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迎来新面孔

经过30多年“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奋斗,长汀从水土流失重灾区变成全国水土治理的典范。长汀人民还在持续深入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图为长汀南山镇碗片山油茶公园实景。
□记者 王尚华 黄俊 郭亦斌 通讯员 陈天长 文/图
同样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蔡伟月、俞永祥等新时代年轻人传承父辈们的奋斗精神,又在奋斗方式上加入一些新鲜内容,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中写下了一个个生动而精彩的青年故事。这个夏日,记者走近他们,为您倾情讲述。
油茶山上的新理念
蔡伟月的山茶油每斤卖100元,高于市价。
“因为纯天然、品质好,物有所值。”在他看来,既然有质量优势,那么实行区别于同类产品的定价,可以避免同价导致消费者对不同山茶油的同质化印象。所以,蔡伟月说:“必须卖得贵一点。”
2008年大学毕业后,蔡伟月在家乡长汀县南山镇做过“三支一扶”人员,也外出到杭州等城市闯荡过。2011年,他决定搞生态农业,经“家庭会议”同意后,当年便承包了南山镇碗片山的1300亩荒山,第二年年初开始种油茶。
“虽然种植风险大,但是十八大后,我们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就利用荒山种油茶来说,水保、林业等部门都有惠农政策,我有信心干下去。”事实上,这话也是蔡伟月争取家人支持的理由。
到今年7月,蔡伟月建设油茶公园已经六年多,由于种植业回报周期长,山上产出还没抵上投入成本。不过小伙子早有长期经营的理念,他表示会坚持走绿色生态路线,走品牌化经营路线。在种植油茶之后,这几年蔡伟月不断改善山上土壤,成功套种了脐橙、柿子、杨梅等果树。他还打算在山上道路边种樱花,邀请一些大学同学带着家人来认种。
“以前这座山上鸟不拉屎,就几棵马尾松。开始种植后,看到每天的变化,心里感觉蛮舒服的。现在这里已经是村里的一道风景线,早晚来油茶公园运动的人不要太多。生态好了就是舒服!”跟我们在采访中遇见的许多长汀人一样,蔡伟月有很深的生态情怀,这种情怀加上年轻人的新理念,推动他把碗片山打造成公园式的生态农场,近期他又计划着建停车场、种更多观赏树木,还要种上一些中草药。
板栗林里的新知识
赖金养是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优秀典型之一,如今,她的儿子、“90后”大学生俞永祥正式接过接力棒,成为又一位为生态家园美好生活奋斗的长汀青年。
“我回来后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妈现在基本没啥事了!”7月10日清晨四点多,俞永祥就爬起来给自家承包的“项公亭”板栗林喷药,喷完又赶回县城看店。对他来说,自己接管板栗林最大的改变是让母亲清闲了。但我们这些旁观者看到的,则是新知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
俞永祥2011年大学毕业,刚开始在厦门做了一年多汽车销售,2012年年底,他回到长汀帮助母亲管理板栗林。俞永祥记得,刚回来时,板栗脱壳全靠人工剥,速度跟不上客商的订单,不少板栗都烂在仓库里,于是他马上在网上订购了3台剥壳机,并请来机械师傅根据果子的大小调机芯。
用机器剥壳后,俞永祥家的板栗出得比别人快。“我们家的板栗是全国第二早的,等我的出完了,别人家才能出来,有时间优势,所以价格也上去了。”
使用更多的机械设备是知识应用的体现,它跟传统经验结合起来显得相得益彰。赖金养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但她爱钻研,通过一年一年摸索积累了经验,从一棵苗到长成挂果,啥时候要应对啥虫害,她都一清二楚。俞永祥则在母亲的经验基础上,使用了更多新设备、新技术。采访那天,他说:“一大早爬起来喷药,就是因为早上气压适合雾化喷药。”
母子两代人,受教育程度不同,眼界也不同。以前,赖金养一心扑在山上,板栗摘好就卖给商贩。现在,俞永祥不仅在山上推行“机械换工”,销售方面也进行了全省布点,打通渠道,直面客户。同时,他还积极发展电商业务,去年板栗销售纯收入120万左右,其中网上订单占30%。接下来,俞永祥还计划学“京东模式”,在厦门设仓库,利用当地交通优势,实现客户网上下单,厦门提货。
“长汀经验”的新提升
在长汀好几个乡镇的采访中,都有村民表示:过去十几年,年轻一代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是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的,但村里产业发展还是要靠年轻人。
实际上,2017年年底卫星遥感的数据显示,长汀全县水土流失率已下降到8.52%,森林覆盖率达79.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打造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升级版指明了方向,但正如村民们的认识,进一步落实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始终离不开年轻一代接续奋斗。蔡伟月、俞永祥等年轻大学生回归家乡、接力绿色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新理念、新知识带来的新提升。
上周,我们在碗片山油茶公园的一座山头上碰到蔡伟月,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前些天巡山的时候,发现了野猪的痕迹,只是没有见到野猪。随着植被恢复,猫头鹰、松鼠等野生动物都能见到了。”
目前,蔡伟月担任南山村村主任,同时还是县人大代表,所以在经营管理油茶公园时,他习惯性从推动全村发展的角度思考。比如,将碗片山打造成公园式就能更好地带动村里的发展。再比如,让油茶公园助力扶贫攻坚:村里有46户贫困户,油茶公园带动了20户,平均每户年增收三四千元,其中4户还认种了总面积6亩的油茶。
年轻人的知识面广、思路新,俞永祥2015年引进了武夷山的铁皮石斛,在板栗林里进行仿野生种植,还在树下种植灵芝、黄栀子等经济作物,散养河田鸡。如今,板栗林果场的效益比俞永祥刚回来时提高了3倍。在2016年,他成功注册了“客家板栗”品牌,开始走品牌化道路。
“我们的果场要努力从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向低碳、绿色、循环的现代农业转变。”对于未来,俞永祥有清晰的思路,并且信心满满。

五通桥区委书记张国清:努力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市国土规划局推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为提升城市品质和投资环境提供政策支撑
清镇市红枫湖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
我市83家企业将集体亮相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
大批养老产品十月登鹭 预计参会展商350家
大山迎来新面孔
扶沟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五次会议
湛江边检官兵与外籍船员共迎中秋
退伍军人参观革命基地
雷电预警来了! 宝鸡这9个县(区)或有短时强降水
龙岩市召开征兵“五率”量化考评和“役前” 教育训练研讨会
别以为“烧烤天”不会感冒 专家:天越热感冒的人越多
我市“十大最美人物”推选活动启动
连云港职工艺术团挂牌成立 每年将举办10场职工群众慰问演出
【网络媒体走转改】 “编外女儿”献爱心 空巢老人过“暖年”
上海全市通办民生档案年内将再增 积极开展长三角民生档案互查
市质监局开展12365“局长接线日”活动
生态高颜值,发展高品质 ——我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徐州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靠街坊感情维系 泸州这些平价理发扎根老街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