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新轮椅 浓浓帮扶情

5月28日下午,家住灵璧县虞姬乡灵光村付道庄的代艳,摇着那辆已陪伴她三十多年的老式轮椅坐在家门口向南观望。不一会儿,当一台白色轿车缓缓映入眼帘,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在该村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一辆全新的便携式轮椅送到了她的面前。看着眼前的新轮椅,代艳和老伴付崇玉喜极而泣,为了这辆新轮椅,代艳可算是朝思暮想。
特殊“彩礼” 陪伴半生
说起付崇玉、代艳夫妇的生活状况,灵光村家喻户晓,谁都知道他俩的生活实在困难。现年60岁的付崇玉,15年前腿长骨刺行走困难,无劳动能力。58岁的老伴代艳,先天性一级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坐在轮椅上生活。为减轻家庭负担,儿女都选择外出打小工谋生,多年来,夫妇俩彼此照顾、相依为命。
“我以前的那辆旧轮椅,说来不怕你笑话,那可是我当时和付崇玉结婚时的彩礼,结婚那会儿,我不要金、不要银,就是想要一辆轮椅。”采访中,代艳告诉皖北晨刊记者,1987年,她与付崇玉谈婚论嫁时,双方家长经过协商,为了让代艳更好地独立生活,公公与父亲两人一起远赴南京,购回了一辆钢管式轮椅。“那时候,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虽然这辆老轮椅现在看起来显得十分笨重,但在当时也算‘稀罕物’了。自从买回家后,它就一直陪伴着我生活到现在。”31年过去了,原先的贵重物件,现在已破旧不堪,而且几次毁坏修理时都很难买到相应的配件。不仅如此,由于老轮椅体型过大且操作不便,每次吃饭时,想换个位置都要像开手扶拖拉机般地来回倒腾几次才能“偎上桌”,日常生活十分不便。
如今,一辆再普通不过的轮椅,少说也得上千元,在城里人看来,或许并不算个什么事,可对于家庭十分拮据的付崇玉、代艳夫妇来说,花上千元买一辆轮椅,却是一种奢望。代艳深知家庭的现实情况,为了省下每一分钱贴补家用,无论日常生活多麻烦,她都一直把想拥有一辆新轮椅的念想深深埋在心里,她怕说出来给老伴和子女添心思,给家里增添额外负担。
真情帮扶 终圆好梦
2015年,拂晓报社副总编辑杨存良结对帮扶付崇玉家,从初次踏进付家大门那一刻起,“如何帮、怎么帮”便成了萦绕在杨存良心头的一件事。平日里,隔三差五给付崇玉家打电话询问家庭生活情况,是杨存良必做之事。几年来,每次走访入户,带上米、面、油、衣物及其他生活用品看望付崇玉、代艳夫妇,杨存良更是一次不落。真心换真心,付崇玉夫妇打心眼里认可和感激杨存良,每次见面,老两口如同见到挚亲一般。
前不久,杨存良再次来到付崇玉家入户走访,在与老两口的交谈中,代艳向杨存良说出了她的轮椅故事和向往已久的心愿。虽然只是普通唠家常的一句话,杨存良却记在心上。返程的路上,杨存良望着车窗外沉思良久,代艳不经意的话语和其真实的生活处境在他内心再次掀起波澜。“为代艳争取一辆新式轮椅,这不仅是她的心愿,更是我这个帮扶人应尽的一份责任和关爱!”打定主意后,刚回到办公室的杨存良顾不得喝一口水,便拿起电话联系起来,通过与市、县两级残联部门积极争取与申请,代艳的新轮椅终于有了着落。
梦想成真。坐上新轮椅的代艳心情十分激动,第一时间与老伴付崇玉一起拨打起杨存良的电话,两人争抢着一部手机,有着说不完的感激话。“杨存良为俺家解难题、办实事,他真是俺们的‘好兄弟’!”采访结束时,代艳激动地说。 文/图 记者 傅子峰 张瑶瑶

北京新机场线一期计划明年5月通车
市旅发委开展暑期旅游市场整治行动
刚刚!荆州全市中小学放暑假的具体时间通知来了
临沂交警直属三大队救助断指群众 亲情服务暖民心
让金融支持好服务好实体经济
一辆新轮椅 浓浓帮扶情
从文物中探寻三国往事
连云港市第二期军转干部专项培训开班
江西:对残疾学生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我区大力推进拆违工作 九潭村一违建被拆除
市城乡建设档案馆“三项举措”提升服务效率
出手了,上饶城区这条“坑人”路马上就会“老实”了!
南阳市总工会表彰先进典型 展示巾帼风采 激励自强自立
宜秀区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吴江区创新开展“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服务
密切交流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
“致敬巴比松”——丽水巴比松油画三十年回顾展在古堰画乡开幕
10户拆迁户抽到宅基地“幸运号”
快速反应 迅速排干城区积水
生态涧峪美如画惠泽渭南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