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40多万网友围观《名师来了》武汉六初特级教师谈作文怎么写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本报记者罗欣与名师刘晓红主持《名师来了》 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士峰摄
楚天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贺俊 向莹 胡亮 通讯员黄兰兰 喻铭胜
不少孩子害怕写作文,总感觉无话可说,写好作文有哪些诀窍?昨日上午,楚天都市报视频直播栏目《名师来了》第14期,走进武汉市第六初级中学,楚天都市报教科部主任、资深教育记者罗欣,对话该校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刘晓红,与现场200多名家长和学生一起分享,写出特等奖作文的秘诀。
作为语文特级教师,刘晓红培养过“楚才杯”特等奖获得者等优秀学生,也针对作文进行了多年研究。她认为这里面还是有“术”亦有“道”,刘老师觉得写作不仅仅是方法和技巧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的语文素养、写作的规律有关。首推的就是阅读经典名篇。“与经典作家、作品交流,不仅有知识的积累,还有情感滋润和文化熏陶。”
今年,刘晓红带了一个初一班,发现有的学生写的作文事例,小学用过,初中继续用。之前,她布置了一篇作文《尝试》,一名学生写了自己尝试独自回家,而爸爸在百忙之中为他雨中送伞的小故事,后来在布置的《克服困难》《那一刻感动》《我长大了》《读懂父亲》等作文中,这名学生都写了“爸爸雨中送伞”。“我忍不住问这个孩子,你印象中的爸爸只有送伞这件事吗?他告诉我,这个例子在小学写时得到了肯定,到了初中就继续套用,这些题目看起来好像也都说得通。”
“题材重复的背后是缺乏观察和思考。”刘晓红提醒学生多看多想,发现生活中真善美的瞬间。在这种启发下,有学生写了怀念爷爷的《回首时,他已不在》,仅听题目就很感人;还有学生写《读懂父亲》时,以“从未走远”起承转合,使文章有了韵味。“真实的素材,写出来才能打动人。”
刘晓红说,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高质量的阅读,关注和思考现实生活。曾经她不太赞成学生过多读流行书,后来自己主动去读,与学生一起鉴赏评判,从而走近学生。“家长可以尝试与孩子一起阅读,也许有些经典,学生现在只能囫囵吞枣地读下来,但若干年后会成为学生成长的养料,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针对初中语文学习,刘晓红提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她平时很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多思考,多写批注,画思维导图,充分理解课文;此外还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她有个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初中时就爱看经典历史文化散文、经典武侠小说,后来学生自己觉得那些书“没有白看”。
《名师来了》是楚天都市报倾力打造的湖北首档教育类视频直播栏目,通过名记者访谈名校长、特级教师等教育专家,分享科学育儿知识,传播成长的大智慧。昨日,不仅活动现场座无虚席,互动热烈,在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楚天都市报头条号等平台,还有约42万网友同步观看了此次活动的直播。

·无限杂思·因果有没有尽头
隋唐长安城东市遗址考古发掘印证文献记载 放生池与兴庆宫排水系统相连
武汉一医院医患共做香囊欢度“端午”
市培训公司举办“尖峰救援”安全生产公益培训班
应对暑假高峰期 公安出入境办证窗口优化措施“延时服务”
厉害!40多万网友围观《名师来了》武汉六初特级教师谈作文怎么写
江苏全省兽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连云港市召开
消费警示!路边野蘑菇不要采摘
一桥飞架粤港澳三地共赢开新篇港珠澳大桥:助力建设新珠海
情暖闽北 筑梦小康
程天舒局长率队赴岳西县西畈村开展帮扶大走访
我市铭记淠史杭工程建设功勋 呵护江淮地区“生命之源”
【提个醒】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 医师建议尽早接种疫苗
宿迁市福彩中心爱心敬老带领50多名彩民一日游
珠穆朗玛峰旅游大本营开通无线网络
事发常州:一驾校教练带学员偷渡越南“考”驾照
夏邑县发展林下经济 油牡丹开出“致富花”
汉江清漂“神器” 一小时清理八吨垃圾
参加国外展会活动每次补助参展企业3000元
蓬江区发展小学:加强素质教育,让学生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