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道德讲堂:身边“小故事”传递“大文明”


好人精神,微小之中见真情,平凡之中见伟大。道德宣讲进万家,身边事育身边人,我市以道德讲堂为平台,积极建设和弘扬“好人文化”,让“好人精神”直抵人心,在全社会营造向善的良好风气,真正凝聚力量、温暖人心。
道德宣讲进万家
“就让我倒在讲台上吧,至少最后一眼我看到的是学生。”3月28日,市文明办宣讲团梁莉莉哽咽着,深情讲述着坚守三尺讲台27年的“弯腰教师”朱景科的感人事迹。
当天下午6点,市文明办宣讲团走进谯城区地税局,讲述我们身边的好人故事,这是我市第78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专题宣讲。谯城区地税局的会议室座无虚席,近90名工作人员聆听了好人事迹。
“人物事迹虽然不同,但带给我们的感动却是相同的。”谯城区地税局一位工作人员说。
本次宣讲共讲述了五个好人事迹,分别是“最美母亲”许张氏、“弯腰教师”朱景科、“院长爸爸”梅建、“大义母亲”杨爱萍和“坚强妈妈”袁素英。其中百岁老娘许张氏照顾病儿40年的故事,不仅感动了无数的亳州人,还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并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敬老爱亲奖”。
为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自2015年2月起,我市每月均组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基层专题宣讲。专题宣讲的对象主要是各机关单位、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市级宣讲团按照每月2场次的标准走进市直文明单位开展宣讲,县(区)宣讲团按照每月4场次标准走进县(区)文明单位开展宣讲。
此外,为了让广大基层群众也能学习好人精神,市文明办同时启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宣讲进村居活动。400多名宣讲员经过严格培训,在全市1260个村、90个居委会进行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宣讲。截至目前,我市共组织宣讲活动近万场,受教育群众涉及50多万个家庭、300多万人次,让各地基层群众了解到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引导广大城乡居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身边事育身边人
“宣传好人事迹有多种渠道,道德宣讲只是其中一种。”市文明办思想道德创建科科长燕语信说。
首先,我市充分利用亳州晚报、亳州广播电视台、亳州文明网等新闻媒体,以“厚德亳州,好人好评”“药都好人”“亳州榜样”“好人在身边”等专题专栏形式,每月请专家学者点评评选出来亳州好人,大力宣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善行义举。
此外,重视编印读本、公益广告等宣传方式。2014年编印《中国好人 情暖亳州》大型画册,2015年联合亳州广播电视台拍摄道德模范电视片8个、制作推出道德模范公益广告、组织开展“讲述身边的感动”故事大赛,2016年编印了《书香亳州·身边好人故事读本》并向社会免费发放;创编以张振江、许张氏、孔娟等道德典型为代表的情景剧,举办四届亳州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安徽好人颂等系列活动,不断加大身边好人宣传力度。
而且,亳州市还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了一批“好人大道”、“好人广场”,还制作好人事迹展板在市政府办公大楼、市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大楼、市委党校、魏武广场等处巡回展示,与在媒体开辟的“厚德亳州,好人好评”“好人在身边”等专栏形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三个固定宣传身边好人阵地,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广泛宣传,用身边的事育身边的人。”燕语信说,我市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宣传,使好人事迹深入人心,在全社会逐渐营造出崇尚好人的良好风气。
“好人好报”好风尚
2017年亳州市共有1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0人荣获“安徽好人”及提名奖称号,62人荣获“亳州好人”称号,3人当选“第五届安徽省道德模范”、1人获评“第五届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当选“第二届安徽省美德少年”。过去的两年,我市连续保持了全省上榜“中国好人”第一的位次。
我市不断涌现的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不是偶然现象。通过宣讲团基层巡讲以及多种方式的广泛宣传,崇尚好人尊敬好人的风气,在一次次宣讲、一篇篇文章、一幅幅画册中慢慢形成。同时,我市将礼遇好人落到实处的种种措施,使得这种良好风气越来越浓厚。
2015年12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亳州市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实施意见》,规定“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称号的分别奖励10万元、8万元;获得全省道德模范(含特别奖)、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称号的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获得全市道德模范、全市道德模范提名奖称号的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获得‘中国好人’称号的奖励3万元;获得‘安徽好人’、安徽好人提名奖称号的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获得‘亳州好人’称号的奖励5000元”,一次性划拨奖励金516万元,对历届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行奖励,实现礼遇和帮扶工作的制度化。目前已经累计发放好人奖励金600余万元。
我市切实为身边好人送温暖,解决他们的种种困难。积极开展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等慰问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关爱道德楷模和身边好人,先后帮助赵玉富、程英、闫良军、闫龙泉等解决了住房、孩子教育、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难题。
在提升身边好人社会地位上,我市也给予充分重视。积极推荐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这种种做法,真正做到了让“好人”精神上有尊严、生活中有帮助、政治上有待遇。
让好人获得好报,“让有德者有得”。近年来,“好人好报”的制度体系正在我市不断完善,在这一体系下,全市好人文化之风愈发充盈,好人扎堆的“森林效应”也不断显现。 (记者 魏军)

市招商局利用新手段开展“四送一服”
又到粽叶飘香时带你回到小时候 端午画额吟诗品民俗
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召开创国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座谈会
尚市二中开展农耕体验活动
这3种“养胃食物”,吃不对很伤胃!你可能还在吃
亳州道德讲堂:身边“小故事”传递“大文明”
五十一中考点——— 走错考点的考生还真不少
泸州市气象台21日雨情通报
胡五岳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着力打好“四张牌” 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等工作
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岗位知识和队列竞赛
李红军到产业园区、社区调研基层党建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实现新提升
南谯区再次提高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公布 湛江一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上榜
创投企业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将在我省落地
盐田区盐田街道东海社区工作站开展“幸福母亲,幸福家庭”分享交流座谈会
“12368”诉讼服务热线开通
让建筑工人清凉度夏
崇政干〔2018〕8号:崇左市人民政府关于倪浩同志挂职的通知
审计局:常州市2017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成效明显
市民出行注意春运临近北京方向再度“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