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宏伟 首席记者 杨 军
国庆佳节,我市众多建设者舍小家、顾大家,仍坚守在岗位上,挥洒汗水努力工作,为百姓幸福生活默默奉献着,在这里让我们为他们点赞叫好!
十月秋风,寒意袭人。当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透过云层,几个身着军绿色棉大衣的身影已经坐上了施工车辆,奔赴“两供一业”施工现场,他们就是岭东区建设部门的工作人员。
国庆假期,正是南方风景区温度适宜,北方五花山色最美、最适合旅游的季节,而为了让百姓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季,岭东区“保供”一线的奋斗者们,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一线,用一份责任、一份担当,诠释了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内涵。
在施工现场,带队的岭东区建设局局长董立超告诉记者,今年是岭东“两供一业”建设的关键之年,面对时间紧、工期短、工作量大,为了不影响供热,全体施工人员放弃假期与家人团聚机会,加班加点赶进度。“十一”期间,区政府领导也多次亲临一线指挥、慰问。
“为让居民都能享受到温暖的屋子,我们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区建设局工程师张凯星介绍说,他们每位工程师都要负责两个以上标段的施工管理,工作繁忙之重由此可见。
在换热站,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拿着工具和仪表,沿着供热管线查看着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仔细观察着仪表数据和水箱水位变化,并协调供水与供热公司衔接补水加水,监督供热企业供暖达标……
据悉,为改善全区居住生活环境,今年岭东区在“两供一业”改造中,区建设局承担了锅炉改造、排水、物业和道路恢复等多项工作。目前,共新建供热管线5370米,供水4000米。“工程建设就是这样,咱们东北受季节制约,越是到国庆节前后,所有工程工期就越紧张,各项工作就越操心。”施工方经理一边指挥一边说道。
据介绍,近两年岭东区着力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仅2018年就有8条道路同时实施改造建设。先后在排水、供热、供气、物业、公厕、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上投入较大资金,铺设供水管道24000米、供热管道15700米,建设泵站7座,新改造20吨锅炉两台,淘汰燃煤小锅炉41台;同时利用沉治、棚改政策,建设集中供热楼16147套,提供廉租住房322套,万余户居民喜迁新居;建设垃圾转运站1座,公厕10座,维修新建桥梁3座。
抽查95%达到销号标准 5%达不到销号标准
警保联动让你出行更舒心
关于印发《2018年承德市科技活动周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乌当区新堡乡开展传统文化讲习活动
秀洲区运管局开展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节日坚守,只为群众冷暖!
北林法院铁肩破解执行难
“闯红灯发朋友圈认错”值得推广
市农经委派专家组赴农村指导抗旱
扫除黑恶势力 加强基层治理
匠心师徒
上川岛气象站站长杨万基入选9月“中国好人榜”
央视《朝闻天下》聚焦灌云县旅游文化
威海市新闻办召开市质监局深化“一次办好”改革相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园林部门打响“绿化保卫战”
春日走起!农业部门精心推荐三条“乡村赏花游”线路
“红包雨”过后 如何科学打理压岁钱
平湖市林埭镇开展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大会战
“候鸟”老人为“第二故乡”海口发挥余热
本周六将有两大摄影盛会同时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