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高峰论坛18日在深圳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齐续春,市政协主席戴北方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国际投资促进会、“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论坛组委会共同发起。
在2018“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论坛上,郑建邦、CCG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孙晓军、埃塞俄比亚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泰菲力·麦莱斯·德斯塔等中外嘉宾就“一带一路”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作主旨演讲。
郑建邦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从理念构想到人心聚合,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实,合作不断开花结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推进和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更多地惠及沿线国家和世界人民。
论坛上,中外嘉宾就“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和担当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据介绍,“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论坛已经举办了三届。论坛的举办,对传播“一带一路”倡议宗旨,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了解,促进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周天鸿,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黎军参加活动。
中外嘉宾聚焦研讨“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
在18日举行的2018“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高峰论坛中,多位中外重量级嘉宾就“一带一路”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聚焦“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共话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大家一致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创举,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在文化建设领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为全国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圳必将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实现新的使命和更大作为。
“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惠及世界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的顶层设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举措,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一项充满东方智慧、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创举和实践。“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有利于开创区域间新型合作关系,有利于周边国家与中国共创共享发展机遇,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郑建邦说,五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各方的普遍欢迎和关注,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及专家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成效惠及世界: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不断强化;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超出了预期;金融合作不断深化,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经贸投资合作成效明显;民心相通不断深入。
CCG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孙晓军以“文明共存及伙伴关系”为主题,阐述了丝绸之路在今天给人们留下的两个要点,一是不同的文明可以共存,二是伙伴关系。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没有限定边界,中国和全世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借力互联网展示中国文化魅力
埃塞俄比亚驻广州总领事德斯塔表示,中国在非洲的发展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及“一带一路”框架协议等方面促进全方位的合作。
埃塞俄比亚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的合作不断深入,致力于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总之,‘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未来发展的蓝图,不仅能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经济发展优势,惠及诸方,同时我们也相信,它可以帮助我们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创造巨大的有利条件。”德斯塔说。
“我在深圳参加过两次文博会,深圳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来深圳,对我来说更像是朝圣之旅。” CGTN评论员、中国日报专栏作家、前纽约ABC公司副总裁哈维·朝鼎表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国要注重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民心相通。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应该建立更多文化展示中心,并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展示、传播中国文化的成果和魅力。
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表示,目前,大湾区正在成为东南亚的会展中心基地、华人华侨圈影响逐步扩大,友好城市网络以及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不断扩容……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搭建了一个优势平台,将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的关键支撑点。
大湾区成未来创新经济“新引擎”
“如何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机遇,让深圳继续领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文化部“十三五”规划特聘专家、文化经济学者彭中天提出,“文化力”是中国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与国际竞争的复合能力,是文化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新时代的新动力、是产业与消费升级的推手,如何将积淀下来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是未来的重要课题。他提出,文化自信应着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力,而深圳是最有条件打造文化力高地的地方,也将是中国文化力的策源地。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也认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目的旨在打造中国战略性经济增长极。在面对未来的全球竞争时,优质要素会经由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进行优化配置,凝聚成为具有金融中心、创新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特质的高地,深圳恰恰非常有潜质和发展条件成为全球性中心城市的候选。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提出,要在大视野中谋划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创新问题,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挖掘文化产业蕴藏的巨大能量和附加值,开发文化新业态,借助“特区+湾区+自贸区”三区叠加优势,打造“全球文化金融融合先导区、新兴文化业态发达区、对外文化贸易先行区、国际文化交流先导区”,使大湾区发展成为全球湾区发展的新区域、中国文化创新的新高地、未来创新经济的新引擎。
关于2018年8月29日上午9:00至8月30日上午8:00仓山区首山路工程项目的停水公告
苏州地下管线管理所将开启“地下王国”科普之旅
江城镇优化产业结构助推脱贫攻坚
市委中心组举行第十一次专题学习会
王图强到明光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2018“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高峰论坛在深举行
蒙阴县坦埠镇:积极采取措施 做好防汛抗汛工作
《台州流失地名录》出版印刷服务采购项目询价书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邢海明:将天津打造成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桥头堡
云岩区:四个方面着手 打好就业扶贫攻坚战
严防印度尼帕疫情 保护市民健康
“扫黑除恶”新高潮法治宣传在行动
7月起沈阳城市低保 提至655元/月
王桂华再获“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殊荣
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严永康赴杨浦城管开展大调研
高明5万多中小学生迎来秋季新学期
猪肉价格跌至八年低点“二师兄”到底肿么了?
去年前11个月 重庆39个工业大类行业全部盈利
门头沟区召开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会商会
李祥亮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对口帮扶企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