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点闹钟响起,王雪君习惯性地洗漱、做早饭、出门、等车,奔赴远在10公里外的工作单位。一路风景,一路思绪,纵然内心有太多的不舍与眷恋,纵然对家里的长辈与孩子有太多的亏欠,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征程……
12月上旬的右玉已是隆冬时节,但在白头里乡赵官屯村依然是一派暖融融的景象,走进村组织活动场所,白头里副乡长王雪君正与县气象局驻村工作队长王永强、第一书记郝华一起研究帮扶措施。
向贫困户宣讲十九大精神
“我们要充分利用冬闲时间,尽快制定好全村明年的生产发展计划,特别是对贫困户的巩固帮扶措施。对十九大精神的宣传要深入,新建蔬菜大棚的工作尤其要加紧筹备。”王雪君说。
扶贫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工程,也是一项政治任务。然而干部们并没有因为各种困难而退缩,而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
“王雪君作为白头里乡副乡长,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用真情帮扶困难群众,作为母亲与妻子的角色,显然已经‘失职’,七八天不回家是家常便饭,可她传递给我们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县委书记吴秀玲给予高度评价。
工作认真、勤劳踏实、为人谦逊,是领导和同事们对王雪君的评价,而她在工作和生活也正以行动践行和证实了这一评价。
赵官屯村是王雪君扶贫帮扶村,在她赴任的那一刻起,她就下决心要把赵官屯的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这顶贫困的帽子究竟有多重。有了这一想法,王雪君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早出晚归成为了常态。白天老百姓劳动不在家,她就来个“夜访”,逐村逐户走访调查,有时因为太晚了,路又远赶不回家,她就留宿在老百姓家里。
王雪君走进苗世均家了解情况
对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都有了数据支撑后,信息录入工作就显得迫在眉睫,一份表格就像一张军令状,让王雪君丝毫不敢懈怠。正因为深知表格的精准录入对贫困户有着不同寻常的影响,才让王雪君寝食难安,有时,为了一份数据的准确录入,王雪君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反反复复地核对,熬夜成了常态。
2017年,为了完成扶贫大数据录入工作,最忙那段时间,王雪君每晚只睡4个小时,有时,外面的风刮一夜,王雪君房间里的灯也亮了一夜。在王雪君的以身示范和精心组织下,赵官屯第一轮贫困识别按要求得以高质量完成。在赵官屯村,每条路、每块地、每户人家都有王雪君的身影,都留下王雪君的足迹。
大规模、不间断地深入农户家中调查,让王雪君把赵官屯村的情况摸了个透,也在心中绘就了详细的赵官屯脱贫规划图。两年的辛苦奔波,换来了一整套又具体又详细的资料,赵官屯决战贫困的部署,被王雪君放在一个更科学更扎实的基础之上,赵官屯村“两委”班子和村民觉得,这份规划方向明,让他们无形中增强了信心。
在确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以蔬菜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把赵官屯建成县城和京玉电厂的“菜篮子”基地这一思路后,王雪君带领驻村工作队员们在县城和赵官屯之间来回穿梭,帮老百姓办贷款、买建材、联系工队、照看施工,忙活了整整半年,目前,2座蔬菜大棚已建成。下一步计划再建5座,最终达到7座。与此同时,王雪君还前往县城的新华书店,专门买来种植大棚蔬菜的技术书籍和教学光盘,积极在全村推广普及蔬菜大棚的种植技术,帮助村民尽快掌握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繁重的工作任务时刻悬挂在王雪君头顶,但她只把这些压力当成是生活中一次次刺激的挑战,并一次次出色的将其完成,从未觉得烦恼。
心中有民,才会把群众冷暖放心间;心中有责,才会视人民为父母。工作中,王雪君既能在办公室与软件资料舍身忘我的鏖战,又能深入进村入户与老百姓拉家常,对待驻村工作尽心尽力,对待贫困户更是无微不至。
“党的扶贫政策,是惠及贫困人口的夏雨春风,作为扶贫干部,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疾苦,真正将党的温暖送上门,才是不辱使命。”这是王雪君常说的一句话。
王雪君指导赵官屯村换届工作
走进贫困户聂德跃家,一米宽的红砖铺设的院中路规整平坦,分外显眼。修葺一新的房子,换上了全新的合金门窗、大块的玻璃、严密的安全门。屋内的地面,铺上了亮闪闪的白色瓷砖,墙壁也粉刷的白生生的,取暖火炉烧得正旺,热腾腾的。聂德跃老伴儿聂秀珍正在搓着莜面鱼鱼,兴奋地向我们讲述王雪君的故事。
“可是个好孩子哩!你看这家里、院里干干净净的,都是她给我们收拾的。”
“我是想也没想到,80来岁了还能住上‘新房子’,共产党的干部就是好!”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贫困户家里的情况各不相同。魏仙云老人常年患慢性肺气肿,王雪君义不容辞的帮老人收拾屋子,洗衣做饭。老人病了,她联系乡镇卫生院送医送药。
“我的亲闺女都没有像你这样经常来照顾我,我真不知道如何感谢你。”魏仙云激动地拉着王雪君的手。
王雪君深入贫困户走访
跑了东家跑西家。贫苦户苗世均身患残疾,视力又不好,妻子在县城照顾孙女上学,常年不在家,所以他的家总是脏兮兮乱糟糟的。王雪君每次走访,总是拿起拖把抹布,一次又一次的帮他拖地擦家,直到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驻村的两年来,王雪君留给赵官屯村民的,全是温暖的画面……
心里满满的都是老百姓的大事小情,却对自己的事想得很少。王雪君同样还是一名两个孩子的妈妈。最大的女儿,现在已经读高二了。女儿住校,两周回家一次,可每当周末放假的时候,妈妈却忙着加班,一连两个月了,她没见到妈妈。
“为什么你的工作这么忙,忙到每次我拿回被套和换洗衣服时,你都没有时间给我洗”,女儿不理解妈妈,哭着说。
王雪君的丈夫在左云县工作,最小的孩子刚刚五岁,平时都是由年老多病的公公照顾。
孩子和丈夫常常都见不着她的面,多少次在电话里,亲人一边忍不住地埋怨,一边叮嘱她保重!
王雪君深入业家村贫困户王绿叶家走访
儿子哭着打来电话,奶声奶气的问,妈妈你怎么还在上班呀,你怎么还不回来看我呀……,“乖,我过几天就回来了,你要听爷爷的话”,说到这里,这个老百姓眼里的女汉子,眼眶已经微微泛红……
接手扶贫工作后的日日夜夜里,王雪君废寝忘食,甚至没有时间去惦记父母,回家探望或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也成了一种奢侈。
“作为一名乡干部,在组织委派你任务时,在乡亲们需要你关照帮扶时,你必须舍小家为大家。做人做事但求尽心尽力,才能无愧于心。”王雪君傻笑着说。
“作为驻村干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通过这两年来的驻村经历,我深切感受到倾注真情全心为民才是干好基层工作的根本。”这就是王雪君的驻村感受,也是她的扶贫情怀。她说,常年在村里蹲守扶贫,虽然苦点、累点,但是看到赵官屯村这两年悄然发生的变化,就是再苦再累也觉得值了!
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塞上绿洲右玉,正因为有着王雪君这样的扶贫干部们,才让一幅脱贫攻坚的壮美画卷尽情抒写。在精准扶贫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些令人感动的、真实的、朴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清远人民医院院长亲自授课,在场的医务人员纷纷点赞
长九公司矿石码头一期工程初步设计通过审查
文化和旅游部专家组深入和顺县调研
如东小洋口地区又发现一高品质温泉,出水温度达73℃,属高温度自涌式温泉
全省首个司法鉴定服务平台试运行
一位乡镇干部的扶贫情怀
全国健康媒体人济南共话“国际医疗康养”
学校放暑假,公益夏令营将扎堆“上线”
内江市党政代表团来宜考察
老北京胡同融入年轻人文艺生活
2017年12月15日停电公告
市政务服务中心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专题会议
市政府与上海电气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一号干线” 拉开发展的序幕
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积极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道路通行顺畅
高宝邵伯湖今年放流活动开启 7550万只鱼蟹迁居湖区
乡村振兴 好日子在后头
赵乐秦在桂林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暨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县)动员会上强调珍惜荣誉再出发 努力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全国“九连冠”
小学门口的“校门爷爷”:五年守护学生不间断
脚是人体第二心脏!双脚透露健康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