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众读者来说,读透100本书足够


读书会现场
    本报讯 昨天,在杭州庆春路购书中心,钱报读书会邀来两位著名的“坛子脸”:作家杨葵与出版人“老六”张立宪,与读者一起在煦风中相聚。
    读书会的第三位“主角”是杨葵新近出版的文集《不经意》——前半部分谈谈古今的历史与艺术,瞟一眼目录:《大唐公务员欧阳修》《老树的江湖》《互联网编辑十问》……杨葵兴趣的驳杂可见一斑。后半部分则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景象作了对照:立春,用小楷抄写经文;清明,撑伞同家人排着长队扫墓;到了芒种,取出藏了20年的茶饼泡茶喝。
    近两小时的读书会里,两位嘉宾从茶叶谈到音乐,从书法谈到人工智能,从隐秘的“文脉”谈到皆大欢喜的相声,看似离题万里,却又始终围绕着一个颇费脑筋的问题:碎片化、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怎么阅读,又该如何选择?
    “这一本书里的文章,都是真想写的。”
    停写专栏文章五六年后,杨葵自觉写作的限制少了,更挥洒自如。
    《不经意》中所收录的文章,短的只一两百字,点到为止;长的,洋洋万言。对杨葵来说,这样写更接近生活本身:没有明确计划和排布,也无法预测明天,最生活化,也最碎片化。
    最近,杨葵还逐渐产生了一个新的思考,他举起手里的智能手机,“信息畅通是好事儿,但是带来的是人的更加封闭。”
    杨葵相信,当我们只与“三观”相近的人组成朋友圈,那也就走进了一个闭合的圈子里,丢失了辩论与反思的可能性。
    信息容易获取又太多,于是读不深;忙着应对没日没夜的推送,于是变得被动,难以开拓——这是两位嘉宾会诊出的症结。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对杨葵来说,重要的是养成阅读的习惯。10分钟,能干什么?有阅读习惯的人一定会掏出书来。
    对阅读量的追逐也同样值得商榷,杨葵不赞同填鸭式的海量阅读:“对大众读者来说,充分阅读100本书足够了,但有些书不妨反复去读。”
    面对时间的碎片,“老六”张立宪还推荐了另一个解决方案:请闭眼,“不要为了消磨几分钟时间刷手机,我宁肯闭目养神。”
    杨葵连连点头,说:“你觉得‘浪费’了很多碎片时间,但你会比原来更专注,你的思考会比原来更优质。”
    嘉宾们还提出了另一种意义上“闭眼”:我们不必把读完所有推送进手机的信息,当作一种义务。

工人运动杰出领袖——苏兆征
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随州考点开考
大手牵小手 普陀区新杨工业园区垃圾分类在行动
潍坊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招商银行潍坊分行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镇运会象棋比赛社区组赛事结束
对大众读者来说,读透100本书足够
定制失信彩铃 老赖主动还款
省财政厅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立 凝聚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清江花苑社区开展青少年绘本故事阅读活动
宿州市多方协力确保2018年中高考学生餐饮安全
以诗歌的名义!艾青故乡这场中美对话你不容错过
中共抚顺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上海科技助老服务中心承办的2018“久久关爱重阳歌会”受到老年人欢迎
东西双港驱动 筑就海空门户
市人大代表范忠义:食用菌产业链成熟了 现在考虑的是绿色振兴
我镇领导干部取经杭州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
砀山酥梨旅游小镇入围省级第二批“旅游小镇”
广东·上海工作交流座谈会在深举行
名山区政协召开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公交班线没有标 市民乘车很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