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第40个全国植树节 但杭州人植树的历史已不止千年
3月12日,植树节。或许你不知道,今年,它来到了第40个年头。
1979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正式将每年3月12日定为全国植树节。从此,义务植树成为我国法定的全民植树活动。
还有多少人记得,杭州人在那年,种了哪些树,它们还好吗?
1293年前
袁仁敬开启的“九里云松”
翻开1979年3月12日的《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全省各地掀起春季造林高潮》,最后一段,是这样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关于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颁布后,全省人民坚决响应,积极行动……一个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已经兴起。”
再看那年3月13日的《杭州日报》头版,时间地点有了清楚记载:植树节一大早,人们来到万松岭,“经过半天劳动,种了近千株湿地松、黑松。”
如今的万松岭,松岭密布,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市园文局)凤凰山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玉皇山山头有太多树,400多棵湿地松恐怕早已淹没其中,很难找到。
不过,种植松树,早已成为西湖山林的重要一脉,从古到今,人们都没想改变它。
作为中国最早给西湖写诗点赞的诗人白居易,他所记载的植物种类,创下了多项“为杭州最早文史记载”,比如,“万株松树青山上”,他在《湖上夜归》中写的,就是万松岭上的松林。
杭州有写《苔》的袁枚,还有种松的袁仁敬——唐代在杭州当刺史的他,如果知道1293年后,当年和老百姓一起种的松树,形成“九里云松”的景观,风景依旧,多少会感到欣慰。这是杭州植树史上的一个重要起点。
由洪春桥达下天竺,共九里,左右各三行,每行相距八九尺。这不仅是西湖园林史上大规模人工植树造林之始,也是西湖最早的行道树,为历代西湖很多记载所称颂。那时的杭州,已经成为“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的风景城市。
湖边一株桃
被一个杭州人记挂五年
《浙江日报》1989年3月12日头版新闻,标题《我省七年义务植树一亿多株》,其中有一句话:“去年(1988年)那场很难统计人数的杭州市民自发‘抗台救树’的活动中,五万株吹倒的树木被扶起了4.6万多株。”下面一则配稿,标题是《台风吹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去年台风中,西湖风景区近4000株有30多年树龄的柳树和法国梧桐倒伏,成千上万人自发为西湖“扶树整容”,如今将发新枝。
前不久,为了建设杭州地铁3号线松木场站,曙光路上的行道树法国梧桐被迁走。70后杭州人宋乐天说,不知道过段时间会怎样。
宋乐天拍过一棵树的往日与今朝,相聚与别离。其中,有一棵碧桃,曾经靠近白堤孤山路起点。它的位置,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从逸云寄庐墙角第一棵碧桃数起,2008年初它是第六棵。此后前头时有新的同伴插队进来,或者搬迁出去;排序在五六七八之间变化。2012年3月23日,它的位置是第八。”
2012年末,她发现它断了一条主臂。大概因病变而截枝。四个月后再去,残存的枝条上细枝黝黑,找不到丝毫花芽的迹象。”
2013年4月,它的位置空了。
赶制保暖坐垫 送给候车老人
美澳等国航企将港澳台列为“国家” 外交部回应
社区上门送关爱 真情慰问暖人心
英山电商创业园党员星级指数管理效果好
王官营镇组织开展“扶贫济困、你我同行”募捐活动
对这一城春树 我们常怀感恩
新区国企对口帮扶显成效
重阳节市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给社区老人送关怀
东港市马家店镇人大主席团视察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情况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淄博市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办法的通知
涝池·乡愁
新邵县中小学停课一天确保学生安全
最新!省发展改革委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遴选公务员
秀美南阳,绿荫环绕林水相依
连城县:缅怀先烈 锤炼党性
新区文体中心房产交易大厅实现房产交易与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办理
我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通过现场考核验收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在486非遗集聚区揭牌
出席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委员陆续报到
清远街坊注意了!市区2条公交路线已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