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礼堂+” 共谱振兴曲

  如果说文化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那么文化礼堂则是承载文化、凝聚民心的精神家园。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新形势下省委、省政府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始终保持“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核心定位,紧紧围绕“提质扩面、共建共享”这一主题,着力抓好农村文化礼堂制度建设、活动建设、品牌建设等内容,高水平全面完成礼堂建设任务,高标准全力提升礼堂管理水平,高质量全方位培育礼堂文化,使“一座其乐融融的文化礼堂”成为我市广大农村鲜明的文化地标,成为扎根于基层群众心中更坚固、更温暖的精神家园。
  在提质增量中留住美丽乡愁
  一年来,全市各地在坚持“五有三型”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村文化礼堂“全域化”“特色化”建设之路。各地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起了一批主题鲜明、风格独特的文化礼堂。2017年全市农村文化礼堂完成省里下达任务数的188%,完成率全省第一,总数从全省第四跃居全省第三。截至6月底,全市今年共新建农村文化礼堂207个,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194个。
  探索全域礼堂建设是我市农村文化礼堂的一项创新工作。在“塘里样本”的带动下,永康市已有园周、大陈等10多个村加入了“全域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行列;浦江打破行政村界限,实现文化礼堂多村共用、全民共享,106个已建成的文化礼堂分布在15个乡村(街道),并辐射周边村庄,做到礼堂处处有,功能处处在;兰溪依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核心文化礼堂成立礼堂联盟,各文化礼堂村形成“计划联排、队伍共建、节目共享、活动联办、村民联欢”的联动抱团发展模式,打造文化礼堂共同体……如今,建设“文化礼堂在村中,村在文化礼堂中”的“全域化”文化礼堂,在全市日益成为一种共识和趋势。
  融入和美乡村建设、点亮浙中生态廊道成为我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一大亮点。为提升我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水平,各地在生态廊道两侧、美丽乡村沿线着力打造精品礼堂,通过挖掘文化底蕴、丰富展陈内涵,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建设了一批集旅游推广、乡村展示、特色产业等元素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礼堂。金东区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域内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把农村文化礼堂作为美丽乡村精品村的必备条件,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多湖街道厅上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村利用村庄四周池塘湖泊众多,星罗棋布的特点,在文化礼堂建设中做足“水文化”文章,沿着水系打造了“十里荷花长廊” 农耕文化展示馆、生态洗衣房等,作为文化礼堂内容的一部分,将整个村的历史、文化、情感和发展都凝聚起来,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还拉近了村民的情感交流,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文化礼堂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景点。
  在共建共享中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我市把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工作重点。加强资源统筹、力量整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党委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群众欢迎的良好局面。
  市委、市政府连续5年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作为文化金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3个成员单位结合工作职责,准确把握群众文化需求端与政府文化供给侧,坚持“送”“种”结合,累计推出了44项“菜单式”服务项目。各地也在实践中着力破解宣传部门一家之力的局限,积极探索部门合力、共建共享的新模式。
  市司法局借助农村文化礼堂平台,因势利导,主动对接,将法治元素、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等融入文化礼堂建设中,依托全市的农村文化礼堂,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服务活动,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农村学法用法的重要场所,打造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模式的重要平台。市妇联积极发挥“她”力量,定期组织妇女开展书法、茶艺、礼仪培训,不断推动美丽家庭、垃圾分类、创业就业等工作进礼堂,为乡村繁荣发展、文化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各级文化部门发挥主力军作用,在丰富文化供给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礼堂指导员、管理员的培训力度,努力在补短板、提水平上下功夫,实现礼堂从“有人管”到“管得好”转变。
  现在在农村,群众参与文化礼堂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纷纷为文化礼堂建设出资、出力。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以来,全市共投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资金5.73亿元,其中社会筹资就达到3.58亿元,社会筹资占比达到62.5%。
  在丰富内涵中培育文明乡风
  礼堂建起来,最关建的还是要用起来。我市因地制宜、注重创新,用好用活“礼堂+”这一载体,使农村文化礼堂日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讲堂,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大课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培育文明乡风的大舞台。
  婺城区做足“礼堂+德育”文章,以“校村结对、双堂双进”德育共建活动为载体,让中小学生走进文化礼堂,感受开蒙礼、尊师礼、成人礼、敬老礼等传统礼仪和剪纸、婺剧、婺州窑等非遗民俗活动,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当地中小学德育实践教育基地,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中央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义乌市创新“礼堂+互联网”模式,实施文化礼堂“上网工程”,开设了“一网一端一微”的“掌上文化礼堂”矩阵,通过展形象、晒活动、比成效,推动文化礼堂活动常有、节目常新。武义县以“文化礼堂”为阵地建成乡风文明示范带,开设红色讲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家风”等评比活动,用生动鲜活的文化形式和深厚的乡土文化内涵激活乡村文明密码。其他各地在礼堂文化培育、涵养文明乡风上,也探索出了不少新招、妙招,打造了“乡音宣讲”“小康学堂”“非遗薪传”等一批文化品牌,成为我市培育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文脉的重要载体,得到了广大农村百姓的叫好点赞。
  如今,农村文化礼堂已成为农村人气最集聚、活动最丰富、传播正能量、引领新思想的重要阵地。相信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市农村文化礼堂这棵参天大树,将根植八婺大地,枝繁叶茂,浸润乡野。

徐州经开区恒久机械争做能化领域“绿色之芯”
黑山县召开秋季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会议
李强不惧危险勇救落水女获点赞
孙建友出席市公安局“向人民报告”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越秀一日拆三违 啃下违建“硬骨头”坚决打好打赢查控违法建设攻坚战
用活“礼堂+” 共谱振兴曲
春节元宵期间超百道“文化大餐”营造浓浓年味
“五化梳理”让办事更顺利
西安市司法局牵头13个市级部门清扫积雪​
宁乡市慈善会迎接“中华慈善奖”申报项目初检
巨鹿县到邱县农交所参观
转型转出新天地
白洋淀将获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补水 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省人大开展专题调研 赞罗湖基层人大工作敢投入善创新
义乌市再次获得“五水共治”工作最高荣誉大禹鼎
五里牌街道打响“蓝天保卫战”联合整治大气污染
三清山大道10月31日停电通知
全国首创 成都“书香”地铁开来了
杭州市首批10支职工 (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成立
昨天余杭首推线上平台“禹上田园” 将打造三产融合的“田园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