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表示 为乡村振兴作出烟台贡献


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表示,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立足我市农业农村实际,汇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为乡村振兴作出烟台贡献
    烟台新闻网6月18日讯(ymg记者 姜乾)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指出,要把粮食生产抓紧抓好,把农业结构调活调优,把农民增收夯实夯牢,把脱贫攻坚战打好打赢,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总书记温暖的话语、殷切的嘱托、深情的关怀,为烟台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表示,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立足我市农业农村实际,汇聚起磅礴力量,扑下身子加油干,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高层次发展,以务实管用的真招、实招、硬招,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让总书记“三农”思想在港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烟台贡献。
    产业振兴
    从单一向多功能转换
    产业兴则乡村兴,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资金等要素才会向乡村聚集。近年来,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求,加快推动农业“新六产”发展,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农村产业发展速度、质量、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的收益,农业“传统版”不断升级为“现代版”。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市农业局局长白国强表示,坚持融合发展,全市将稳住一产,壮大二产,做活三产,实现从单一产业向全链条、多功能、新业态发展的动能转换。坚持集约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动能转换,重点做大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延长产业链条。此外,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创建省级以上示范点;扶持发展农产品电商,促进多渠道销售;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体。
    “调精做优现代种植业,推进农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供给结构,我市将力促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协调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并深入实施粮油高产创建、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优质粮食建设等工程,抓好小麦亩产超800公斤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集中力量攻克影响单产提高、品质提升的技术瓶颈,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切实抓紧‘粮袋子’。”白国强介绍,全市还将抓好果菜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上下功夫,逐步形成“早中晚、红黄绿、新奇特、甜香脆”兼容并蓄、各具特色的新格局,引导农民适度发展葡萄、梨、白黄瓜、大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培育收入新增长点,鼓起农民钱袋子。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坚持‘旅游为民’的理念,全力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综合性幸福产业。”市旅发委主任张祖玲表示,我市将加快旅游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品质发展文化、乡村、葡萄酒等特色旅游产品,创新举办“烟台人游烟台”“千万人游乡村”等主题活动,拓展旅游休闲空间,培育优质发展新动能。
    “牢记总书记嘱托,市林业系统将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放大优势、补齐短板,不断加快现代林业发展步伐。”市林业局局长孙树福说,以做大做强林业产业为着力点,全市将继续壮大特色经济林和森林旅游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种苗花卉、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推动林业产值实现稳定增长。同时,结合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特点,进一步强化产业政策和项目带动扶贫、护林员岗位安置扶贫、科技扶贫、政策性保险支持脱贫等措施,全面提升扶贫工作质量,坚决完成扶贫攻坚任务。
    人才振兴
    激励人才大施所能
    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因素,是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才能使农民早日过上美好生活。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久久回荡在昆嵛山保护区工委书记于善栋心中,他说,昆嵛山将结合保护区实际,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围绕建设 “文化昆嵛”,发展“林家乐”乡村旅游和特色生态农业,挖掘培养一批“实用型、创业型、旅游型”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下步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积极开展人才支撑、科技应用、智力支持、资源共享、文化传播等全方位、高层次服务,让烟台百姓收获更美好的生活。”山东工商学院副院长、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艳明表示,学院将充分解读国家及山东省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多方智力资源,为发展提供思路和对策。
    “龙大将用心领悟、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当好新时代的‘挑山工’,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地抓好发展主业,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宫明杰说,企业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专业的、有食品加工知识和技能的产业工人,这些工人有很多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回乡创业创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未来,龙大将不断完善全产业链模式,加大对“三农”的关注和支持,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帮助农村快速发展。
    “乡村振兴是干出来的,是经年累月拼搏出来的,总书记如此关心乡村,让我坚信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福山区回里镇巨甲村“农场主”王天勇介绍,他从事果树种植30余年,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包括山东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烟台果蔬站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等各级农业培训,并主动邀请区、镇农技人员到农场探讨“种植经”,已成为一位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致富靠技术、靠人才,目前我们已组建起专业合作社,免费给社员提供技术支持,探索试行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之路,未来随着专家人数的逐步增加,合作社发展会越来越大,乡亲们的收入会越来越多。”
    文化振兴
    文明乡风引领新风尚
    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基础。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政策用生动通俗的形式宣传好,让广大群众听得懂、能理解。要加强村规民约建设,移风易俗,为农民减轻负担。
    今年,围绕打造文化旅游名城的工作目标,我市将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做活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章,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把文化融入旅游,以旅游彰显文化,展现烟台美景、讲好烟台故事,全力打造“仙境海岸”“文旅名城”和“康养胜地”。“我们确立了打造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将推动全市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年内全市将组织实施烟台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建设,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组织开展好烟台文化艺术季等品牌文化活动,“一村一年一场戏”等公益文化活动,“讲烟台故事、建文明城市”等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力争到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综合竞争力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着力培育‘乡风文明’,我们将依托龙泉镇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宣传教育、素质提升和文明风尚培育等宣讲活动,让老百姓更好地了解党中央在乡村振兴战略、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龙泉落地生根。”牟平区龙泉镇党委书记吕孝良说。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这个老党员既感动又自豪。”芝罘东山老干部宣讲团团长于大卫表示,享受着新时代的新生活,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虽然已经退休,但仍要继续发挥余热,老而有为,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将走进各级各类学校,向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义务深入社会各个方面宣讲十九大精神,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生态振兴
    让美丽家园安居乐业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振兴。习近平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农工办将以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为引领,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委农工办副主任刘振晓表示,全市将持续深化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活动,坚持在省内率先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目标,在现有a类标准美丽乡村达到20%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a类标准美丽乡村达到33%,到2022年a类标准美丽乡村达到40%,在全省率先建成生态宜居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市集中2018年至2020年三年的时间,以镇域为基本单元进行全域推进、整体提升,每年培育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10个,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建成镇30个;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双百工程”,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思路,连续三年,每年建设100个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村、提升100个相对后进村,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
    “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努力推动烟台实现绿色发展、持续发展。”市环保局局长姜青山表示,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全市将尽快出台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形成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的土壤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土壤污染防治能力,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提升土壤环境应急能力、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力争到2020年,土壤环境风险与健康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不断改善。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也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将准确把握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新要求,努力做好烟台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先行官’,奋力开启交通强市建设新征程。”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永杰说,今年我市将加快实施一批引领城乡协调发展的农村公路工程,依托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县等载体,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 、养护、运营再上新水平,并优先支持长岛实施县乡公路改造工程,主动服务倡导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
    组织振兴
    以党建带动村庄发展
    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
    “反复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觉得作为基层街道要树立‘加强党的建设是全面发展的独特优势’的理念,以打造‘工委党校’为契机,凝聚发展的思想力,重点持续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发展的领导力,持续强化服务水平,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芝罘区黄务街道党工委书记霍振忠说。
    “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体悟总书记谆谆教诲,我倍受启发、倍受鼓舞。今后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长岛县北长山乡北城村党支部书记顾兆国表示,村庄全面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突出增强发展动能,以“党支部+合作社”为主路径,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开启富民兴村新模式。下一步,该村将继续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建立区域化党建示范区,做大做强渔业合作社组织,打造旅游一体化产业集群,实现联村共建、强弱帮带、整合资源、共谋发展。
    近年来,莱州市永安路街道西关村坚持以党建引领经济发展,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在共事讲团结、议事讲程序、做事敢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带领下,村集体凭借优越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村庄发展有了着力点、村民幸福生活有了落脚点。”西关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卫瑞介绍,他们将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和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学子留学受阻 公安“绿灯”解忧
晋中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议程
区商务局开展超市安全生产检查
倾听企业所思所想 共谋实体经济发展
珠峰大道主路面全线通车 铺设沥青路面 拓宽两个车道
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表示 为乡村振兴作出烟台贡献
衢化街道开展毒品原植物禁种铲毒大排查行动
苏州祖孙当街“捡烟头” 捡的“从容”扔的“淡定”
电白国地税联合开展税法宣传进校园活动
深圳市文明办采购公告来啦!符合资格的机构快来参加投标
石家庄市新增5所健康促进试点医院
保康县多措并举做强茶产业
塔南路车祸事故通报发布轿车司机醉酒驾驶,导致三轮车司机当场死亡
东营市文化馆举办第一期文化志愿者培训班
大连海域放流的鱼虾蟹苗“有来头”
违法49次扣164分 这个“违法大户“被十堰交警拦停
长深高速连淮段改扩建年内开工 双向八车道时速120公里
【我奋斗 我幸福】郭邦郅:挖掘与弘扬上饶本土陶瓷艺术
长安区委书记王强带队到浙江考察学习
当涂实现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