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桂花泉镇三山村“牛倌”赶着黄牛奔小康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丽娅 通讯员 黎志远 徐功频
清晨,阳光斜倚在青翠的金紫山上,光滑的树叶折射出耀眼的金光。南侧一平坡处,一个人正拖着长长的影子,赶着一群黄牛上山。牛儿“哞哞”直叫,脖铃叮当作响,原本清静的山间顿时热闹起来。
7月14日,记者走进崇阳县桂花泉镇三山村采访时,偶遇“牛倌”邓凡虎。
邓凡虎今年54岁,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原本在武汉从事大理石切割工作,后来由于患上了高血压,加上老母亲生病,就辞职回家了。
这几年,他先是为老母亲治病,接着改造住房,花光了全部积蓄。谁料,母亲去世后,他的爱人和儿子又相继患病,每月光吃药就得1000多元,生活十分窘迫。“村子背后的金紫山是一个天然的大牧场,适宜养牛养羊。再加上,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生态放养的牛羊肉销路很好。”邓凡虎说,镇村干部在该村走访时,帮他谋划了一条“脱贫路”——养殖黄牛。
虽说小时候放过牛,但大规模的养殖,邓凡虎心里还是没谱。驻村干部多次上门引导,邓凡虎才下定了决心。2015年7月,他从亲戚朋友家借来5万元,投资1.5万元建起了牛棚,然后从相邻的仙坪、松柏等村,买来了12头黄牛,进行放养。
“每天得上山巡查,一是为了不让牛侵害别人的山林;二是为了观察牛的生长情况,尤其是那些要生小牛的母牛。”邓凡虎说,养牛一点也不轻松。刚开始时,由于没经验,牛不见了,自己满山盲目找,有时半夜还得打着手电找。后来,他买来了牛玲,就有“信号”了,走的次数多了,对这里陡峭的山路已习以为常了。
干一行,钻一行。为了明白如何让牛在山区过好冬、如何做好初生牛犊的抚育,邓凡虎除请教兽医外,还经常买回一些书籍,钻研相关养殖技术。通过两年多的积累,他还掌握了一套治疗黄牛长虱子的方法。周边的一些村民常向邓凡虎取经,他也乐意帮忙。
每到下半年,黄牛行情看涨,订购牛肉的客户电话不断,邓凡虎却舍不得卖。
“目前,黄牛已经发展至30多头。在驻村干部帮助下,我今年又办理了8万元的无息贷款,准备再买些小牛犊和种牛,新建一个牛棚,至少可养50头。”邓凡虎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2018年“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即将启动
理赔提速 服务升级
市邮政管理局开展快递末端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禁捕!禁捕!梁子湖区禁捕执法真抓实干确保河流清畅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董向阳督导市民政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崇阳县桂花泉镇三山村“牛倌”赶着黄牛奔小康
名山区公安成功侦破一起公安部目标案
葛平安检查钱塘江(嘉兴段)防汛工作
当涂:石桥镇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平遥县“团的工作”创新出彩
长安举办万名大学生留长安就业创业和户籍新政宣讲活动
虞城医疗义诊进农村 健康扶贫暖人心
上海金山博物馆馆藏古代灯具展走进嘉兴
“太空向往”主题乐园落户宁夏中卫
关于新增和完善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李希信走访慰问受灾贫困难群众
今明两天琼岛大部有大到暴雨
本田公务机华中运营中心落户武汉将打造共享平台 市民有望乘“网约飞机”
辛迪特朗公司考察筑梦新区
桃源尧河小学举行新队员入队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