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黄妙哲报道:近日,广州全城悬赏捕捉锥蝽引起市民关注,昨日记者从区疾控中心获悉,目前三水尚未发现这种会传播“锥虫病”、易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伤害的昆虫,以及因其叮咬致病的案例。
“没有见过类似的昆虫。”昨日,记者询问了多名居住农村的村民,皆表示未见过类似锥蝽的昆虫。据了解,锥蝽头部狭长似锥,成虫体长25mm左右,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其幼虫和成虫均吸食人血,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唇部、眼睑等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因此也被称为“接吻虫”。
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锥蝽是美洲锥虫病的传播媒介,后者是一种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伤害的传染病。该病传播到人体后,还会在输血、母婴垂直传播或在器官移植以及实验室意外等情况下传播。因此,消灭传播媒介,可切断传播途径。
据悉,锥虫病的隐匿性极强,隐匿期长达20年~30年。该病急性期的表现有发热、颜面水肿、淋巴结炎、贫血等。慢性期有心肌炎、心力衰竭、巨食管炎、巨结肠及肺、脑栓塞甚至猝死等症状。由于感染后不易被发现,锥虫病确诊率低,目前未有疫苗可以预防,并且到病程晚期没有特效的药物可以治疗,堪称“新型艾滋病”。
目前,锥虫病主要集中在美洲,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人口流动频率增加,该疾病已由美洲逐渐向全球扩散,在亚洲,日本已发现确诊病例。2016年,顺德发生一起锥蝽叮咬人事件,经调查,这是在顺德首次发现并记录红带锥蝽。
“市民不必过于担忧。”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尚未在三水发现疑似锥蝽的昆虫和因其叮咬致病的案例,市民若发现疑似锥蝽的昆虫,可拨打佛山市疾控中心电话82212857进行反映。
同时,锥蝽大多藏身于墙壁或木质物件缝隙等地,如旧木屋、花盆旁以及农家乐的木堆旁,喜好夜间行动。市民可通过在建筑物的墙面涂敷石灰等涂料,修复和更换屋顶,或在室内喷洒杀虫剂等途径,防止锥蝽在室内孳生和栖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佛山新闻网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市区域创新能力跻身全省前三
东莞市公安局公安网络安全数据应用系统(二)更正/变更公告
市领导赴生态文旅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调研
宝鸡高新区主打全产业链创新 为企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市商务局组团赴阿联酋、伊朗参展并开展经贸交流活动
三水尚未发现锥蝽踪迹多法防止孳生
黄埔东路三条隧道全部建成通车
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实现自然泄流 专家:溃坝可能性不大
募集善款帮助困难家庭 三甲南村微信公益群传递浓浓乡情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重庆地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吉每年结对200对师徒
华泉小村华文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举行
阜阳市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686.4万亩
浦口区三大举措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文旅集团党委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动员会
长者齐学养生健康知识
泉山区城管局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宜宾再登新闻联播 展长江生态综合治理成效
鄂州纳税有了新模式 办税“最多跑一次”
省政协调研组来汉调研汉江水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