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检测任务
将轨道检查仪搬到轨道上
调试轨道检查仪
调试轨道检查仪
利用轨道检查仪对轨道进行检查
利用数字式钢轨探伤仪对轨道进行检查
人工检测
对一些岔道口机器无法检测到的就必须人工检测
对部分已有些许磨损的铁轨要及时拍照比对
每天凌晨两三点才下班
将检测的数据导入电脑进一步分析
南昌新闻网讯 每当夜深人静,大多数市民已进入梦乡时,在南昌地铁隧道内,一群身着反光衣和戴着安全帽的年轻人,将各种检测工具搬进地铁隧道内,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们就是被称为地铁线上“轨道医生”的探伤班组。
9月26日晚上11:30许,在南昌地铁1号线瑶湖西站周松微和探伤班组的同事将各种检测仪器搬进隧道,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周松微是南昌轨道交通集团第一代探伤工,2015年11月,根据工作需要,运营分公司计划成立轨道探伤班组,当时年仅25岁的周松微便担任起了探伤班班组长的重任。“钢轨就是列车的两条腿,探伤工就是给钢轨看病的医生。干我们这一行,根本就没有大错小错,而是根本不能犯错。”周松微说。
地铁检修和巡查大多是在地铁线路半夜收车与凌晨发车之间进行,时间从凌晨零时至4时之间。“在密集的列车冲击下,钢轨会发生一些细微变化,夜间需对轨道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发现问题快速处理,避免影响地铁安全运营。”周松微告诉记者,探伤班组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查轨道、测量和调整轨距,及时找到存在安全隐患的构件或钢轨。一年365天,只要地铁运行不停,这些“轨道医生”们的工作就永远不会停歇下来,冰冷的铁轨也就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患者”。
探伤工作干起来费眼、累腰、劳神,不容一丝马虎。眼睛要时刻注视着那小小的屏幕,可能一时的疏忽就会漏掉一处裂纹,给地铁运营埋下隐患。为了干好本职工作,确保探伤质量,周松微和班组成员在不断的实践和积累中总结出“心里稳、移动慢、坚持看”的工作方法,“看关键、看重点、看本质”的工作要领和“一看波形显示、二看探头位置、三看钢轨状态”的工作重点,有效地避免了误判漏检的发生。另外,周松微还带领探伤班组先后制定了《南昌地铁探伤规程》、《探伤作业指导书》、《仪器检修保养办法》等专业技术规则。2018年5月,周松微因出色的工作表现荣获全市五一劳动奖章。(记者 魏勇剑 摄)
数谷巡礼|贵阳:大数据+社区 管理更高效服务更精细
青岛拓展与上合组织国家科技合作 扩建阿斯图联合研究生院
藏猫猫、被广告“喧宾夺主”……泰城公交站的“难言之隐”
钟芝清调研江陵“厕所革命”工作
深圳交警龙岗大队开展“千人千家”、“百人百企”手牵手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走近地铁轨道“医生”工作只在夜间或凌晨进行
新城区工商联赴赛罕区工商联学习交流
潮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确定潮州市市树的决定
冷水江市图书馆举办道德讲堂——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春华行动吹号角 文明新风遍古城
我市深化社保业务改革补齐民生业务短板,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水深过腰多车被困 消防官兵冒雨推车
鹤岗市组织各种活动庆祝“旅游日”
“五美”新港区 演绎新蝶变
充分发挥科协优势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落实河长制度 保护内河环境
聆听脱贫好故事 脱贫致富增信心
吕苗苗: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乐山IT领域增添新血液“乐山楷码”高新区隆重开业
孟津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上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