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恩修剪垂丝海棠。
福州日报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肖丹 文/摄
春雨过后,罗源县碧里乡西洋村特色花卉苗木基地里,空气中洋溢着泥土的气息与沁人心脾的花香,700多株垂丝海棠小树宛若胭脂轻染;不远处,2000多棵山樱花次第绽放,如云似霞。
“还好我们及时回归、抱团发展,才有了基地的发展。”20日早晨,西洋村种植户郑恩踏着泥泞山路,来到基地查看花木情况。“这种垂丝海棠是现在市面上比较热门的海棠品种,现在我们种植的是1年苗,3年之后,一株海棠树可以卖到1000元以上。”看着生机勃勃的基地,郑恩眼里满是希望。
去年,乘着碧里乡推动花卉产业回归的春风,西洋村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走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之路,建设特色花卉苗木基地。
记者了解到,花卉种植业是西洋村的传统产业,从事花卉种植的村民达到500多户2000多人,西洋村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园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以前很多村民走出西洋村,在福州建新、闽侯上街等地租地种植花木。然而,随着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土地租金上涨,有时还遇到土地征收,不少地方的土地成为了稀缺资源。“没有地,我们不敢种植贵重的花木,只能种一些低端的绿化花木,没有价格优势,甚至有的种植户赚不到钱。”郑恩说。
与村民们外出高价租地形成对比的是,村里的不少土地闲置,成为荒地。
再不转型就没有出路了!2017年,在碧里乡政府推动下,郑恩和一些在外多年的种植户陆续回村发展花卉苗木种植。
“在老家种花木,地是咱们自己的,心里有底。”2017年6月,罗源县花卉苗木协会在西洋村成立,郑恩和几名种植户注册成立福建西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化运营打造西洋村特色花卉苗木基地项目。项目一期计划投资6000多万元,主要开发茶园以及莲花心片区,共涉及土地4000多亩,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运作,计划用3年时间发展大棚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以及旅游观光、农家乐等项目。
“新的发展模式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西洋村老苗圃片区的种植户吴快说,他2010年开始种植花卉,种的都是常见的绿化苗木,这几年一直觉得发展劲头不足。加入公司后,吴快开始进行老苗圃片区花卉苗木升级。“现在我种的苗木卖掉一棵,我就补种一棵珍稀的苗木,去年到现在,我已经有一小片垂丝海棠林了。”
由公司指导花卉苗木品种升级、提供经营和销售渠道,这种“公司+农户”的方式,得到了西洋村种植户的支持,目前已有300多户花卉种植户与公司达成了合作。
碧里乡党委书记游永文说,“特色花卉苗木基地建设项目为西洋村注入发展新内涵,该村正向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发展的特色乡村加速跑。”西洋村的花卉苗木种植业不断向周边辐射,目前已带动碧里村和濂澳村的农户进行种植。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凤山社区|开展生态治理志愿者植树活动(图)
翠屏区农林畜牧局:爱护生态环境我是行动者
温州首座双层隧道贯通
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向我省反馈督察情况 陈勇陈飞在省主会场出席反馈会 韩建亭翟长生在市分会场收听收看
温州市区基础养老金上调 下月起每人每月按190元发放
“花园村”的花田事
今年上半年光明新区马田网格员日行5894公里守护辖区1.3万余栋房屋安全
今年10月底前四川将实现8成以上审批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智慧咨询牛!全省首个人社智能机器人"上岗"
【志愿者在行动】志愿者联欢 不忘服务市民
舟山再次亮相 “城市1对1” 明天“对话”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
坚持绿色发展 常州市认定首批15家低碳示范单位
祥符区社保局积极推动社保卡广泛应用
金乡县图书馆“书”心“书”意庆“六一”
五里牌食药监所开展食用冰专项检查
龙虎山中去打水
昭化区创建省二级示范高中打造区域龙头学校
景俊海到松原调研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众志成城勠力同心重建美好家园
省发改委调研组来我市调研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磁县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