶往救援现场。
黑夜、暴雨导致视线受阻,方向难以分辨,有多次洪水救援经验的袁明杰主动请缨,驾驶冲锋舟,与县里的消防队员一同进村。
当手电筒闪出的亮光划破雨夜,穿透黑暗,被困的三位村民看到了获救的希望。
袁明杰和队员载着满满一船物资前往京山县一洪水灾区救援。
两年前的夏天,荆门市京山县遭遇大暴雨袭击,5天救援中,袁明杰和队员们雨里淋、水里泡、泥里滚,驾着冲锋舟,在灾区往返几十趟运送灾民和物资,救下70多人。
2016年,收到一名老人在五朵山附近失联的求救消息后,袁明杰立刻派出了40位队员参与搜救,并发动襄阳蓝天救援队、南漳越野e族等公益团队,共同寻找。 “3年,150次公益救援,实现了抢险无伤亡的佳绩,袁明杰没有一次缺席。每次,他既是总指挥,又冲锋在一线。遇到险情,他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南漳蓝天救援队队员王雪峰说。
袁明杰在为受灾群众包扎伤口。
守护那抹蓝,用生命营救生命
初见袁明杰,41岁的他拥有一幅黝黑、强壮的身体。采访的一路,他的电话几乎没有停过。
在参与“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救援工作后,2015年8月,他带领身边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成立了南漳蓝天救援队,自此,这支身着蓝色制服的公益团队,为襄阳增添了一抹守护色。
“救援工作,承载着生命的重量,来不得半点业余。” 2015年10月,袁明杰自费到北京参加了应急救援骨干培训。回来后,又把救援知识教给队员。如今,想要进队的队员都要进行严格选拔、培训。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蓝天救援队”。2016年7月22日下午,袁明杰和队员们到荆门市京山县永隆镇下陈桥村给村民们送补给时,遇到两名身体不适的妇女和两名急需转移的儿童,他们立即将这些人员背上冲锋舟。
可走到一半,因马达吃水动力不足,无法继续前行。队员们便下船拉着舟前行。炎热的天气,齐腰深的积水,积水下面是凹凸不平的黄豆地,短短500米的路程,队员们却在水里推行了近半小时,将妇女和儿童安全转移。
今年8月6日,10岁的儿子陪着袁明杰,一起到襄州区欧庙镇打捞了一夜溺水人员。
同年8月7日,南漳县突发洪水,前一天在欧庙镇打捞了一夜溺水人员的袁明杰,接到灾情通知后,不顾疲劳,立刻赶回南漳。
从半挂大货车顶上救下被洪水围困的司机,将蹲在榨油机顶端的油坊女主人转移到安全点;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将一名被困水中央、抱树站立4小时的男子解救上岸……一个接一个的紧急救援,让袁明杰没有时间喘气。
救援结束,已是傍晚,天空下着小雨,体力透支的袁明杰躺在冲锋舟上不知不觉睡着了。陪伴在一旁的儿子袁玮泽不舍叫醒父亲,直到救援车的到来。
事后,很多人才知道,这天,袁明杰自家的自家苗圃基地被水淹了,损失上万元。
连续三年,袁明杰的生日都是在救援现场度过。为了公益救援,他放下了红红火火的生意,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但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公益行为已感染到了妻子和儿子,妻儿常与他一起去到救援现场,陪伴、支持他。
今年的森林灭火行动中,59岁的罗立安背着重达15公斤的高温灭火器在山上作业4个小时,由于脚下温度过高,鞋底被“烤”掉。
致敬老队员,用行动感染更多人
在袁明杰的带领下,如今这个刚满三岁的民间公益组织,已吸引了120多位志愿者,成长为一支在建筑物坍塌、水域打捞、激流洪水、森林扑火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救援队伍,成为政府应急救援体系的有力补充。
在这群队友中,年龄最大的是59岁的罗立安,作为队里的前辈、骨干,他一直冲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感染着其他队员。
2014年7月一天傍晚,三道河水库有人意外溺水,还在筹备阶段的南漳蓝天救援队收到打捞任务后,于凌晨两点,赶到现场。由于是第一次打捞尸体,面对漆黑、阴森的水库,再想想泡肿变形的尸体,来的几位队员们都有些害怕,几阵夜风吹过,就连袁明杰的后背也有点发凉。
看到队友们的反应,罗立安二话没说,一个猛子扎进水里,爱游泳、水性好的他很快确认了尸体的方位,没一会儿,便带着尸体上了岸。
“打捞尸体这类活儿,刚开始干确实有点瘆人,但多干几次就习惯了。我年纪大些,见得也多些,我带个头,大家就知道从何下手了。”罗立安说。
今年的一次森林灭火行动中,罗立安背着重达15公斤的高温灭火器,在山上作业4个小时,由于脚下温度过高,导致鞋底被“烤”掉。
由于是公益组织,救援队的服装、设备、交通等全部实行aa制,唯一一辆救援车还是袁明杰“化缘”来的。虽然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辛,有时还不被人理解,但袁明杰表示,正因为有太多像罗立安这样生死与共的兄弟,他便有了将南漳蓝天救援队坚持发展下去的动力。
“给身处困境中的人以希望与温暖,用行动感染更多人伸出援手,这就是我们所做事情的意义。”袁明杰说。
转型发展南昌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吉安市加强林业工作重点任务建设
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二期集中轮训班结业
平天湖风景区加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
北辰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南漳蓝天救援队队长袁明杰:用爱守护那抹蓝
央视《等着我》栏目启东工作站成立
我市召开“互联网+医疗健康”座谈会
市纪委驻市旅发委纪检组深入帮扶村督导扶贫脱贫工作
省中医院有位“渐冻人”患者 笑对人生,顽强抵抗病魔18年
蚌埠市审计机关六项举措提升网络安全工作水平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一个“小商业”家庭的改革开放40年
“光明行动”让我市400多名农村贫困患者重见光明
湘潭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四成
内丘县累计完成农村改厕4.1万座
苍溪县开通城际列车暨全民健身跑跨年
外国语实验小学参加浔阳区“我安全我幸福”演讲比赛喜获佳绩
地上车位收租金是否合理 临沂物价局:只能收管理费
我市与陕西省宝鸡、汉中两市成功签订粮食产销合作协议
大南街小学获市校园足球联赛船山分赛小学男子甲组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