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明天更美好

——峰峰矿区全域拆违、棚户区改造连续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袁佳 实习生 霍尚炜
来来往往搬运东西的人络绎不绝;一辆辆大型机械正加紧拆除已腾空的院落;等待签约交房的村民挤满村委会大院……5月10日,记者走进峰峰矿区临水镇清泉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以来,峰峰矿区紧紧围绕“1231”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转型崛起的理念,按照省、市关于“双违”暨“一区三边”工作安排部署,以助力北部新区建设为主线,立足实际,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强力推进全域拆违工作。在棚户区征地拆迁上,广大干部职工不但攻克了难关,还创造了快速拆迁、和谐拆迁的奇迹。
正如区委书记牛颖建所说,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一切,都是为了峰峰的明天更加美好。
只为了更美好的明天
58岁的姚兴斌是清泉村第一个完成评估、签约、交房手续的村民,负责姚兴斌的包户干部、区广电台传媒中心副主任路长生没想到自己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家如此顺利。“我们一见面,老姚就对我说,你回家睡觉吧,我不用你做工作。搬,我马上搬。”路长生笑着对记者说。
“这样的好政策对我们拆迁户来讲
是百年难遇的良机。”谈起当初交房的情景,姚兴斌依然非常激动,“以前和儿子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厕所是旱厕,冬天冷夏天臭,特别不舒服。得知要拆迁的消息,全家非常支持,因为不久的将来,俺们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现在,搬家费、过渡安置费早领到手的老姚,暂时租住在离村2公里的过渡房里,孙子已按照区里相关政策,在过渡期间实行就近上学。可老姚并没闲着,他一有时间就到村里,帮助包户干部开展工作。“俺们这儿是个移民搬迁村,1959年修建岳城水库时从磁县整体搬过来的,经历过一次搬迁,村里有些人思想有顾虑,不愿意再次搬迁。”姚兴斌说,“可这次不一样,这次区里是为了建设北部新区,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回迁房都是小高层,就在村子附近,两年后就能住进去。只有早搬迁、早拆完,才能早建设、早回迁。”
“今天,老姚的四弟姚海平成功签了交房协议,就是老姚帮忙做的工作。”路长生接着说,“此次拆迁是矿区借势国家三年棚改计划,分期分批启动的棚户区改造,建成后的安置小区配套设施会更完善,老百姓的生活将进一步得到改善,生活更有品质。”
棚户区改造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而北部新区是新时代峰峰矿区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承载着该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矿区变景区的发展必由之路。让支持城市建设的老百姓切切实实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正是峰峰区委、区政府进行征迁改造的初衷。
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政策好不好,关键看落实。为把这件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办好,自4月16日启动征迁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把这项民生工程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组建强有力班子,成立由区委主要领导为政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指挥长、主管区领导为副指挥长的棚改指挥部,并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强大工作队伍,举全区之力,出真招、出实招,全力办实办好此项民生工程。
区委书记牛颖建多次到一线指挥调度,做群众工作。区长陈珍礼坚持每晚调度,与各工作组共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经常与工作人员一起工作到夜里12点。主管副区长靳晓阳盯在一线、全程督导,为棚改工作凝聚了强大力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此次拆迁工作中,党员干部带头在协议书上签字,并带动村民理解和支持征迁工作,真正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程金财是东泉头村村支部书记,他以身作则,带头签字、交房。村干部程运生家里刚装修不久,花了不少钱,但他毫不犹豫,也带头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作为一个村干部,我就应该带好这个头,得为峰峰的发展建设出份力。”程金财质朴地说,“村干部带头拆迁,打消了一些人等待、观望的念头,消除了大家的疑虑,打动了百姓的心。”“车头”的带动效应迅速显现,短短7天时间,东泉头村192户居民全部签署交房协议。该村在预定时间内实现了和谐征拆,为泉头片区下一步棚改征迁工作的深入推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一心为民换得和谐拆迁
都说拆迁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但只要真正做到以民生为本,察民之情、顺民之意,再难的工作也能迎刃而解。参与棚改征迁工作的相关部门积极上门入户宣传,挨门挨户做足群众思想动员工作,把道理讲明,把政策讲透,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入户丈量、评估评审、对接签约、交房验房、安全拆除”五个步骤,以法明之、以理服之、以情动之、以友处之,让群众安心、放心、舒心。他们帮算账,用群众语言耐心细致把政策向群众讲清楚,让他们最大限度享受政策内的福利,不吃一分钱亏;帮签约,将签约相关政策、文件、文书给群众讲明说透,确保群众协议签得明明白白、不留隐患;帮搬家,把群众当朋友、当亲人,帮助群众解决找房、找车、搬家等困难,尽可能为群众提供一切便利;帮解决问题,耐心细致听取群众诉求,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东泉头村村民程贵仁一家靠几亩菜地维持生活,家里还养着一头牲口,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进行安置。面对特殊情况,棚改征拆分包干部们通过商议,最终决定在村东为老程建一个临时安置房,帮他解决燃眉之急。
房屋认定组、评估签约组、政策解释组等24小时在岗,确保群众有需求,第一时间解决。工作人员累了、困了,就趴在桌子上、坐在椅子上、靠在树干上,短暂休息;渴了、饿了,就喝瓶水、吃碗泡面,然后继续工作。负责政策解释工作的区住建局副局长刘金平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已近20天没回家睡过觉。“我们只是想最大程度保障老百姓的利益,不能让任何人利益受损。”刘金平中肯地说。由于工作辛苦,他的嗓音略显沙哑。
“要加快回迁房建设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确保群众能够早日回迁入住,切实享受棚改带来的便利。”陈珍礼在调研回迁房建设时反复强调。“现在,村民有留我们吃饭的,有熬好绿豆汤给我们喝的,我们的付出,换回的是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临水镇宣传委员王海涛说,“通过我们用心的开展工作,实现了大家从‘要我拆’到‘我要拆’的转变,真正做到了和谐拆迁、稳定拆迁。”

岚角山镇中心小学:扶贫进行时,脱贫完成时
市发改委:2018年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沈丘力推纪委监委深度融合
市地方海事局召开三季度全市航行监督业务工作暨平安海事专项行动会议
市国土资源局多措并举促进社会民生改善
为了明天更美好
多部门联合检查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永定区“授渔计划”精准扶贫助学
我市举办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培训会
套路深!江油滴滴司机被乘客骗走手机,支付宝内万余元被转走
云岩区卫计局组织辖区医疗机构开展义诊宣传活动
北京考古新发现汉代窑址 摆放整齐青砖极为少见
皇姑区:中信泰富·创新创业大街开街
永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云霄经济开发区:多方汇聚力量 慈善传递正能量
4月9日天气预报;白天气温保持在17℃附近
第99届全国糖酒会将于25日在长沙开幕
2018年中国花海高峰论坛在我市召开
龙岩市收听收看全国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
尹力:把握新形势 打好主动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