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群租乱象困扰的地下室在疏解整治腾空后,怎么利用能有效防止反弹,还能方便居民?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在交大嘉园小区试点建成智能储物间,一期18个三天内被居民抢光,二期又推出45个,出租率达到70%。
走进交大嘉园小区3号楼负一层,走廊尽头一侧有一扇不锈钢门,门边的墙上有一个ipad大小的可视对讲机。家住6号楼的居民郭惠亭打开一个微信公众号,点击“开门”,不锈钢大门自动打开。走进去是一条狭长的过道,两侧是两长排高高的储物柜。郭惠亭站在a008号柜子前,在密码器上输入密码,打开柜门。里面,一层层隔层上,装得满满当当。
“这些东西都有用,放在家里又占地方,还影响美观。我一直特别想要一个储藏室。那天,他们在小区里做宣传,我第一个就预订了。先订了一个小仓试用一下!”郭惠亭说。储物仓里,放着旅行箱、羽毛球拍、电热水壶、冬天用的厚被子等。“这里恒温恒湿,干净干爽,被子放这里也一点儿都不潮。”郭惠亭非常满意,一下就交了5年租金。5号楼居民王欣是第二批租户,她租了一间4.9立方米的储物仓,租期3年。这两天,她正在往储物仓里搬东西。“特别方便,我特别想要这么一个储物仓。”王欣说。
交大嘉园位于北京交通大学南门外,2002年建成,共有6栋楼,入住居民1326户。疏解整治前,楼内地下室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出租住人问题。3号楼地下室就有60多间出租房,高峰时住了200多人,存在消防通道狭窄、私接电线、管理缺失等问题,安全隐患大。2015年,按照全市统一的地下室整治工作安排,北下关街道对这处出租住人的地下空间进行整治。2016年3月,完成腾退。
腾空后怎么用?物业、居委会和街道一起座谈协商,为了解决居民储物难题,最后决定引进“迷你考拉仓”,改造成智能储物间。储物仓分小仓、中仓、大仓、超大仓等多种规格,仓板使用不易燃的冷轧钢,仓体可拆卸安装,仓内的隔板也可以自由组合。收费标准为每月每立方米150元。
“我们的技术能够实现智能远程控制,保持仓内恒温恒湿;还安装了智能烟感、水浸报警系统,并有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地下室的使用安全和居民的储物安全。”迷你考拉仓公司相关负责人吉小娟介绍。在刚刚过去的6月,公司又进行了一次技术升级,做到任何一个储物仓内的温度超过60摄氏度,就会自动报警,彻底消除火灾隐患。
项目一期对一处33平方米的地下空间进行改造,建成18个储物仓,2017年5月一推出,三天就被居民全部抢光。二期又改造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建成45个储物仓,自2017年10月推出至今,出租率达到70%。
“我们小区6栋楼的地下空间都具备建设智能储物间的条件。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居民需要,在二期全部租出去以后,再考虑建新的。”交大嘉园小区物业项目经理代学军表示。
迷你考拉仓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公司已在全市建设了105处地下智能储物间,覆盖东城、西城、海淀、朝阳、昌平、大兴、通州各区。海淀区建设数量最多,达40多处,覆盖中关村、紫竹院、北太平庄等街道,目前有30处已投入使用。
生态优势转化为健康优势我市举行万人健步走活动
市农能办督查高县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
深度报道 | 厕所革命”:村寨“靓”了,景区“美”了
海淀区部署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
雁塔区食安委办对食品安全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海淀群租地下室变身智能储物间
小区清理“僵尸自行车” 贴公告:逾期不认领将变卖
【工作动态】2018年春节前社区矫正人员集中法制教育会议
苗永安守着三百多年祖屋开饭店 传统手艺做东江菜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南京与长江,相依更相生
通铁路跨长江大桥开始挂设斜拉索
市供销社吹响年度冲刺集结号
截至2017年,全市已有1938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蓝山:组织收听收看全市森林防火紧急电视电话会
环保酵素推广活动走进磨店社区
西安航空基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帮办+最多跑一次”服务模式获群众“点赞”
筑梦常州 “引凤工程”已吸引90多名海归人才
多元化特色观光农业走俏 牟坪镇实现发展腾飞
通山抓项目促发展优化环境促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市发展改革委传达贯彻市政府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