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釉陶楼 通讯员杨力摄
铜刀 通讯员杨力摄
铁刀、铁剑 通讯员杨力摄
全媒体记者向一帆
襄阳是一座“三国名城”,襄阳民间也流传着许多三国故事,虽然一些故事无法考证,但通过出土的文物可以部分还原当时的社会面貌。
时值第九届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记者来到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从发掘出土的文物中探寻三国往事。
青铜马展三国雄风
谈到襄阳出土的文物,不少人会提及襄阳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青铜马。这匹身高、体长均为163厘米的青铜马,从樊城区的一个工地上出土后,便获得了“中华第一青铜马”的称号。
据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刘江生介绍,这匹青铜马的造型与真实马匹相同,以1∶1的比例用青铜浇筑而成,重达360公斤。
2008年10月,樊城区一建筑工地在施工时发现了一座三国时期的大型砖室夫妻合葬墓,砖室长13.9米,由甬道、前室、双过道、后室等部分组成。经过发掘,考古人员在墓葬中清理出包括这匹青铜马在内的18大类202件文物和近万枚铜钱。考古人员考证后认为,这是一座三国初期、墓主人身份相当于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大将军或州刺史的墓葬。
近年来,我市陆续发掘了近百座三国时期的大、中型墓葬,墓葬中出土的高规格文物,如人物陶俑、和田玉猪形握等,均可从侧面体现出三国时期襄阳经济社会的繁荣。
黄褐釉陶楼体现佛教文化
与青铜马同一墓葬出土的黄褐釉陶楼,最初因为破损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在对陶楼进行修复和研究后,考古人员发现了这座陶楼的特别之处。
这座陶楼通高104厘米,由门楼、院墙和二层楼阁组成,门窗、屋脊、斗拱的造型均为典型的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建筑风格。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陶楼有熊形底座,屋脊上装饰有菩提树叶形鸱尾,门上雕有颈挂佛珠的羽人,楼顶有七重轮盘等。
在中国古代的图腾里,熊是超人的能力和坚定信念的代表,后演化为佛教的大力士;羽人是体生双翅能飞翔的神奇之人,在道教中承载着“羽化升仙”的思想,而羽人颈部挂着的佛珠能充分体现外来的佛教与本土道教的结合;七重轮盘也是典型的佛教元素。根据羽人和七重轮盘这些特殊的装饰,学者初步将这座陶楼认定为我国最早的佛寺——浮屠祠的模型。
这座陶楼体现出当时的襄阳社会生活安定、经济环境也比较好。
安稳环境成就全国学术中心
在出土青铜马的墓葬中,考古人员在后室男主人的棺内发现了一把铁刀和一柄铁剑,并在前室发现了折断的铜刀,这让考古人员更加倾向于认定墓主人的身份为将军。
铜刀出土时断为两截分开放置,全刀通长87.6厘米,尾有环首,刀尖呈三角形。铁剑长105厘米,出土时木质柄、鞘已经腐朽。将兵器折断后下葬是我国的一种丧葬习俗,折断刀剑可能是三国时期兴盛的“裁兵葬”,即将墓主人生前最喜爱的兵器分成两截随主人下葬。
出土的陪葬物品中,器物风格和铭文内容皆揭示出墓主人来自西北。那么,这位高官为何离开家乡最终葬身异乡呢?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各地军阀纷纷割据称雄,争城夺地。公元190年,刘表出任荆州刺史,走到宜城时,道路就阻塞不通了,他只得“单枪匹马”留在宜城,依靠当地的势力,铲除割据各地的宗族势力,平定叛乱,把州治从武陵汉寿迁到襄阳。
刘表在任期间,对外不参与战争,对内兴办学堂,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使襄阳变成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地方,从而吸引了大批北方难民迁徙至荆襄地区。同时,稳定的襄阳也吸引了司马徽、诸葛玄等才士儒生,刘表聘请他们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使得襄阳代替洛阳成为了全国的学术中心。后来那些曾在襄阳受到教育的诸葛亮、庞统、徐庶、王粲等人,成为了魏、蜀、吴三国政权的中流砥柱。
市旅发委开展暑期旅游市场整治行动
刚刚!荆州全市中小学放暑假的具体时间通知来了
临沂交警直属三大队救助断指群众 亲情服务暖民心
让金融支持好服务好实体经济
一辆新轮椅 浓浓帮扶情
从文物中探寻三国往事
连云港市第二期军转干部专项培训开班
江西:对残疾学生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我区大力推进拆违工作 九潭村一违建被拆除
运河主题微电影展国内领先 扬报集团四部自拍微电影入围终评
出手了,上饶城区这条“坑人”路马上就会“老实”了!
南阳市总工会表彰先进典型 展示巾帼风采 激励自强自立
宜秀区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吴江区创新开展“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服务
密切交流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
“致敬巴比松”——丽水巴比松油画三十年回顾展在古堰画乡开幕
10户拆迁户抽到宅基地“幸运号”
快速反应 迅速排干城区积水
生态涧峪美如画惠泽渭南千万家
第四幼儿园开展“健康快乐一起来”亲子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