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区人民政府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南充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按照《南充市人民政府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南充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整改方案》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一、推进改革落实,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简政放权持续深化。认真贯彻落实国省市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决策决定,对保留和承接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并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情况实时动态调整,完成2017年清单动态调整工作。持续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审批和服务总时限在已缩减到总法定时限41.6%基础上再缩减35.1%。深入开展世阳镇“扩权强镇”权力下放试点,对12个部门下放的行政权力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权力下放承接运行到位,2017年将下放的行政权力动态调整为61项,目前运行良好。
(二)权力运行规范有序。一是出台了《嘉陵区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权责清单管理,完成区本级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调整后保留权力事项5219项,较2016年总体减少230项。二是加快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工作,初步确定负面清单事项464项。三是行政权力全面实行网上公开运行,行政执法案件同步网上录入,完成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建设工作,于2017年12月正式启用。四是大力推进金宝镇权责清单试点工作,探索乡镇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凝聚力,为全区乡镇权责清单建设打好基础。
(三)职能结构持续优化。一是优化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责分工,对部门(单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责进行了明确,进一步完善部门(单位)“三定方案”。二是扎实推进盐业体制改革,按照省、市关于盐业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完成前期调研、方案拟定、职责划转和机构编制等各项工作,盐业体制改革平稳有序推进。三是完成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阶段性工作(公益一、二类396个,行政类7个),切实强化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不断推进事业单位服务水平提升。
(四)切实加强市场监管。一是完成“多证合一”改革,进一步缩减审批事项和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认真执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和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等规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工作逐步推进。二是稳步实施“先照后证”制度改革,149项工商登记事项的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实行先办理工商登记,后办理经营许可。三是稳步推行个体工商户、企业简易注销,与全国同步实行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已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进行简易注销公示的各类企业86户,成功简易注销企业42户,简易注销个体户1000余户。四是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分部门编制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了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五)政务服务不断改进。一是加强标准化建设。在实现区、乡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全覆盖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新建9个,改扩建32个,全区有脱贫任务的41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改造验收。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立重大项目审批服务处,为列入国家、省、市、区年度计划安排及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区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手续咨询、代办等服务。三是认真做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设立区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公室,制定《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强化对部门考核,加强办件业务培训,为民服务质量持续上升。2017年以来,处理回复咨询、求助、投诉和建议等事项共5100余件,群众满意率在95%以上。
二、完善机制体制,切实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一是严格落实省、市重大行政决策相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出台了《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明确公众参与、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决定的程序和范围,进一步规范我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和区委政府法律顾问团的参谋顾问作用,建立法律顾问固定联系区政府领导制度,政府法制办、法律顾问参与政府决策研究常态化,政府工程项目招标文件法制审查全覆盖。区政府法制办作为政府常务会议的固定列席单位,为政府行政决策把守法律底线。2017年,政府法制办出具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意见32件,参与决策研究200多人次,审查规范性文件、招标文件、合同70多件次。三是积极申请进行公职律师改革试点,成立公职律师管理办公室,制定《嘉陵区公职律师管理办法》,加强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公职律师队伍在依法决策中的专业作用。四是强化决策信息公开,政府门户网站设置政府常务会议纪要专栏,依法公开决策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五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责任倒查和纠错问责机制,强化决策人责任意识,加强层级监督,规范决策行为。
三、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严格执行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管理相关规定,按要求向市政府法制办备案我区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区内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三统一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有效期制度和定期清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备案程序进行了严格规定,严把规范性文件制定关、备案关和清理关,维护国家法律和政策统一性,完成2016年及以前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四、加强执法监管,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从执法程序、自由裁量权、执法监督等方面逐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公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违法行政行为投诉举报登记等各方面制度相继建立健全,基本形成了内容完备、程序严谨、公平公正的行政执法制度规范体系,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加强队伍管理。严格实行执法资格制度,并对执法证件实行备案管理,建立了行政执法人员数据库,每年定期对全区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清理,清理结果同步在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平时考核制度,年组织执法培训500多人次,提升执法能力水平。三是完善执法裁量标准。制定并公布了权责清单以及行政许可、处罚等行政权力流程、裁量基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行政执法标准体系,严格规定执法程序和自由裁量空间,使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统一规范、公开透明。四是加强监督管理。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建立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专栏,加强行政权力依法规范运行平台管理,区监察局、政务中心负责对各部门行权平台运行进行监督,每月通报行权平台运行情况,使行政执法过程得到有效监管。同时,建立行政执法年度报告制度,执法部门每年向区政府报告行政执法特别是食药、卫计、环保、建设等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工作报告网上同步进行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五、强化权力监督,推进政府权力运行规范化
(一)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
一是按时向党委、人大报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法制度,认真研究处理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有关审议意见,认真完成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办复满意率95%以上。二是切实加强行政应诉工作,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认真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职责的通知》,积极支持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做到了有诉必应,认真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职责,做到了尊重并服从法院生效判决,积极回应司法建议(今年办理回复了1件司法建议)。
(二)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
一是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建立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定期听取本级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工作情况报告,并将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二是坚持“四个盯紧”,从政策执行、公共资金、项目建设、权力运行等方面加强审计监督,坚持发现一个问题,整改一个问题,2017年完成审计项目62个,提出审计意见建议167条,促使相关单位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11个,并在门户网站公开了审计工作情况。
(三)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
一是强化社会监督,建立了《违法行政行为投诉举报登记制度》,食药监局、卫计局、环保局、城管局等重点行政执法单位均开通投诉举报电话,区纪委监察局开通了“12388”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和网上举报通道,各乡镇设立了举报箱,政府及部门工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二是重视舆论监督,对网友反映的问题或新闻媒体报道的问题,一经发现,立即调查处理,并及时在网上如实公开回复调查处理情况,不回避、不遮掩,今年办理和回复网上问题反映100多件次。
(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一是加强了政务公开管理,出台了《南充市嘉陵区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成立政务公开办,专职负责区政府门户网站政务信息公开管理工作。二是加强了门户网站建设,对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改版,完善了食药、卫生、环保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办事服务、行权信息公开、法治政府建设专栏等栏目设置。三是畅通了网上信息公开申请渠道,完善了联系方式、邮寄地址、邮箱、申请资料等相关内容建设。
六、注重全面提升,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一)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一是对行政复议委员会进行了调整充实,制定了工作规则、议事规则和委员守则,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职责、工作程序。二是加强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作用,采用调解等方式,架起行政机关和相对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妥善解决行政争议。今年,经调解有4名行政复议申请人自愿撤回行政复议申请。
(二)推进人民调解体系化建设。全区46个乡镇(街道)、580个行政村,村村都有调解委员会,此外,成立企事业单位及其他调解委员会69个,实现了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切实推进重点领域人民调解专业化建设,成立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等专门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定期进行矛盾纠纷摸排,创新开展矛盾纠纷随手调,与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相结合,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做细做实信访工作。坚持开展书记、区长大接访和区级部门集中接访、机关干部下访三项活动,探索建立了接待工作“一站式”受理、群众来访“一条龙”服务、信访事项“一揽子”解决的工作模式,让群众接待中心由信访“中转站”变成了解决群众诉求的“终点站”。门户网站设立书记信箱、区长信箱、咨询投诉等板块,畅通网上信访渠道。不断丰富矛盾化解手段,一般信访问题实行“周清制”,初信初访结案率达95%以上;突出问题采取部门会办制,按照“五定”模式限时化解;疑难信访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制,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结案率达100%,息访率达85%。
七、坚持学法用法,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
一是严格落实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安排行政主管部门、政府法律顾问会前讲法8次,组织学习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民办教育促进法》、《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南充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领导干部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学法活动,强化机关干部学法,定期开展全区法律知识考试,以考促学,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法律水平和法治意识,并将法律知识纳入干部任前考试内容,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评价指标。
八、强化组织领导,有效推动工作责任落地落实
调整了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领导小组工作程序和责任,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了研究和安排部署。制定了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安排以及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安排,组织区级部门、乡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年度报告制度,并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有效推动工作落实。
九、发挥法治力量,助力脱贫摘帽攻坚战
我区将法治建设和脱贫攻坚相结合,以法治服务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开展小微权力治理,确保农村干部干净干事。制定出台了《嘉陵区关于加强村级“小微权力”监管制约实施方案》,编制了40项村级权力清单、村干部岗位职责、村级权力事项流程图,将村干部的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出台了《嘉陵区村(社区)干部违规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重点整治村级组织办事不透明、不规范、不廉洁、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使干部用权有规矩、群众办事有指南、民主监督有依据,切实防止脱贫攻坚中的“微腐败”。二是开展“一不三乱”治理,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脱贫工作中高度重视“不孝老爱亲”和“乱告状、乱炒作、乱上访”行为治理,特别是对不孝老爱亲的行为,发挥法治力量,由镇、村干部和公安干警组成教育感化工作组,逐户开展法律政策宣讲,同时对仍不悔改的依法予以惩治,目前因遗弃罪判处有期徒刑3人,训诫35人,全区孝老爱亲风气日渐浓郁。

警惕炒房势力转战租房市场
​关于召开2017中国•西安工业互联网发展论坛暨“西安工业云平台”发布会的通知
让每一位学生绽放生命的精彩 2017年河源市初中教学改革现场研讨会召开
市卫计委在新华社区召开党建共建工作恳谈会
我市圆满完成浒苔绿潮打捞任务
嘉陵区人民政府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靖江市现代农业稻鳖共养基地亩均效益可达万元
苏仙爱心点亮留守儿童“微心愿”
机关算尽太聪明 曹溪黄洋石灰石矿“栽”了
市扶贫开发工作督查组到昌邑区督导检查扶贫工作
晚年生活被“捆住”,老人到底该不该帮子女带娃?
重点实施十项教育任务 今年昆明普高招生扩至4.2万人
北海推动新时代北海工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政府精品工程”开放日 与政府工程“零距离”接触
加强隐患排查整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
学生的暑假活动,教育部有通知啊
群策群力不负重托 再创潍坊农业农村发展新辉煌
最强大脑冠军吴天胜观摩会将于6月2日在丽水日报举行
辽宁将建蓝天工程指挥治理决策平台
对乱收费说“不”恩施州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收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