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景宁县公安局紧紧围绕法治公安建设目标,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载体,以执法改革为动力,持续狠抓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质量工作,深化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又好又多又快”执法办案体系,全面架构“一石四柱八梁”,执法质量和执法效果得到显著提高。该局连续三年(2014-2016年)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优秀单位”。
一、坚持标准化引领,全面完善执法标准。首先,该局对往年制定的多项规章制度进行了清理,在进一步明确了“有好又多又快”的执法办案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和完善了《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安局执法办案考核积分制度》、《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安局专(兼)职法制员管理办法》、《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安局“师徒制”管理规定》、《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安局涉案财物管理实施细则》等多项制度。同时,以贴近基层、服务实战为原则,新出台了《景宁县公安局行政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实施意见》、《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安局受案中心、办事大厅试运行机制》,全面细化执法标准和工作指引,为民警执法提供完备、明确、操作性强的行为指南。再次,对盗窃、伤害类等常见、多发性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取证流程及证据标准进行总结、归纳,让民警明确“在执法活动中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引导民警严格且灵活执行行政案件自由裁量标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二、强化常态化培训,全面推进执法管理。该局按照“培训与自学相集合,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了一套目标明确、特色鲜明的常态化法制业务培训体系。一是以人为本,创新培训机制。2016年,法制大队根据执法实践需要,将主要业务培训精力集中到新警当中,重点对《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刑事诉讼法》等执法办案常用法律法规进行精细讲解。同时,根据民警所属岗位、执法经验等实际情况,将2012年-2016年新入警的民警分成基础班、执法岗位培训班两种,使不同警种、不同职务的民警实行分类别、分批次培训,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警种、不同层次民警在日常工作中的基本法律知识需求,进一步提高民警执法能力。二是突出重点,打造业务尖刀。该局主要办案民警不足50人,其中有三分之二是近三年入警的新成员,总体执法能力不足的短板尤为凸显,想同时大幅度提高全局执法水平显然不符合实际。2016年该局将35名主要办案民警作为重点对象,把主要精力放在培训这批办案民警上,力求将他们打造成业务尖刀。三是以赛代练,提升学习氛围。推出新警法律知识培训考核活动,根据方案选出若干名成绩优秀者上报局新警培训考核活动办公室进行表彰,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充分调动基层民警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执法培训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培训,民警从管用、实用的教学内容中尝到甜头,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三、加大科技化投入,大力加强执法保障。近年来,根据省厅提出的“借鉴现代企业集约化管理”的思路,该局紧跟步伐,逐步建成了“执法办案、执法管理、物证管理”功能场所一体化建设。一是全面升级改造。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该局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全局6个派出所全部建立执法办案区、案件管理室、涉案财物管理室,每个执法环节怎样衔接、每个执法细节如何处理,全部形成固定流程,由专(兼)职法制员及法制大队联合形成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对办案中的违规行为和可能超期的案件适时予以预警提示和督察,充分发挥“三位一体”机制对执法办案的全流程监督、全方位管理作用。民警办案必须跟着流程走,从受立案环节开始直到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流程全面标准化、规范化,并辅以新的管理制度,民警不仅不能,更不敢、也不愿违规办案。二是科学合理设计。该局在借鉴各地执法办案场所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设计了符合民警办案实际、本地案件特征的局办案区。该执法办案场所在符合全省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设置规范的条件下,添加了“人员单向流通、通门无把手、功能化分项电流”等新元素,执法场所更加规范、安全。2017年5月,总投资300万余元的新大楼局办案区、局案管中心、受立案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三是坚持硬件倒逼。该局将“三位一体”纳入全局品牌亮点工作、标杆工程之一,在局办案区、局案管中心、受立案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融入了更多、更好的新理念、新元素,并在全市率先提出了“公检法联合物管中心”的建设思路,该中心将实现跨部门刑事涉案财物“一体化”管理、“换押式”移交、“规范化”处置,使硬件倒逼软件,显性带动隐形,达到“民警改造环境、环境改变民警”的目标。
四、打造规范化队伍,着力提升主体素质。一是配置三级队伍,确保案件顺利侦办。该局由政委直接分管法制工作,组建了一支由法制大队、兼职法制员、执法民警组成的三级队伍,确保执法规范。首先,该局法制大队现有民警4人,其中通过司法考试2人、高级执法资格考试2人, 平均年龄29岁,在理论上能有效保障日常案件审核把关,在年龄上又能充分确保法制大队攻坚克难和探索创新能力。其次,组建由1名专职法制员和14名兼职法制员队伍,法制员能第一时间掌握案件办理情况,实现执法审核关口前移,从源头上确保规范执法。再次,组建一支由14名中层副职和35名民警组成的执法队伍,通过长期办案实践,在打击违法犯罪过程发挥主力军作用。二是实行三级巡查,落实执法工作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三巡查”措施,即办案区日巡查制度,案管中心周巡查制度、涉案物品月巡查制度,专人专项工作、专门问题专门解决,促进“三中心”的规范使用和管理,法制大队对涉案警情、受立案、强制措施适用、行政处罚、移送起诉等执法办案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和通报,及时分析研究存在问题,提出落实整改措施,有效破解了“警情、人员、财物、案件”管理上的碎片化、脱节、滞后等问题,将规范执法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每一道程序。三是案件三级审核,提升案卷质量。2016年,该局通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对案件审核、监督工作进行了认真思考,从实用、全面、便捷、高效的目的出发,对原有的案件审核和考评模式进行改进,重新推出案件三级审核举措,从案件实体、程序合法及案卷规范三方面进行审核。以案件办结后5日、每月20日为时间节点,由专职法制员、法制大队民警、专职执法考评人员分别进行三次整改、审核。同时,未破案件实行城区所每周一考评、农村所每月一考评的常态化审核制度。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监督效能。一是打造网上学习模块。景宁县公安局不断提升执法与监督信息化建设水平,依托公安信息网平台,开通并启用了局“网上学法”专栏,实时更新执法办案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通过不定期开展网上案件指导、开放ftp执法指南分享等措施,实现执法实践与理论学习的有机衔接。二是强化网上执法监督。将公安法治建设融入“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充分利用新执法办案平台中的案前管理、审核审批、涉案财物、执法监督、执法公开等模块,对案件的实体性和程序性问题进行审核,实现执法活动全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情况立体化网上研判、执法监督全方位网上开展,确保执法规范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创新案件评查模式。每一起案件都要求全部从系统内受理、立案、制作文书、呈报审核审批、结案,对每个执法环节实行系统内全程监督和录入,彻底杜绝体外循环。对涉法涉诉案件及疑难、复杂案件交法制员、法制民警严格审核把关,全面实现“一案三审一评”,对存在执法问题的案件,在认真整改的同时,严肃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四是吸纳科技信息元素。该局超前设计和建设了“远程视频询问室”,配合正在建设中的“快速办案区”,全面推行和积极探索行政案件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合法、合理、高效取证,构建完善“又好又多又快”执法办案体系。
要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依靠全体法制民警、执法民警真抓实干,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较好成绩。2017年,景宁县公安局将继续落实和改进一案三审、日常三巡查等制度,积极适应和落实上级公安机关新要求,探索更加有效的工作方法,补齐景宁执法过程中的短板,整体推动景宁公安工作迈上新台阶。(景宁县府办 钟健)
我市启动健康教育巡讲活动
渭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2018年中省新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情况的公告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三次伟大飞跃
镜湖区方村工业集中区挂牌督办问题整改见成效
【津云微视】创业者如何才能获得风投青睐?50年经验的资深投资人告诉你答案!
景宁县公安局全面架构“一石四柱八梁”成效显著
回国圆参军梦 旅居澳洲的乐清小伙漂洋过海来应征
市残联举办庆祝第六十一届“国际聋人节”座谈会
柘城县兜底保障脱贫工作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18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硕果累累
科普报告进社区
贵州省2018年将改造46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厕所
创新驱动为能源产业注入新活力
2018年姑苏卫生健康领域要做这3项“务期必成”实事
客都大桥昨起临时通车 打通江南与梅县新城
大鹏新区建筑工务局组织召开三防工作部署会议
市建设监察支队冲锋在前 扛起各大项目认定工作
溆浦:家门口成为新“景点”
遇三轮电动车侧翻江陵交警积极救治伤者获赞
我省上调高温津贴标准调整后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