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流新时代 奋楫地税人——荆门市地税局五年工作回眸(一)


  阅读提示:2014年以来,市地税局引导干部职工“心中有党、腹中有才、脑中有德、胸中有责”,倡家风、学家风,不断强化全系统干部的家风文化认同感。创新体制机制,启动实施了以“阳光工程、激励工程、培育工程、温暖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工程”建设,管住人、选对人、用好人,激发活力,提升士气,打通了经济新常态和作风新常态下的“肠梗阻”。
编者按:2014年,市地税局新班子调整组建以来,面对治税带队的双重挑战,审慎研判,沉稳应对,主动作为,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全市地税工作新一轮发展。今年,地税部门是国家机构改革涉及的部门之一。改革来临之际,市地税局借力“两整”活动,着力整顿干部作风,强化部门履职能力,收入工作、重大改革任务推进、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规定执行无一受到影响。本报从队伍建设、税收征管、服务发展等角度,深入剖析全市地税系统近五年来的工作思路,敬请关注。
今年1—4月,荆门地税收入总量跃居全省第四,仅次于“一主两副”城市。
功以才成,业由人广。新时代争流的背后,是人的力量。在荆门这座城市,有一支奋楫争先的队伍,那就是荆门“地税人”。
24小时点亮地税窗口暖心灯的雷艳丽、把纳税服务当成公开赶考的肖少军……没有这支队伍的“公仆”情怀,就没有纳税人的省心省力;没有这支队伍的“征管”担当,就没有荆门干部干事创业的财力后盾;没有这支队伍的“两整”姿态,就没有荆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营商环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波头顶始终悬着一把剑:带好队伍,核心在班子,要害在“一把手”。自2014年市地税局第五届领导班子调整组建以来,该局抓住做人、做事两个核心,锤炼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队伍,创造了多重压力和挑战下的逆势竞进。
立人立行:“四有”干部显担当
收税,是税务部门的天职。2014年,刘波刚到市地税局时,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收入工作如何走出国家经济转型期、结构性减税期的困局:收入形势怎么看?收入工作怎么抓?收入大局怎么保?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回答:地税系统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围绕如何立人立行,市地税局对全系统干部提出了“四有”要求:心中有党、腹中有才、脑中有德、胸中有责。
心中有党。对党员干部而言,理想信念如磐石,它是干事创业的精神支柱。
腹中有才。唯有才能,方能驱走本领恐慌。离开了能力,干事创业就是一纸空谈。
脑中有德。德,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德,不足以立于天地之间。
胸中有责。责,是指管党治党之责、改革之责、发展之责。
“四有”地税人,党员率先垂范。
在地税系统,有一个品牌叫“党员地税快车”。
雷艳丽,市地税局纳税服务局东宝办税服务大厅的负责人。她从事税务工作27年,在办税服务厅默默奉献11年。2016年5月“营改增”前夕,一家企业还有3000多份销售不动产的发票急需开具。以雷艳丽为代表的办税服务厅党员干部带领窗口人员,坚持办税窗口“不打烊”,仅用一周时间,就将所有发票开具完成。
肖少军,市地税局纳税服务局掇刀办税服务大厅的负责人。他把自己的办公桌临窗而摆。当别人问他原因时,他的回答很简单:“离纳税人更近一点,工作更好做一点。”
杜绝反复找、来回跑,践行“零距离”服务理念,党员带头普及税收政策知识,全面推广“维权d税通”“直达快车”“即通快车”“税宣快车”“维权快车”,大大丰富了“党员地税快车”的内涵。
在雷艳丽、肖少军等党员示范带动下,全地税系统掀起争做“四有”干部的热潮,立人立行,讲党性、讲才干、讲德行、讲责任,地税队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想做事、能做事、敢做事的“新星”。
凝神聚力:家风文化立潮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家风,说的是“小家”,着眼的是“大家”。
什么是地税家风?如何用家风文化提升地税大家庭的凝聚力?倡家风、学家风,以家风带作风,汲取正能量,强化责任担当。市地税局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不断强化全系统干部的家风文化认同感。
将家训家风作品征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市地税系统层层传导压力、激发动力。
“大概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告诫我做人要‘老实不愚蠢、聪明不狡猾’。言语尽管不多,但对我一生影响深远……”
“我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说不出什么豪言壮语,谈不上家训家风,但他乐于助人的品格是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
为期四个月的作品征集评选,干部职工踊跃投稿,晒家训、讲故事,展示孝老爱亲、勤俭节约、诚信友善、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和良好传承。活动中,全系统共上报作品120余件。
班子战斗力不强、个人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组织不敢抓、不敢管、好人主义盛行、个人戾气太重;“四个意识”不强、落实“八项规定”不力;服务不优、落实不力、担当不够……针对这些苗头,市地税局在全系统开展以“讲团结讲正气讲纪律讲作风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为内容的“四讲”专题教育活动,聚焦“地税是我家,我该怎么做?做得怎么样?”“如何正确看待社会、看待组织、看待个人”两大主题,组织开展专题讨论66场次,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动真情、吐真言、换真心。
纳税服务局在思想上形成高度共识:地税这个家不平凡,我们要充满自信;这个家不容易,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个家不安宁,我们要明辨是非;这个家不言弃,我们要同舟共济。
市局机关一支部党员认为:个人与组织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更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关系,要正确认知自己是地税主人翁的身份。作为地税这个家庭的一份子,要少一些得失计较,多一些甘于奉献。
市局机关三支部党员在讨论中一致认为:团结出战斗力,我们与地税是命运共同体,要把地税这个“家”维护好、建设好,要上下一心,主动作为,努力为集体荣誉而奋斗。
家风文化探讨,为地税大家庭凝心聚力。到2017年,市地税局连续三年获得省局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实现“五连冠”,全局工作16次得到总局、省局和市委市政府表扬性批示,为开启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体制创新:四项“工程” 展活力
城市的背后是人,城市的生机,折射的是人的活力。
如何激发地税系统干部的活力?市地税局创新体制机制, 启动实施了以“阳光工程、激励工程、培育工程、温暖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工程”建设,管住人、选对人、用好人,激发活力,提升士气。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
“把年轻干部当子女看,当接班人看。”这是刘波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全市地税系统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力度,按照征管力量与税源相匹配的原则,通过大型专项检查和考试,从全系统遴选出一批业绩突出的年轻干部到机关和城区重要岗位工作;还通过开展副科级领导竞争上岗工作,选拔出6名1985年以后出生的年轻干部,到基层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激发了系统内年轻干部“炼精本领、扎实苦干、创先争优”的热情。
唐琴琴,市地税局收入规划科副科长。她创新优化安全缴库新流程,将荆门地税票证管理和税款解报打造成全省地税系统响当当的品牌。她的座右铭是:兢兢业业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王婧伊,市地税局政策法规科科员,2016年被评为“全市优秀共青团员”,身兼多职,加班加点是常态。她把所有的鲜花和掌声都当成奋进的起点。
“工作两年后,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自身知识储备的局限性,现有的财税知识已无法胜任更高难度的业务工作。我拿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每到周末就去武汉上课。”王婧伊的锐意进取是地税系统很多年轻干部的写照。
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近年来,市地税系统打破了论资排辈的框框,按照严格的组织程序,提拔任用干部14人。各单位“一把手”轮岗面达到100%,局机关科室负责人和局直单位副职轮岗面70%以上。
年轻干部的积极向上,是地税系统选人用人机制改革创新成果的的冰山一角。
以“一创建、十争先、百评选”为载体,市地税局大张旗鼓地开展品牌创建,开展评先表模、管理竞赛,组建文体兴趣小组和“吴天祥”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道德讲堂”、“最美地税人”评选、征文和演讲比赛等活动。此外,还积极改善生活环境,为干部职工解决后顾之忧,丰富离退休干部业余生活,队伍活力大大增强,系统和谐得以促进。(记者 周桂)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宣传文化“牵手”大数据 “唱”出更加响亮贵州好声音 ——多彩贵州宣传文化云上线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根在基层”调研组来滁调研
汉寿开展政法队伍作风集中整训
播撒法治种子 建设法治校园——雨城区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纪实
我区开展走访慰问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代表
争流新时代 奋楫地税人——荆门市地税局五年工作回眸(一)
垃圾分类逐步融入百姓生活
中山市技师学院2017-2018年办公耗材及设备维护采购项目(第三次)
以坚强政治纪律作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镇召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
官柳社区“三举措”狠抓夏季安全生产工作
驾驶证扣满12分后如何参加学习和考试
粽叶飘香迎端午 幸福和谐邻里情
滴滴出行于香港地区完成升级 现阶段可现金支付
市局召开全市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建设会议 让基层基础工作提质增效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民主生活会
市政府召开第二十二次常务会
迁安市高新区强势推进各项工作
巴基斯坦国际商品展将于4月召开 莞企参展将获补贴
德阳中支举办7.8公里扶贫健步走活动 为爱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