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常平逐步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4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40年,40年来,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公平不断增强,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那么在我镇,改革开放40年来,常平的教育又发生着怎么样的变化呢?
说起教育,对于出生在50、60年代的人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改革开放前的“文化大革命”,可以说这是我国教育的“倒退期”。
直至文革结束后,我国教育开始进入复苏时期,77年恢复高考,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响了教育的号角,教育体制慢慢健全,也慢慢规范,课程设置开始逐步系统化,教育效果突显。1981年,黎明亮当上了老师,他开玩笑地告诉记者,撇开经济大环境不说,老师的工资待遇就好像火箭一样直线上升,就足以说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越来越高的,他说他拿到当老师第一个月的工资只有40元左右,到1988年升至200多元一个月,现在老师的年薪基本上都有16、17万了。
黎明亮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是老师上课沿袭了几十年的教学工具,一节课下来,可能老师的头发上会沾满厚厚一层粉笔灰,但是近几年开始,粉笔、黑板渐渐被投影仪、多媒体替代。从十二五至今,教育走进了2.0时代,智慧教育、教育现代化崭露头角,党委政府也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常平镇委镇政府重视教育的程度前所未有,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
5年来,我镇先后投入了资金4.34亿元,新建了少年宫、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扩建了振兴中学学生宿舍、板石小学等重点工程,今年仍将扩建第四小学、实验小学和板石小学3所公办小学,未来将新增1890个学位缓解常平学位紧张问题,改善了办学条件。作为市人大代表,又在常平中学高中部从教近30年的戴凤萍说,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她觉得她当教师是一件非常自豪和感恩的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培育好人才,才能得以延续、繁衍、传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下来,我镇也将往这样的目标而努力推进。

咸安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税务窗口正式对外办公
优质公办初中办学规模扩大 有效缓解“择校热”问题 2018年市区小升初方案出炉
天津开展房屋建筑工程质检
崇明三星镇司法所开展法治宣传早市活动
卢龙县:鞠世闻督导调研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改革开放40年:常平逐步优先发展教育
周口今年将建成7万套安置房
九九结束迈进春天 草桥实小娃画完消寒图最后一格
嘉兴市局积极参与“慈善一日捐”活动
武汉胃肠专家恩施传经送宝
朔州市开展第38个世界粮食日宣传活动
关于取消华宇汇嘉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试点资格的公告
阜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任鹤林讲开封年画里的故事系列报道之四十五:拿窦尔敦
1936年的温州!“珍贵6分钟”记录当年大街小巷
失主齐点赞!九仙桥派出所集中发还30余件被盗物品
市粮食局党委严守纪律规矩 增强责任担当
“百姓舞台”综艺大赛初赛开锣
市交通部门督导各公路客运站提前做好台风应对准备工作
评选“蒜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助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