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锲而不舍唤醒“植物人”儿子 母亲泪奔了


天津新闻网讯:一位母亲为了唤醒“植物人”儿子,20年锲而不舍,重度昏迷的儿子近日终于苏醒过来。这位创造了奇迹的母亲就是本市西青区张家窝镇闫庄子村的赵如苓。昨天傍晚,记者在赵如苓的家中看到,尽管儿子张天彪常年卧床,但居室仍然十分整洁。见到家中来了客人,张天彪显得格外高兴。赵如苓说,如今儿子部分身体功能开始恢复,意识逐渐恢复。
  遭遇车祸
  赵如苓介绍,1980年儿子张天彪出生。张天彪中考考进了本市一个中专学校。那时,赵如苓在镇办企业工作,她的丈夫张文才在小学校做锅炉工,他们期待着儿子毕业后能找到称心的工作。
  1998年6月10日,张天彪所在的学校因课程调整当天放假。赵如苓夫妇对此并不知情,可是等到夜里,张天彪也没回家。赵如苓夫妇找到学校才得知,学生们放假了,情急下两人报警。
  几天后,赵如苓接到交警大队打来的电话,说有个跟张天彪年龄相仿的男孩出了车祸,至今联系不上家长。赵如苓夫妇立即赶到医院,见到了没有任何意识的儿子。
  张天彪被确诊为严重颅脑损伤。经开颅手术,一直重度昏迷。赵如苓说,在医院的几个月里,每隔几天就会接到“病危通知书”。家里全部积蓄很快用完,而且还借了外债,但赵如苓始终坚信儿子会有苏醒的那一天,她绝不放弃希望。
  不厌其烦
  赵如苓开始了长达20年的坚守。她日复一日默默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儿子做早饭,然后将食物打碎,再通过引流管喂食给儿子。然后是给儿子洗澡,为了防止儿子长褥疮,她每天要多次给儿子翻身、按摩。另外还要给昏迷中的儿子补充营养品。一天忙下来,到了夜里十一二点赵如苓才能休息。夜里还要起床给儿子翻身。
  赵如苓是一个乐观的人,当她觉得身心疲惫时,总是用听音乐的方式来缓解。20年里,赵如苓每天都给昏迷中的儿子放音乐。在给儿子擦身体或翻身按摩时,赵如苓总要跟儿子说说心里话。
  众人相助
  赵如苓不辞辛苦带儿子到各处医院寻医求诊。就在2012年儿子病情有所好转的时候,赵如苓的丈夫张文才又突发脑梗塞,无法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张文才退休金不多,照顾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赵如苓一人身上。
  不久前的一天,赵如苓在给儿子擦洗胳膊时,突然感觉儿子的手臂在动。她下意识转头去看儿子的脸,此时儿子竟然睁开了眼睛。赵如苓顿时泪如雨下,抱着儿子痛哭。她对记者说,作为一名母亲,只要儿子能够康复,就是自己最幸福的事情。
  张家窝镇闫庄子村负责人说,赵如苓用伟大的母爱和多年的坚持,唤醒了儿子,是一个事迹,这件事在闫庄子村被传为佳话。村民们敬仰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更多的村民向这个家庭伸出了帮扶之手。根据赵如苓家的实际困难,闫庄子村已为她家申请了特困人员重大疾病临时救助金,以帮助赵如苓一家渡过难关。(津云新闻编辑张瑜)

晋城:这个荣誉,刘红亮当之无愧
京城坐公交可提前上车“纳凉” 高温时段加密发车间隔
聚力高质量发展——赤壁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侧记
财政局召开2019年预算编制会议
泰安市2018年度造血干细胞集中采集于7月9日启动
20年锲而不舍唤醒“植物人”儿子 母亲泪奔了
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2017年度)
市政府安排部署节能减碳工作
夹江男子骑车出门拍婚纱照 谁知进了拘留所
修文县地方海事处“元旦”节后大检查
仁寿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
竹溪: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
介入来开通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
我市推动妇联改革1426个村完成妇代会改建妇联
市政协召开四届八次常委会议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牧野区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
海山观察丨乡村振兴不妨从公厕开始
新技术引领创新创业(长春)高峰论坛在长春举办
省环保厅秸秆禁烧工作督查组到郊区望江镇检查指导工作
重庆挺进全国数字城市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