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湘潭市在新发展理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精美湘潭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下,服务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拉动全市经济增长效应明显。据初步测算(下同
),上半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66.31亿元,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0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0.4个百分点。
一、服务业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效应明显。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长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拉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66.7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服务业增加值366.31亿元,增长10.3%,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比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2.5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比全国和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2.6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服务业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0.4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较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5.4个百分点。上半年,服务业税收收入达41.4亿元,占全市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51.8%,比第二产业高出3.7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市159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4.27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一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其中148家存量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8.4%,11家月度新增企业(去年9家、今年2家)拉动2.5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企业累计实现营业利润3.38亿元,增长54.9%,较一季度提高18.5个百分点;应付职工薪酬6.07亿元,增长12.5%;从业人数2.56万人,增长4.0%。从规模以上服务业行业大类来看,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的行业有:娱乐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文化艺术业、教育,分别增长91.6%、66.4%、60.5%和50.0%。
(三)服务业对投资的吸引力持续增强,项目推动催化服务业加快发展。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2.52亿元,同比增长13.9%,较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增幅高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0.7个百分点,投资总量高出第一、第二产业投资总量之和,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1.4%,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118家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中,服务业重点项目达103个,占比87.3%。竹埠港地址重金属污染治理和搬迁工程、湘江沿江风光带工程(九华段)、中国中部岳塘国际商贸城加工物流园一期、湖南金阳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二期、精美湘潭岳塘沿江风光带二期项目、义乌小商品城物流中心、城市中心广场停车场建设项目、窑湾历史文化街区项目等一大批服务业建设项目的实施,推动了服务业加快发展。
(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各项政策落地生效,企业降成本、减税负、去库存成效显现。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费用93.9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43元,较一季度降低1.89元。受国家“营改增”税收政策和税收科目调整的影响,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缴税1.49亿元,增长7.2%,增幅较一季度减少24.0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减少3.7个百分点。上半年,湘潭房地产市场持续走热,市场“消化力”不断加强,“去库存”持续发力。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8.09亿元,同比增长9.5%,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146.65万平方米,增长43.8%,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3.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实际销售面积137.57
万平方米,增长46.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2.0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实际销售金额68.56亿元,增长72.9%,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46.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实际销售金额63.10亿元,增长78.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2.2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服务业发展任重道远。湘潭是老工业城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偏小,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服务业发展任重道远。上半年,从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来看,仅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4.8%;从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3%,分别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和8.9个百分点。
(二)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乏力。近年来,湘潭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大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产业链条较短,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缺乏辐射能力强的企业集团与品牌效应。上半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59家,企业数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及以上的企业仅有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5.7%,主要集中在电信行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在5000万及以上的企业也只有16家,占比10.7%,62.9%的企业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下。受宏观经济内外发展环境的影响,全市有2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占比近17.0%。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以上的企业达22家,主要集中在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受行业中单个企业波动较大的影响,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行业有:公共设施管理业,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品修理业,新闻和出版业,同比分别下降67.6%、25.6%和12.7%。
(三)城区服务业发展速度较慢。上半年,从县域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行情况来看,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一是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来看,全市159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两个城区,达117家,占比73.6%。其中岳塘区最多,达到6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的39.6%;其次是雨湖区,达到54家,占比34.0%;最少的是湘乡市,只有11家,仅占6.9%。二是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来看,营业收入最多的是雨湖区,达到21.3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48.2%;其次是岳塘区,达到17.54亿元,占比39.6%;最少的是湘乡市,仅有0.66亿元,其占比只有1.5个百分点。三是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来看,营业收入增长最快的是韶山市,同比增长61.3%;其次是湘潭县,增长33.2%;营业收入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是岳塘区和雨湖区,分别增长17.8%和18.3%。
三、加快湘潭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服务业发展。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养老产业、“营改增”等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文件;省委、省政府相继推出发展服务业“十百千”工程、《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等相关文件;市委、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湘潭市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试行办法》等有关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文件。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应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加紧制定和完善本部门或者本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为动力,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业态,大力培育新兴业态,持续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服务业企业九成以上为中小微企业,资金投入不足是长期制约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服务业领域资金投入力度。一是继续加大政府对服务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二是坚持政府投入为导向,金融信贷为支持,民间投入为主体的原则,建立多渠道、多层次、互联网+金融的服务业投资体系。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服务垄断行业,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新兴服务业,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三是加大企业整合力度。对于规模小而散的企业,如小微型物流业企业、科技服务业企业、居民服务业企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等,可以尝试组建行业集团公司,实施集群发展。
(三)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配套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和省配套支持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因地制宜,结合湘潭经济发展实际,实施现代服务业与智能制造“双轮驱动”,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打造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智能制造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及工业地产升级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适当配套发展高品质的文化创意、全域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
娄底市公安局关于第五届市人大第二次会议第5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春季蔬菜 量增价落
陆应平主持召开重点项目集中调度会
冒雨赶工
加快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 苏州高新区力争三年集聚瞪羚企业达150家
上半年湘潭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效应明显
饶河县政协调研小佳河镇富饶村脱贫攻坚巩固工作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请你来投票,第三季:社保医疗
"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你会如何写?看常州名师点评
田林:严明纪律 确保春节风清气正
荷城西安实验小学工程有望在9月施工
盂县纳税人尽享便利税改服务
南园公寓二期燃气接通百姓称赞
男子遇民警调头就跑 竟无证还醉驾
灌云临港产业区开展学习王继才主题党日活动侧记
东坑工商联、外商协会开展中秋慰问老人活动
我市召开省十三运会市本级项目承办工作推进会
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无人机系列活动将举办(图)
路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