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有关单位:
《横沥镇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业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横沥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6月13日
横沥镇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党的十九大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精神引领,根据东莞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在社会和谐善治上实现新跃升的工作要求,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要素,在全镇企业和工业园区以平安为导向,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构建企业文化生态圈,努力营造“人人友善、人人平安”的社会环境,助力平安横沥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结合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不健全、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企业参与社会治理能力不足、社会力量自治共治途径未理顺等问题,以政府为引导带动职能部门参与,以企业为主要载体及实施者,协同商协会等各方力量,推动公共资源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发挥平安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提升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带动企业经营者及企业员工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为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深入推进,在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创建过程中,要坚持以下五方面原则:
(一)坚持党建引领。党建工作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在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党建工作的引领,把推进企业“两新”党组织建设与企业平安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要把企业的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践行者和生产经营骨干。
(二)坚持目标导向。以实现“人人平安、人人友善”为目标,针对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准确梳理企业经营者及员工的需求与期待,明确创建路径、明确推进主体,争取利用一至两年的时间,激发企业活力,在外来员工融入本地社会、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推进社会治安有效好转等方面有创新实践。
(三)坚持多元共治。企业、工业园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商协会、所在村(社区)、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以我镇深入实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工程为契机,搭建共治平台,完善共治机制,带动多方主体共治共建共享。
(四)坚持治理与服务并重。充分落实公安、交警、安监、消防等执法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及社会治安的监管责任,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生活安全。与此同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带动镇工青妇、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等群团组织及政府购买的社会服务资源注入企业,服务好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员工,增强其归属感。
(五)坚持源头治理。社会治理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个人,充分发挥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持续提升员工综合素养,以企业文化凝聚共识,以平安文化助力企业发展,以和谐文化带动企业参与,从源头上探索社会治安改善、外来人口融入等问题解决的新路径。
三、组织架构
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成立横沥镇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赵智佳(镇委副书记)
副组长:朱柱明(镇委委员)
袁邦湖(镇委委员)
王永权(镇委委员)
丁永盛(副镇长)
刘润林(党委委员、公安分局局长)
香晓棠(镇委委员)
孔炜坚(副镇长)
邓健祥(副镇长)
组 员:朱叠华(政法办、总工会)
张建业(组织人事办)
洪炳全(经科信局)
吴绍华(商务局)
李惠坚(卫计局)
叶秀兰(社会事务局)
周宇锋(团委)
香凤珍(妇联)
黄桂堂(社保分局)
黄 剑(司法分局)
吴伟强(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网格管理中心)
余柱荣(交警大队)
钟文治(消防大队)
吴细宁(公安分局)
黄伟堆(安监分局)
香伟波(政法办、信访办)
刘趁燕(社工委、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各村(社区)党工委书记
各工业园区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镇政法办副主任、信访办主任香伟波兼任,协调职能部门、社会力量推进相关工作。
四、工作内容
根据当前企业需求及现实工作基础,围绕“人人友善、人人平安”的目标导向,在推进企业平安文化方面,重点推进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完善机制,创新路径, 提升政府职能部门治理效能。
以企业平安文化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强化统筹,带动职能部门参与,完善工作机制,创新资源及数据支撑,加强对企业的治理力度,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1.推动企业党建提质增效。坚持党建引领,在企业推广“两新”党组织建设,以“双覆盖、双提升”为目标,孵化非公企业党组织,选派优秀指导员,对非公企业进行指导。对全镇企业流动党员进行摸排,建立企业党员档案;选拔党员志愿者,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培育增能,带动党员在企业平安文化创建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责任单位:组织人事办)
2.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建立企业平安联席会议制度,针对企业较为关注的安全生产、员工管理、法治宣传、应急管理、税收政策、子女入学、社保医保等共性问题,由镇政法办牵头、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定期召开会议,完善联合治理新机制。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完善企业应急事件的预防排查、化解处理流程。(责任单位:政法办、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及相关业务部门)
3.搭建信息系统平台。将“智网工程”信息系统引入企业日常管理,利用企业信息系统子平台,推进企业建筑、车辆、人口登记采集。有镇政法办与智网工程办牵头,以镇“智网工程”信息数据库为依托,整合公安、交警、社保、消防、供水、供电、商协会等相关信息,推进企业治理信息的共享互通。与市镇相关执法信息系统对接,掌握企业员工涉刑事、治安案件,违反交通规则等行为,通过定期专项教育培训和定期通报制度,提升企业及员工平安生产、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责任单位:政法办、镇网格管理中心、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社保分局)
4.探索共治网格治理模式。在现有“智网工程”建设共治网格的基础上,推进企业共治网格建设,将一个大的企业(或几个中小型企业合并)列为一个共治网格单元,引入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的工作机制,在企业员工中推选共治网格员,在管理人员中间产生共治网格站站长,完善共治网格队伍架构和工作机制。健全联合排处机制,确保共治网格排查出来的问题80%以上在企业和村一级得到处置;对于企业、村一级无法解决的问题,上报至镇指挥调度中心,由相关部门执法或联合执法解决。(责任单位:镇网格管理中心)
(二)政企共建,文化引领,推进企业参与治理新路径。
文化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平安文化建设是带动企业平安发展、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政企共建、文化引领,以企业平安文化建设助推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1.推进平安文化系列主题论坛。以镇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定期组织企业社会责任主题论坛或沙龙,邀请高校老师、企业管理者、社会组织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员工等就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建设开展系列交流活动,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关注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建设合力。(责任单位:政法办、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2.精准提炼企业特色文化内核。鲜明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倡导的一种团队凝聚力和精神。结合平安友善等核心元素及企业的经营定位、价值理念,带动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员工精准提炼企业文化的核心精髓,明确企业经营者与员工等共同认可的文化价值基础,发挥文化凝聚人才、创新观念、共建共融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责任单位:政法办)
3.搭建企业文化宣传平台。明确线上与线下平台相结合的模式推广宣传企业平安文化,倡导企业线下创新,设立宣传、体验空间,线上探索开设微信公众号、建立平安文化微信群等方式,将与企业员工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信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宣传推广,完善信息沟通途径和模式。(责任单位:政法办、试点企业)
4.带动公共文化资源进企业。以镇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对接功能为平台,定期为企业员工对接所需资源。在小候鸟父母集中的企业和工业园区,推进“430学堂”、暑期夏令营、主题亲子活动等活动,满足小候鸟亲子相聚的需求,改善企业员工亲子关系,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在青年女工较为集中的企业和工业园区,由计生、妇联等相关部门介入,开展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紧急情况处理、两性相处技巧等知识和技能,保障青年女工身心健康;在青年男工较为集中工厂,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比赛及竞技运动,带动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针对职业病较为普遍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知识、职业病防治等相关知识、推进定期体检,带动企业和员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单位:卫计局、总工会、团委、妇联、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
5.推进企业康体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镇公益导师资源库在凝聚公益人才、推进公益服务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吸纳更多有专门特长的企业人才进入导师资源库,与镇志愿者服务中心服务时长、积分入学政策、推荐参加各类评优评先等挂钩,鼓励企业员工参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推进公益导师资源库现有的咖啡、太极、瑜伽、跆拳道及各类教育培训导师资源进入企业,带领企业员工参与康体文化,营造团结活力、共建共融的企业发展氛围。(责任单位:总工会、团委、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三)强化队伍,协调联动,带动多元力量参与企业治理。
1.建立企业文化联络员队伍。针对当前企业与综治部门对接机制不健全的现状,建立企业文化联络员制度,充当企业与综治部门沟通的交流和纽带,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带动企业平安建设、推进企业与综治部门的精准对接、信息互通共享。(责任单位:政法办)
2.建立企业平安志愿者队伍。针对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特长,组建和完善企业志愿队伍,整合镇团委、志愿者服务中心等部门资源,为企业志愿队伍培训增能,带动他们服务内部员工、参与所在村(社区)工业园区及全镇社会治理的热情和能力,条件成熟的志愿者团队,引导成立相关协会或社会组织,带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归属和融入感。(责任单位:团委、总工会)
3.带动商协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本地商协会等社会力量在引领企业发展、关爱企业员工、带动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等方面的作用。探索东莞市横沥慈善基金会设立企业关爱基金,带动企业建立帮扶困难员工互助渠道,对企业员工及其亲属遇到意外或重大疾病情况,能够得到及时救助和帮扶。带动在横沥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省份和地区成立异地商会,发挥乡情纽带的凝聚力,在化解矛盾纠纷和劳动争议中发挥作用。(责任单位:侨联、工商联合会、东莞市横沥慈善基金会等商协会)
4.建立企业法律顾问队伍。依托“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平台,完善企业与所在村(社区)属地法律资源的对接,组织法律顾问队伍、司法及平安法治社工、法律援助志愿者等为企业经营提供法律顾问和咨询服务。(责任单位:司法分局)
(四)制订清单,精准对接,搭建治理资源与企业需求桥梁。
以协同创新的工作思路,按照企业具体需求,制订完善服务企业菜单;提供公共服务资源及公益慈善资源的沟通对接。
1.制订便民服务菜单。在对全镇公共服务资源进行全面摸排的基础上,制订便民服务清单,明确公共服务事项,实施单位或部门,提供及参与方式,便于企业针对具体需求,自选服务内容,为企业发展和平安文化创建提供精准服务。(责任单位: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2.制订问题整改清单。深入调研走访,明确企业在经营发展及平安文化创建中所遇到问题和诉求,形成问题整改清单,对于共性的问题,由相关部门探索完善解决流程,推动解决一批困扰企业共性问题;对于特殊具体问题,连接相关部门资源,明确责任部门和解决时限,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责任单位:政法办)
五、进度安排
根据市镇的相关要求,我镇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建设分三个阶段推进。
(一)推进示范点建设阶段(2018年1月至12月)。选取擎洲光电、仙津饮料、东方亮彩、稻香集团、捷荣集团等五家企业为推进企业平安文化示范点,探索推进各项工作。
(二)全面发动企业参与阶段(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总结示范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将成功做法复制推广,带动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利用两年的时间,确保全镇规模以上的企业全部参与进来。
(三)全面总结提升阶段(2020年之后)。固化提炼我镇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建设的系列做法和经验,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推进,打造出具有横沥特色的企业治理新品牌,成为我镇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又一特色亮点工程。
六、措施保障
为确保工作的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形成推进合力,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加强宣传,认识到位。要充分发挥镇广播电视、报纸、文明横沥微信公众号、以及镇内各自媒体及企业的宣传力量,加大宣传力度,明确宣传重点,推进相关部门、村(社区)工业园区及企业员工对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在全镇营造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 加强领导,落实到位。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建设是推进生态活力文明小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全镇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按照每月不少于一次的联席会议的频率,定期通告工作进度,以协同创新的意识和思维,协力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创建工作见实效。
(三) 创新机制,政企共建。以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建设工作为契机,在增强企业治理意识和能力、培育企业自治力量为重点,在推进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和长效机制方面着力创新,营造政企共建、多元共治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保障,考核到位。将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建设作为全镇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镇重点工作推进表,将企业平安文化建设所需经费纳入平安建设经费之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推进不力的部门或单位对相关负责人约谈、重点跟进等,确保工作进度及成效。
北海质检所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检验知识培训
中央扫黑除恶第6督导组第一下沉小组督导洛阳市工作汇报会召开
及时清理树木枝条
市体育局召开老干部座谈会
慈利县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关于印发《横沥镇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老旧空屋内办起“学习班”经开区多部门联动成功端掉一传销组织窝点
临沂市中老年朗诵大赛12日举行 11组选手参加比赛
关于章家海等883名同志具备建设工程系列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通知
经开区召开2018年教育工作会
马集镇扫黑除恶深入推进
谈文胜来县督查河长制和城市防洪闭合圈工程建设工作
市政协调研组献计助力南珠产业发展
湘乡:“三个迅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
4大举措构建绿道体育消费新场景 四季有赛事月月有活动
一案例获评省“未检十大精品案件”
【智博会】“智”在旅游 重庆年内将建成20个智慧旅游试点景区
滁州市财政局深入企业开展用工帮扶工作
瀍河区推进“五项治理”提升城市品位
阎良区贯彻落实西安整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