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向因病致贫伸精准援手


  家住华庄街道华新社区凯发苑的莫峻峰家庭是滨湖区的因病致困家庭,他13岁的儿子患上门诊特殊病种(器官移植抗排异)之后,多次入院诊疗的高额医疗费,几乎压垮了整个家庭。近日,莫峻峰收到了滨湖区给予的14.39万元医疗救助金,成为滨湖区施行因病致困家庭深度救助的首位受益者。这笔钱不仅解了莫峻峰一家的燃眉之急,还让他重新燃起了摆脱贫困的信心。据介绍,滨湖区今年从拓宽救助范围、降低准入门槛、加大保障力度等方面再次提高对因病致困家庭的救助力度,且全年个人救助总额从原来的最高5万元提高到了最高30万元,救助水平全市领先。
2014年起,滨湖就开展制定对因病致困家庭的救助政策,3年多来已有400多位贫困家庭受到资助。“但我们发现仍有部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无法得到有效救助或救助的力度无法让他们摆脱困境。”滨湖区民政局副局长沈静说。通过2个多月的调研座谈、走访调查、听取民意,今年11月滨湖区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施行了《关于滨湖区因病致困家庭深度救助的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功能,重点破解重症病患者家庭因病致困、因病返贫等问题。
“新政出台后,滨湖区迅速预拨出了400万元作为因病致困救助金,20多位申报者在本月就能在银行卡上拿到救助资金。”滨湖区社会救助科的潘珺这两天正忙着给救助者进行最后的信息核实,准备发放救助金。她介绍,像莫峻峰家庭,按原政策最多只能享受5万元的救助,而新政实施后,救助资金多了近10万元,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生活负担。
精准扶贫是新政施行的重要标准。据了解,滨湖区在救助对象上除了保留低保、城镇三无对象、孤儿外,对原特困家庭的认定从低保标准以上的1.5倍以内拓宽到了2倍以内,同时将支出型家庭的个人医疗支付费用核算周期从6个月提高到了12个月,并在核定家庭医疗支出是否超出家庭总收入时,扣除了家庭必须支出,使认定更为合理。此外,新政还加大了救助力度,城镇三无对象、孤儿的救助将不受病种限定,患任何疾病都将给予100%的救助,救助额度从全年5万元提高至无封顶线;低保、特困家庭的门诊、住院标准也得到了提高,按照相应规定,全年个人救助总额从原来的5万元最高可提至30万元。沈静表示,滨湖区将进一步扩大救助覆盖面,加大帮困力度,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实现社会救助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中国平安与华为战略携手 助力中国智慧城市建设
来自警察世家的“警花”写出情诗:用爱撑起的警察天地
化工厂非法生产、偷埋危废?经查,不属实
南山区桃源街道美文诵读京剧表演精彩多
温岭市局三步骤实施立案查处企业“术后康复”工作
滨湖向因病致贫伸精准援手
大观区:深化“五大创建”实现老城区文明新提升
亳州“三转变一提升”构建食药风险化解体系
潮州深入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成效 短短几天检查企业单位105家
没钱上大学?最新最全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来了…
广西:“三大定位”引领改革开放新格局
[大邑县]大邑县小游园微绿地项目有序推进
用心用情传递法律温暖
淳安首推县管干部任前“绿色谈话”制度
强降雨致静海汇通里平房区积水 消防员解救群众
白石镇“一村一示范点”推进非贫困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打造美丽乡村 建设幸福家园
国家医保局: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
市交通部门组合多种交通方式助力市民节后夜间“轻松回家”——2018年广州春运返程高峰期间市民旅客都该知道的乘车指南
8月份市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城乡市场肉禽蛋价升多降少
【“9•8”厦洽会】涵江:重点推介临港产业 突出涵台对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