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景区相关详细规划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6湖将规划六大主题分区


  ▲惠州西湖美景。《东江时报》资料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到2020年,惠州西湖景区拟新增、恢复西子湖、熙春台、观榜台、红花谷等22处景源;到2025年则拟新增、恢复桃花溪、怡园等12处景源。
  昨日,东时记者从市园林管理局 (西湖风景区管理局)获悉,为贯彻落实《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2年-2025年)》的要求,加快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建设步伐,该局组织编制完成了《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草案)(以下简称 《规划草案》),现在该局网站上公示并征求意见。
  6个湖将一湖一主题分区规划
  根据《规划草案》,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2090.7公顷,由西湖景区和红花湖景区组成,其中,西湖景区面积为404.1公顷,红花湖面积为1686.6公顷。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拟定位为以素雅幽深的山水为特征,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休闲和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拟划为空间,规划结构为“一带双心,三区三环多节点”,“一带”为环湖游赏带;“双心”为西湖景区综合服务中心、红花湖景区综合服务中心;“三区”为核心游览区、观光休闲综合区、生态休闲游赏区;“三环”则为西湖游赏环、红花湖游赏环、郊野游赏环。
  另外,《规划草案》将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六大主题分区,即平湖景区——— 东坡文化主题区;丰湖景区——— 国学文化主题区;南湖景区——— 东征文化主题区;菱湖景区——— 名人纪念主题区;鳄湖景区——— 军旅文化主题区;高榜山-红花湖景区——— 郊野游览主题区。
  至2025年恢复新增34处景点
  在景观保护及利用规划方面,惠州西湖景区会有较大调整。
  本次规划新增、恢复景源采用分期建设实施策略。近期至2020年,恢复及新增景源主要集中在高榜山-红花湖景区,西湖景区新增主要为西子湖、熙春台等以及完善古榕山、紫薇山等山体游线建设,涉及景源共22处。远期至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2-2025)》规划期限,主要恢复的是现状需要搬迁、回收用地的景源,拟新增、恢复桃花溪、怡园等12处景源。
  此外,《规划草案》提出,在总规基础上,新增三类植物景观区域,分别为历史性人文植物景观营造区、生态保持区和风景林恢复区。
  历史性人文植物景观营造区计划把历史性人文植物景观营造区上升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植物景观分区,以营造“差别化”的植物景观;植根本土文化,营造“人物一体”“动静交融”的人文植物景观区。
  生态保持区为保护动植物以及各种生态系统而划定。比如,西湖各小岛作为各种候鸟繁殖、越冬和迁徙的停歇地,是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的生态系统,同时也是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划入生态保持区。
  此外,风景林恢复区则为在原有植被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植,恢复风景林群落,让其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西湖周边规划公共停车场29个
  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惠州西湖景区在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方面,也有充分的考虑和措施。
  根据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2-2025)》和现状建设情况,《规划草案》提出,规划共计1处桥西旅游商业服务中心,8处一级商业服务设施 (旅游村)、12处二级商业服务设施(服务点)和17处三级商业服务设施(服务部)。为方便游客游览,根据规划草案,规划外部落实莞惠城际、高快速路、金榜路、新联路和鳄湖路等过境主要道路,内部完善旅游专线交通、景区电瓶车游线和水上交通游线,同时结合林业观光线,新增红花湖与观洞湖的旅游接驳专线,加强景区间交通的连续性。
  此外,本次规划西湖景区范围内及周边规划公共停车场共29个,保留现状14个,规划新增15个,建议为智慧停车场,其中红花湖西入口停车场规划为生态智慧停车楼。其中,近期2020年小车位为8841个,大巴车位为194个;远期2025年小车位为9742个,大巴车位为194个。
  《规划草案》还提出,优先迁出现状容积率较低的居民点,现状容积率较高的居民点逐步迁出。结合规划方案旅游点建设用地布局,迁出过程中对陈炯明墓旁、鳄湖路旁及黄塘路旁居民点中外形、色彩、空间特色突出的居民建筑进行保留,改造为旅游配套设施用途,减少迁出过程中大拆大建,造成资源浪费。
  进一步引东江水入西湖
  值得注意的是,为推进惠州西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草案》提出了“碧水焕城”计划,推行环湖截污、清淤及驳岸修缮、引清、生态修复等工程。
  环湖截污工程,即对惠州西湖周边市政排水管网、排入西湖的现状排水口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结合现状编制西湖截污工程规划,在现有截流系统的基础上,提高截流标准,减少入湖污染物量。清淤及驳岸修缮工程则是对北南湖、鳄湖、菱湖现状湖底淤泥情况进行勘测,根据湖水生态重建和生态修复需要,合理确定清淤具体范围和清淤深度;对西湖环湖驳岸现状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围绕安全、景观、生态三个重点,制定驳岸修缮方案。
  引清工程则是指在现有东江引清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东江水入西湖。在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须对西湖水动力特性进行研究论证,合理安排引清出水口,使东江引清工程有效覆盖范围涵盖除鳄湖外的整个西湖。
  此外,我市将深入研究论证生态修复技术,对已实施的元妙观内湖和南南湖、南丰湖生态修复工程进行认真总结和全面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和成功案例进行研究论证,科学选择适合惠州西湖水文环境和水质特点的最佳生态修复技术。

广宁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宣讲工作
书记、镇长深入调研企业倍增计划工作
温岭:为流动孕妈撑起“保护伞”
哈工大邓宗全教授团队多项技术应用于"嫦娥三号"
苍溪县多途径保障项目用地
惠州景区相关详细规划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6湖将规划六大主题分区
南京代表团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张敬华邢春宁蓝绍敏龙翔参加审议
节后上班第一天 50余名爱心人士向希望工程捐款
昆明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三季度垫付救助费用98.42万元
月湖区江边街道重拳整治违章搭建
更新理念 汇聚资源 清原县全方位构建残疾人帮扶服务体系
瓯江航道整治工程丽水段(丽水绕城西路白岩大桥—外雄电站坝下)建设用地获省政府批准
我市实施精准灭荒绿美荆门三年攻坚行动 3年精准灭荒造林6.9万亩
市政府与市政协举行2018年第1次工作联系会议
顺庆区政务服务中心投用 “一站式”服务超方便
致富路上越走越稳
一场体育盛宴,肇庆人的自豪感归属感极大提升——肇庆,你是我们永远的家
双清区:夯实基层基础服务中心城区发展
持续热销,云台天境人气刷爆上秦淮
机动车检测线正式运营 车主可以在中江年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