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被收孩子不愿上学,家长怎办?

十几岁是青少年易出现叛逆心理的高峰期,如果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说不想上学,家长该怎么办?近日,广州一对父母为此向妇联求助,妇联干部为他们提出了具体建议。
孩子厌学 父亲求助妇联
小姎是一名正在上初一的女孩,前段时间因为手机被老师没收并且受到批评,便不愿意去上学。小姎的父亲林先生和母亲赵女士对此十分苦恼,不得不请了家教为小姎补课,但孩子不愿上学这件事仍然让他们深感烦恼,尽管找来了心理咨询师为孩子疏导,但也没能解决问题。
最终,林先生来到了妇联寻求帮助。林先生说,孩子的母亲对小姎十分溺爱,生活中处处迁就着她。每当他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提出不同意见时,总会被妻子否决。林先生无奈地说,小姎完全就是个被惯坏了的孩子。
妇联干部了解情况后,给林先生提了几个建议,希望他改变跟女儿的相处方式,尝试和小姎做朋友。父母还应跟老师沟通,让老师鼓励孩子回学校,消除她回校会被老师批评的顾虑。
妇联支招:做好“四个要”
在与林先生夫妇的交流中,妇联干部还发现,孩子由于不被父母认可,导致学习信心下降。在谈话中林先生一直不断否定小姎,强调孩子学习没方法,迷失了方向。
对此,妇联用四个“要”来阐述了家长应该如何化解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危机。首先是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认知,作为家长既要鼓励孩子学习文化掌握知识,也要告诉孩子不能只盯着考不考得上名校来评判是否有前途。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最佳方式是和孩子交朋友,林先生要试着让女儿自己分析成绩波动的原因,倾听她的心声。同时,培养孩子知错能改的态度,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其次,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比如在林先生看来,小姎和朋友交流玩耍,是在浪费学习时间。但这恰恰是小姎有良好交往能力的体现,也是她的优点。孩子的社会能力是不断从跟同学、老师、家人等各种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与人交往是孩子成长社会化的必要阶段。
第三,要找到孩子回学校的支撑点。小姎虽然这段时间没去上学,但还是和学校的同学保持联系,这也是一个切入点,可通过她的同学来做孩子回校的引子。继续与老师沟通,让老师与小姎交流,通过间接对象,迂回地去敲击小姎的心房,勾起她对学校老师同学的美好回忆,从而自然地返回校园。
最后,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的言行举止会给孩子的情感、行为、道德、个性产生重要影响。紧张的父母关系会让孩子缺少安全感,读书时思想会不容易集中。
法官说法
所有孩子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因此接受义务教育不单是权利,亦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同时,该法第五十八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匹配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孩子不愿上学,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亦有义务督促其上学。
信时记者何小敏 通讯员余竫佳 杨俊逸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矿山整治生态恢复现场会召开
唐山市滦县杨柳庄镇召开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再动员暨烟花爆竹监管工作会
“垃圾跨省倾倒太湖西山” 三起关联案件全部判决生效
阿城区召开二O一八年度征兵工作会议
市第七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 11个项目登上领奖台
手机被收孩子不愿上学,家长怎办?
吴斌慰问利辛县政协离退休老干部
长汀县河田镇举办首届葡萄文化旅游节暨农副产品展销会
【推动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 工会在行动】山楂“白兰地”背后的秘密——记彤康食品“刘华丽劳模创新工作室”
谯城区推进土地整治 助力脱贫攻坚
全国(湖南)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班在郴州成功举办
首个建筑垃圾箱体收集点亮相武进 避免扬尘污染
全国口腔健康教育强化推广工作怀化市喜获三等奖
太原至青岛列车将“二次安检”
夹江扫黑除恶法治宣传深入企业车间
景县县委办公室: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
2020年后 春季高考将以专科招生为主
嘉祥街道五老洼小学:居安当思危,防灾人为先
市南交警启动“铁壁行动” 一小时查处40余起违法行为
利州区统筹部署二季度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