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网讯 当遇到突发疾病或意外,及时赶来的救护车是病人最大的期盼。然而,对于偏僻的乡村群众来说,这种福利往往可望而不可及。
郑军章是一名村医,他所在的青城镇西杜村地处高青县最西端的黄河岸边。一头是生命垂危的患者和焦急万分的家属,一头是远在25公里外的县医院救护车,中间1个小时的车程,让许多患者眼睁睁错过了救命的黄金时间,这样的场景常常让郑军章心如刀割。
难道没有办法解决吗,他决定自己买一辆救护车。2006年,他拿出家中全部的积蓄,并从银行贷款3万元,购买了一辆救护车,在卫生部门正式备案后,义务和免费为附近乡村急重患者服务。
从此以后,郑军章的电话成了“120”。只要有病患需要,郑军章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去,有时直接送到县医院,有时在半路与县里的救护车会合转运,大大缩短了急救等待时间。
“我这条命多亏了郑医生,”村民郑文平指着头上的伤疤说。2014年的一个下午,郑文平骑着电动车回家,途中一不留神摔倒了,头部正好碰在路沿石上,顿时鲜血四溅。郑军章火速赶去,仅用了20分钟就将郑文平送到了县医院,诊断结果是颅内出血,需要马上手术。术后,医生对郑文平说,“多亏了你们那里有辆救护车,如果再晚来一会儿,后果不堪设想。”
郑军章的救护车平均每年接送病患200人次,燃油维修等费用不是个小数目。很多用救护车的群众过意不去,总是找机会塞钱给郑军章,但都被他拒绝了。于是,当地群众寻医问药都尽可能的到老郑这里来。“大家的心意我懂,他们是为了增加我的营业收入,也好间接弥补下救护车的开支。”郑军章告诉记者。
2014年,郑军章的第一辆救护车车况老化,他又举债购买了第二辆救护车。这次他鼓动妻子加入,专职驾驶,自己则跟车救治陪护,到现在这第二辆救护车也行驶了近10万公里。
(刘淼 王克军 朱莉娜)
成武通报扶贫领域“蝇贪”
让老人感受到家的“味道”
市科技局公布今年第二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受理名单
日照:中小学开学第一天 师生开启新旅程
产业扶贫,如何“落地生花”?
偏远乡村有辆“救命车”
乐山市粮食局调研犍为县粮食流通工作
【第一现场】宣传法律法规 城市管家在行动
桐庐实现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过户联办
临沂市东部生态城综合开发项目签约 投资190亿元
广水交警“打破常规”严查酒驾
郊区综治宣传月活动启动
我市举行2018年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
全国助残日,我们来看你
快讯:韩军检查“机关集中学法月”考法情况
恩施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接受考核
一件好事常山一位医生一做就是一年
灵山县龙三钱食品有限公司扶贫纪事
舌尖上的变化
泗阳县:打好“三张牌”促进机构编制工作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