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妙!环卫家当五花八门


广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摄
坐上自动清捞船进行河涌保洁、手持口香糖污渍清除机清理地面污渍、拿起长杆清洁冷巷……10月24日下午,8名市民在市城管委举办的“环卫工作体验日”活动中,亲身体验了天河区环卫工人以高要求、高标准开展环卫保洁的工作内容。
本次“环卫工作体验日”活动是“城管开放体验日”系列活动的第四季,活动通过互联网报名方式遴选出8名体验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都对环卫工作充满好奇。此次活动正值广州市第31个环卫工人节到来前夕,广州市城管委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以让广大市民群众更加理解和支持城市环卫保洁工作,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清捞船属国内先进水平
当日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在天河区猎德涌休闲广场进行河涌保洁体验。环卫三所所长王凤丽介绍,猎德涌是该所最先接管的河涌。以前的猎德涌又黑又臭,甚至成了著名的臭水涌。而随着天河区不断强化河涌水面保洁、深入开展河涌保洁提档升级,猎德涌如今的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呈现出“河清岸绿景美”的新景象。“现在还有很多游客在这边拍照、聊天,流连忘返!”
为了让体验者加深对河涌水域保洁的理解,环卫三所在现场展示了不少压箱底的"宝贝"。既有分为冬装和夏装的救生衣、也有便于下河打捞垃圾的齐胸水裤;既有适用于不同水域环境的3种操作手套,也有应对不同天气状况的帽子。环卫工人们还改良、发明了不少新设备,譬如自己改装的耙子、重新设计的细密网兜等,更加适应河涌保洁作业,有效实现了精细化保洁,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琳琅满目的各色设备也引得体验者们啧啧称奇。
而更令体验者们印象深刻的则是河涌里的漂浮垃圾自动清捞船。这个不同于一般船只的清捞船有着灵活修长的“双臂”,能将水面垃圾“揽入怀中”。王凤丽介绍,每当下雨天后,大小河涌上往往会漂浮着大量树枝树叶。这种清捞船会在猎德涌上展开数米长的“双臂”拦截带,如此以来,在清捞船徐行的同时整段河面上的垃圾都逃不过新船的“五指山”。这种自动清捞船一天工作8小时,清捞的垃圾主要以油污、漂浮物、树叶等为主。相较于普通船只,自动清捞船能够最大限度地清理河面上的垃圾,“清理完以后非常干净。”
驾驶着清捞船在水上进行保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8名体验者穿上救生衣后,就亲身感受了一把真正的河涌保洁。市民林先生在下船之后,对清捞船竖起大拇指:“现在工具先进了,效率也更高了,看得出效果很好。以前我看到工人们都是拿着长竹竿在岸边捞,捞的不是很干净。现在水面上连一点树叶都看不到,如果一直保持得这么干净,路过的人也不会好意思再扔垃圾。”
据介绍,为了实现河涌环境的干净整洁,天河区城管局一次性投入了3艘国内先进的漂浮垃圾自动清捞船,新增投放其他清捞船只一批。天河区,每周六组织环卫工人对河涌沿线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先后组织1500名环卫工人清理了车陂涌、棠下涌、猎德涌沿岸卫生死角40多处,清理垃圾150多吨。
一分钟清理香口胶
路面上的口香糖、墙面上牛皮癣一直是人们深恶痛绝的东西,环卫工人们也总是为如何干净去除这些“老顽固”而苦恼。你知道如今路面上的口香糖污渍是怎么清除的吗?口香糖污渍清除机了解一下。
体验者吴华瀚就抢先尝试了一下口香糖污渍清除机作业。他在环卫工人的指导下,手持清除机的手把,慢慢移动清扫,只见喷头对着地面上的香口胶哧哧地喷出蒸汽,不到一会儿,地面就现出了干净的本色。吴华瀚兴奋地向记者描述了用清除机清理口香糖污渍的感受:“用起来很轻,就跟家里普通的吸尘器一样,感觉很好用,省时省力。”
猎德街道的环卫工人郭师傅向记者介绍,口香糖污渍清除机是专门用以清除地面上的口香糖和小广告的。先从车的后备箱抽出管道,用喷头对准地面,通过喷射的温水将口香糖融化来洗刷干净,这对于城市路面污渍非常有效。他介绍,原本人工用铲刀清理,既不彻底也不高效,一个口香糖污渍需要10分钟才能铲得比较彻底。而用了该车以后,大概一分钟就可以清理干净。“以前一条马路,四五个人要清理一上午。现在用清除机,只要两个人搭档就够了,很有效。”
除了口香糖污渍清除机,当日体验者们还目睹了电瓶高压冲洗车、扫路车、路面养护车等各式环卫作业车辆设备作业的风采。外形小巧秀气、动作轻便灵活的电瓶高压冲洗车主要用于狭窄路段、步行道路的日常作业,它能高压清洗路面,进行喷雾降尘,还能用高压水枪清洗路标等;块头较大的路面养护车有能够自动收缩的高压水枪,有操作方便的手推喷架,还有能通过旋转将水泥路中的灰尘冲出来的手推磨盘;迷你的扫路车适用于小区道路、广场和人行道的清扫,它的全浮动吸嘴能随着地面状况自动找平,清扫又快又有力。
体验者林书毅是一名创业者。他对于这些智能化的设备眼前一亮,他认为有了这些融入很多现代科技的设备,城市环境能够更加美好。“我生活在广州,我认为一个好的城市环境能够带给创业者更美好的氛围,更有幸福感。今天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有幸见识到如今城市管理下绣花针功夫的一面。”
吹风机吹净冷巷
领教了环卫作业车辆设备的本领以后,8名体验者接着来到儒林大街城中村。天园街环卫站站长黄明华介绍,儒林大街城中村分为3条主巷,横巷、冷巷约130条,沿街商铺80间,环境卫生保洁难度较大,特别是商铺餐饮门前油污、握手楼之间的冷巷垃圾积存问题比较突出。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种城中村颇为普遍的冷巷极为狭窄,最窄的不过二三十公分,且还有水管、空调外机等。为了保证儒林大街城中村的卫生环境,该街环卫站常态进驻一个保洁班,配备环卫工人34名,保洁作业时间为18小时,分三班制,实行阶梯式保洁时间作业。对于冷巷,要求清理为每周覆盖3次,尽管握手楼之间间距小,清理难道较大,耗时耗力,也要保障不出现边角位卫生死角。
体验者吴华瀚想要体验一把长杆清洁冷巷作业,奈何体型较大,进入较为困难,他笑着自嘲道:“得先减下肥才能做环卫啊!”其他体验者戴上安全帽后,进入内巷,用可伸缩的长杆钩出挂落在高处的高空垃圾,或需躬身绕过水管,或要想办法让手中数米长的杆子变得听话灵活,操作起来颇有难度。
黄明华告诉记者,对于有些连环卫工人都难以进入的冷巷,他们需要用吹风机在一头吹,风力可达七八米,另一头就有人捡吹出来的垃圾。而如果冷巷太长的话,他们就用风力更大的大型吹风机,再结合伸缩杆捡垃圾,确保内街內巷路面干净整洁,保证儒林大街城中村各项保洁作业有序进行。
刘宇东是一名保险代理人,现居花都区的他当日特意坐了一个小时的地铁来参加“环卫工作体验日”,目的就是特意为了看看“天河变得怎么样了”。几个环节下来,他也颇有感触:“我在2012年的时候坚持跑马拉松,就从海珠区沿江路一直跑,跑过广州大桥跑到猎德南,今天再一看,环境确实变得比过去更加美了。可以看得出,天河区的环卫工人们做了很大的努力!”
广报全媒体记者李波 通讯员成广伟 天河城管

市政协开展“广佛肇水环境治理”专题视察:加强工作联动性,打赢碧水保卫战
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
召开年度工作要点通报会
哈尔滨“三亚候鸟族”就医更方便市第二医院海南分院试运营
志愿者情暖特校 关爱特殊孩子成长
妙妙妙!环卫家当五花八门
改变过去单一模式 成都逐渐形成田园综合体式发展
平安公园将于国庆节前重新开放
我市农机部门着力抓好农机安全大检查工作
凤岗:医生无怨无悔 盼更多理解和尊重
皖浙毗邻县市区建设平安边界论坛暨第12次联席会议在绩溪召开
名山区开展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
【基层党建“3+2”书记项目】下龙溪掌上“微阵地”引领党建新风向
水清岸绿景美 五缘湾更迷人
株洲市水务集团 召开2017年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大会
洛龙区副区长秦学群调研河长制工作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公布2017年深圳市第二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资助拨款名单的通知
源南镇工商所成功调解一起汽车消费纠纷
花果园片区火车鸣笛噪音污染治理显成效
斗茶献技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