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咬”书记驻村记

在信阳市息县临河乡,有这样一位扶贫干部,年届花甲带着老伴住到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和村民们打成一片,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狗不咬”书记。
息县单台村驻村第一书记 吴金良:有人没有,屋里有人没有?
村民:有,我刚刚在屋里叠衣服,我也没听见,估计你来多了,狗也不咬了。
走访贫困户是驻村书记的日常工作之一。今年58岁的吴金良是息县发改委一名干部,2017年3月份,临近退休的他却主动请缨到单台村当驻村书记。
信阳市息县发改委项目办副主任李俊:
我们都非常惊讶,因为毕竟当时他已经57岁了。
信阳市息县临河乡单台村第一书记吴金良:
(有人问我)是图啥?是图提拔还是图政绩,我说我不那样认为,组织有需要,单台群众脱贫有需要,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只要身体允许我该上必须上。
仅用了三天时间,吴金良就办好了交接手续住到了单台村。更出人意料的是,老伴刘冰也决定舍弃城里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来到村里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坑坑洼洼的土路,不少村民还住着土坯房,单台村的现状让吴金良没日没夜地忙活起来。在一次冒雨排查危房时,他却被村里的狗咬伤了。
信阳市息县临河乡单台村第一书记吴金良:
狗是通人性的,我来得多了,它不会咬我了。
吴金良决定要当一个“狗不咬”书记,为此,他和村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访了全村78户300名贫困群众,进行精准再识别、确保一户不漏。与此同时在各方帮助下,新建村组道路10条,文化广场、幼儿园、光伏电站也先后投入使用,使单台村焕然一新。
他叫袁中友,养殖的30亩小龙虾今年将给他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然而就在去年,他还是一个让村干部们发愁的贫困户。家里因病致贫,缺乏脱贫门路。吴金良经过市场考察后,决定引导村民们发展小龙虾养殖,有一段几乎天天往袁中友家的虾塘跑。
信阳市息县临河乡单台村村民袁中友:
有时候是通知我养虾技术培训,有时候是申请国家政策填个表什么的,这个田埂可以说有一半的小路都是他踩出来的。
很快,全村的水产养殖面积就达到了三百多亩,贫困户也减少到51户150人。就在吴金良准备带领村民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的时候,老伴刘冰被检查出患有肝胆肿瘤,吴金良只好一边照顾老伴,一边继续工作。老伴做完手术后,仅休养了十天两人又双双回到单台村。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又让吴金良忙得脚不沾地。
吴金良的妻子刘冰:
村里群众有的就来看我,看老吴挺忙,不能做饭,她们有的蒸的馒头,包的饺子,都给我拿,这都是他工作的成绩,要是他对群众不好,群众也不会对我这么好。
记者采访的时候,吴金良的手机不断响起——新建虾塘还在挖,垃圾分类入户宣传也要抓紧,工作千头万绪……尽管天将擦黑,吴金良还是和往常一样,抓起包大步流星地走入茫茫暮色。
信阳市息县临河乡单台村第一书记吴金良:
百姓心中有杆秤,只要为民干事,干事为民,老百姓会发自内心地感谢。
【记者手记】
吴金良在日记中写道:脱贫攻坚战中站好了岗,却在家庭中脱了岗,我对老伴十分愧疚。小孙子在视频通话时说:“长大了要像爷爷学习,要和爷爷一样棒!”这就是对我最好的褒奖。
白发不惧任重,伉俪携手情深。在脱贫攻坚战中,吴金良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出彩河南人的担当精神,希望我们身边能涌现出更多的“狗不咬”书记。

三部门:食用植物油不得虚假标注"非转基因"
公安 万余民警坚守岗位
我市强力构建千亿产业纺织集群
贵州省依法查办一批旅游违法违规案件
玉林一电动车横穿机动车道 这一幕让人吓出冷汗!
“狗不咬”书记驻村记
我市三千余家企业获得各类认证认可证书
医疗机构及时救治受伤患者
日照海边发现“鲸鱼”?是江豚!渔政部门已将其冷冻封存
走进“政风行风热线”,与群众贴心交流
西部会展中心将配建2417个车位
田园犬两条后腿受伤 现已完成救助手术
我市提前超额完成“阳光厨房”全年目标任务
市监狱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道县清塘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8中国(泰山)国际矿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闭幕
源城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案件办理工作
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烦心事
老汉深夜醉卧街头 民警及时救助获称赞
容丽萍到崖州区抱古村调研扶贫工作抓好党建促扶贫带领群众奔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