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农村,可不是40年前的农村了。如今城市家庭有的,农户家里也基本都有,就连道边卖西瓜的,都开始用微信支付了,你说方便不方便。”说起改革开放40年农村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农民乐不可支。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产力落后,生产生活物资匮乏,够吃够穿的家庭是大多数,有存款的家庭就太少了。来自《朝阳市志》的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朝阳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64.5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646元,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改革开放40年,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实现了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增长,也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也大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1978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64.5元,1985年达到325元,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78年全地区农村社员从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得到的收入为18.28万元,比1976年提高29.1%;人均收入是人民公社体制20年中最高水平。1985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据农村抽样调查,扣除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全年每户纯收入为1618元,平均每人年纯收入325元。农民家庭收入增加带动了消费水平提高,受购买力投放方向变化影响,绸缎等高档面料开始进入农民家庭,自行车、钟表、缝纫机等“老三件”,逐渐被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等电器取代;在住房方面,“北京平”、二层小楼等建筑在农村也迅速出现。到1985年末,农村居民家庭房屋使用面积按人口平均计算实现14.4平方米,农民住房的宽敞度、采光度得到了极大改善。 (下转第二版)
进入新世纪,受诸多农村惠民政策影响,全市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2007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8.55亿公斤,成为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6.4亿元、增加值8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4000元大关,达到4130元。受农民收入增加影响,近年来,摩托车、手机、电脑等时尚物品开始逐渐进入农民家庭,成千上万农民依靠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挣得更多的域外收入,很多农民在城里还买上了楼房,城乡差距变得越来越小。
“与40年前比,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是强了百倍,最起码衣食住行无忧,吃穿住有了保障。”说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信心满满。
走进新时代,全民奔小康。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全市将按照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的战略部署,积极抢抓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突破辽西北和县域经济发展等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五个一”园(景)区为龙头,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本报记者 刘勇
市经信组织举办云光慧企-开平市工业互联网政策宣贯会
从星海湾大桥下来至小平岛只需4分钟
我市举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能比武大赛
熊卫国到龙潭坪镇督察产业扶贫工作
英国学校代表与惠城区教育工作者交流研讨
改革开放40年 农民“腰包”鼓起来
三亚谋划打造琼南瓜菜集散交易中心
“脑瘫少年”牵挂偶像比赛 为自己定下“小目标”
【扫黑除恶】“保护伞”指哪些公职人员?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
苏州市政协常委会议听取上半年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
国庆假期龙岩高速道路车流量达183万辆次
滦南县市场监管局多举措做好消费维权工作
呵护孩子眼睛拥抱光明未来
吉安新获批14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市坚持十二年开展“双千万帮扶工程”综述
“黄金周”出游:带上文明 留下芬芳
勇当先锋做好表率 扎实做好政协工作
颍东区举办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党课报告会
家门口的“智慧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