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称号

  3月30日上午,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合肥召开。太和县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这是太和县双拥工作的最高荣誉,也是该县“军拥民、民拥军”的丰硕成果。 
自2013年启动省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始终把双拥工作当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发展任务来抓,双拥工作基础更加扎实,特色更加鲜明,重点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显著,双拥工作创出了太和经验和太和特色。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双拥工作基础牢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太和县自申报“全省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以来,切实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双拥工作制度机制,确保了双拥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一是做到“五个纳入”。我县将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工作即纳入“六城同创”的重中之重、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各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纳入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内容。二是健全组织领导网络。县级成立以县委书记杨波、县长刘牧愚为正副组长,驻太部队、县双拥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双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县双拥办为副科级行政单位;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双拥工作机构,制定双拥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专人负责,加大经费投入,强化组织协调与服务。目前,全县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双拥基层机构达52个,结成军民共建对子21个,基本形成了党政军三位一体,群团和非公企业广泛参与,覆盖村镇、村(社区)、中小学校、企业厂矿的双拥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和网络。三是完善双拥工作机制。我县相继出台了《太和县双拥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太和县双拥目标考核暂行办法》、《太和县双拥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太和县军地联系会议制度》、《太和县拥政爱民公约》、《太和县“双拥在基层”活动实施方案》、《太和县现役军人立功奖励办法》、《太和县重点优抚对象普惠加优待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双拥政策,使双拥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国防教育氛围浓厚。太和县始终把双拥及国防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纳入全民教育规划,纳入部队政治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政治教育范围,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多方式多途径加大宣传教育,加强双拥文化建设。一是加强学习强化宣传。太和县把电视台、县委党校、县武装部、县人社局和各中小学等作为干部职工和中小学生国防教育的主阵地,把双拥和国防法律法规政策,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必学内容,作为县委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科级干部培训班的必训课目,作为全县中小学及职业学校必修课程,并通过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双拥政策和活动,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主旋律。二是重要场所广泛宣传。在全县交通要道、重要路口开设双拥专栏,设置固定标语,悬挂双拥标志牌。我县在出入县城105国道三桥南与阜阳市颍泉区交界处,投资60余万元,建成3座高24米、总面积126平方米的大型双拥宣传高炮牌;在县城主繁华街道人民路设置9个大型双拥宣传龙门架、106个固定宣传灯箱。2016年,县财政投资140万元,对县国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馆进行了重新布展和升级改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也纷纷利用临街流动电子屏、宣传横幅、宣传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双拥及国防知识。三是举办活动重点宣传。我县充分利用“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这一优势,号召广大的诗人、书法家、画家、剪纸艺术家等群体,利用诗歌、书画、剪纸等艺术形式大力讴歌双拥和军民之情。配合9月30日烈士公祭日,我县多次举行大型双拥书画艺术展,近百名国家和省级艺术家围绕双拥和爱国主义主题,创作出380幅优秀作品,在祭奠革命先烈的同时,弘扬了革命主义和爱国主义。同时,太和县结合国庆节、“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国防形势报告会、双拥共建经验交流会、“情系国防”征文暨演讲比赛、国防教育宣传图版巡回展以及“情系国防好家庭”“好军嫂”“优秀退役士兵”“太和好人”等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受到既现实又生动的国防和双拥教育,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拥军工作扎实有效,服务保障坚强有力。一是大力支持部队建设。太和县逐年增加县武装部、消防大队、武警中队、民兵预备营的预算拨款,大力支持部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驻军官兵的工作、生活环境。二是深入开展科技文化拥军。太和县认真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积极适应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变化、新要求2013年以来,县直工委、文广新局、财政局、科技局、人社局等部门,以创建学习型军营为载体,为部队开办电脑、养殖、厨师、书画等培训班18期,培训军地两用人才378人;并向驻太部队赠送电脑21台,科技书籍1600册,共投入科技拥军资金300余万元,使驻太部队全部建有“四室”。三是扎实开展行业拥军。县医院每年免费为驻太官兵体检,县司法局免费为退伍军人提供法律咨询援助,县民政局给即将退役的武警战士发放慰问品,县财政局投资为部队重新铺设水泥路面,县政法委、县直工委、市场监管局、妇联、团委、地税局等30余家县直单位,在“八一”“两节”期间到驻太部队开展走访慰问、联欢等活动,2013年以来共计投入相关经费92.8万元。四是高质量完成新兵征集任务。我县积极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征兵任务年年完成率达100%。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全程关注,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征兵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
四、关心关爱军人军属,政策法规落实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优抚安置工作,以抓好各项优抚安置政策落实为重点,以办实事、解难题为目标,推动各项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切实维护了广大优抚对象合法权益。一是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足额兑现抚恤补助资金。认真做好对象孤统计工作,准确核算所需资金,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圆满完成全县优待任务。认真贯彻优抚对象普惠加优待政策,扎实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太和县出台了《太和县重点优抚对象享受普惠加优待实施办法》,在吃、穿、住、医、葬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认真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生活、生产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二是稳步推进安置工作。一方面,认真落实规定动作。积极做好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工作,安置任务完成率100%转业,干部满意率100%;。县教育部门优先解决现役子女及随军随调子女入学,任务完成率及满意率均为100%;认真落实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培训任务完成率达121%;另一方面,积极创新自选动作。我县按照“就业安置,扶持上岗,双向选择,有偿安置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安置完成率达100%。我县以上做法,赢得了广大转业官兵的高度肯定和拥护。三是不断完善立功奖励和慰问制度。我县出台《太和县现役军人立功奖励办法》,为进一步激励太和县户籍现役军人和驻太部队军人安心服役、建功立业,该县决定在“两节”期间,对现役的营级以上军官家庭、生活困难的企业下岗志愿兵家庭、家庭困难参战参试军人家庭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四是深入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太和县注重引导广大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双拥创建工作,全县村(社区)“两新组织”、非公企业和志愿者队伍拥军热情空前高涨。2016年7月,在省市双拥工委的号召下,我县“两新组织”和广大非公企业积极响应,46家单位57名志愿者,带着大米、牛肉、矿泉水等价值33.75万元的慰问物资和24.86万元的现金,赶赴合肥慰问抗洪抢险一线部队官兵;慰问的单位总数和慰问款物总值均位居省内县级单位前列,受到省市双拥工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县巾帼志愿者协会与消防大队共植“双拥林”;县书画院与消防大队开展“书画进警营”活动;县旗袍协会、妇女书画协会、养殖协会与武警中队举行比赛、歌曲等联谊活动;县关爱“留守”志愿者分会组织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安徽五源食品厂、阜阳金种子集团、青岛海尔统帅集团等会员企业向部分军烈属家庭、复员退伍军人、重点优抚对象赠送慰问品,并发放1.8万张购物优惠券、价值900万元。
五、驻太部队牢记宗旨,拥政爱民贡献突出。多年来,驻太各部队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把帮助地方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拥政爱民的重点,根据承担的任务和驻地实际情况,精心制订工作计划,扎实开展拥政爱民活动,配合地方抓好国防教育,积极参加军民共建活动。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市双拥部门悉心指导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驻太部队大力支持的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太和县将紧紧围绕国防建设大局,以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军民凝聚力为目标,在加强双拥宣传教育、创新双拥工作载体、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狠下功夫,不断促进全县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公交301路、303路、Y1路延长运营服务时间
关于保障国家谈判药品临床使用的通知
为“创现”强内涵点赞
加快推进合肥智慧经济发展
南平市疾控中心推出线上“预防接种妈妈课堂”
太和县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称号
“绿色邮政”邵阳发声 183个网点演绎“邮政零距离”
秦皇岛市直卫计系统再掀《宪法》学习热潮
北院门街道召开居民“煤改洁”工作推进会
龙文法院:“护航”重大民生工程建设
让我们一起守护美丽海滩
智能制造为全市经济发展添活力
精美湘潭建设项目开工110个 莲城迎来华丽变身
富裕公安局加强涉爆单位开展安全大检查
寮步镇开展第四次经济普查
南明区知识产权局开展11月专利执法行动
确保社会安定稳定
沙洋石岭,“二师兄+”演绎“七十二变”
长宁区新泾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中泾居委开展红十字会普及培训活动
动力足 续航远 比亚迪元EV360补贴后售价7.99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