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农田喝上“地上水”灌溉机井成“备胎”

(记者郭文静通讯员张玉坤)近日,临西县东来寨村田间地头一片繁忙,当地农民正利用沟渠水灌溉小麦,而分布在农田之间的灌溉机井则全部“闲置”。
村支书郑殿臣介绍,用沟渠水灌溉农田,每亩成本仅10元左右,加之水质好、水量大,农作物亩均收入能提高50公斤以上。“现在,机井成了农田灌溉的‘备胎’。只有在沟渠水供应不足时才偶尔用一用。”郑殿臣说。
据悉,临西县有28万亩农田能够引用沟渠水灌溉。按照每亩农田灌溉两次计算,年可为农民节约浇地成本1400万元左右,促进农作物增产1800余万公斤。临西县水务局工作人员郭杰介绍,沟渠水灌溉农田,除了节本增效外,每年还可节约地下水开采1160余万立方米,提升了地下水位。
对于地下水位的上升,从事机井钻打业务的张玉海感触颇深。5年前,他所在钻井队打一眼灌溉机井,最少要打到60多米才能出水,而且出水量还不大。如今,钻打40多米就没问题了。“地下水位上升了,生态环境变好了,俺这打井专业户‘失业’也值得!”张玉海幽默地说道。
据了解,为改善水生态环境,临西县紧紧扭住农业灌溉这一“耗水大户”,启动了引用地上水灌溉农田工程。近年来,该县先后投入资金2400余万元,对现有灌溉水渠进行疏通治理,新建设了覆盖12.8万亩农田并配有专用设备的灌溉用小型扬水站202座,形成了21条辐射全县的的水渠网络。在做好土壤墒情监测的基础上,年均从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调剂漳河、运河水源6800余万立方米,输送到县内各个河渠,供给农田灌溉用水。
临西县水务局农水股张娜说,漳河、运河水源调配充足、及时,可满足农业生产的基本需要。目前,在有河沟水灌溉农田时,县内6000余眼农用机井中有3500多眼暂时停用。而随着全县喷灌、滴灌等节水农业灌溉设施的推广普及,投用的机井年采水量将以15%的速度递减。

城区举办股级干部专题培训班
持之以恒推动作风建设
搭建成长平台 促进立德树人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在广汉开幕
新生街开始拆除居民自建房 确保今年年底项目开工建设
临西:农田喝上“地上水”灌溉机井成“备胎”
湘潭市开展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合肥滨湖新区增划60处共享单车停车线
砸玻璃、泼油漆、贴大字报……他们是在上演电影?最后却
广水发改局举办重阳节座谈会
印台区召开农村危房改造及危房评估推进会
孟津县工商质监局现场处理群众举报
新丰交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严查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
罗田实现三级河库责任管理“全覆盖”
军运会八成场馆年内完工
彭泽县烟草专卖局着力提升市场监管效率
争创自由贸易港 实现舟山大发展
市工信委孙琦峰主任赴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华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对接调研
消费新特征!9月份成都人健身活动价格上涨9.5%
安陆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数字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