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多措并举助力农耕文化提档升级

日前,当来到位于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的桑基鱼塘院士专家工作站,刚从北京回来的院士专家团成员、湖州蚕桑首席专家楼黎静正忙着即将举行的首届桑基鱼塘丰收狂欢节各项准备工作。“这是桑基鱼塘系统申遗成功后的首次大型活动,一定要把它搞好。”楼黎静说。
据介绍, 2017年11月23日,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在罗马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审,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成为我省第三个列入giahs名录的农耕生态系统。
据悉,桑基鱼塘系统是湖州地区先民遵循着早已有之的植桑、养蚕、蓄鱼生产规律,将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塘基、基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布,蚕沙喂鱼、塘泥肥桑,形成的可持续多层次复合生态农业循环系统。目前,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主要分布于南浔区菱湖、和孚一带,现存6万亩桑地和15万亩鱼塘。“申遗的成功意味着国际上对中国农耕文化的认可,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产。”楼黎静表示,今年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年,做好桑基鱼塘系统的修复性保护与利用,提高区域内农民收入,这些工作都刻不容缓。
近年来,我市通过挖掘本地特色、培育典型示范、打造节庆品牌,多措并举全力助推农耕文化提档升级。按照“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路,我市已发掘了桑基鱼塘、珍珠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农耕文化,成立了全国首个农业文化遗产院士专家工作站——桑基鱼塘院士专家工作站,全省首个休闲农业产业研究院——浙江大学湖州休闲农业产业研究院。截至目前,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被认定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吉竹文化系统列入全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结果名单。
与此同时,我市科学把握保护农耕文化与发展休闲农业的关系,紧紧围绕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把农耕文化作为丰富休闲农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成功创建了中国美丽田园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园区,形成保护、开发、传承的休闲农业产业链。
提升农耕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更离不开各类农事节庆活动。我市立足产业特色和物产资源,注重农耕文化与传统节庆、民俗风情、特色农产品衔接,大力发展富有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现如今,德清枇杷文化节、南浔鱼文化节、安吉白茶开采节等农事节庆活动声名远播,涌现出了南浔桑基鱼塘历史文化馆、德清欧诗漫珍珠博物院、长兴大唐贡茶院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历史价值的农业博物馆,湖州南浔鱼文化节还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在每一项农事节庆活动的背后,是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和农民钱包的厚实。截至2017年11月,全市223个休闲农业园区,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40%。(湖州日报)

市民政局召开垃圾分类调研座谈会
德州市重点企业人资管理培训开班
快讯:杜延安调研省市重点项目建设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总体方案》的批复
向阳区配合省市督导组进行双随机检查
湖州多措并举助力农耕文化提档升级
新余技师学院参加2018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专场招聘会
我市严打虚开发票违法行为
我市“三个到位”助力医疗救助惠民生
梅林卓悦汇2家热门餐厅今日被检查
推行“扫码监督” 劲吹“婺江廉风”
舞动的中国智慧——揭秘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
做一次有氧“森”呼吸
宋建民督查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整改情况
海珠加大国庆期间城市管理力度,营造欢乐祥和平安有序氛围
海宁设置首个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 大屏幕当场曝光人脸!
备战国庆客流高峰 高亭至三江航线运力将增三分之一
未央区召开三季度人才工作联席会
关于印发《聘用人员招录办法》的通知
省“一打三整治”协调办核查我市“船证不符”渔船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