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扎根基层三十八年,让我们为宁乡这位乡村医生点赞!


(文党英今年53岁,在田坪村卫生室从事乡村医生38年了。)
(文党英说,山区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村民就医难,小病拖、大病熬,重病无法医治的情况常有发生,这让从小就对医生这一职业充满向往的她更坚定了从医的决心。)
(53岁的文党英,个子不高,1980年初中毕业后,她如愿进入田坪卫生室当起了学徒。)
(文党英不仅要为村民看病,还要负责为当地村民建立健康档案,为儿童预防接种,对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健康管理,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及精神病患者等进行每年不少于4次的回访。)
(“以前出诊都是走路,现在有了摩托车,但骑摩托车还是经常摔跤,摔的手上、脚上到处是伤,还是会坚持做完当天的工作。”文党英说。)
(1997年文党英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因她名字里有个“党”字,慢慢地,村民们开始亲切地称她为“党医生”。)
(这些年来,她累积诊疗病人数十万人次,出诊六万人次以上。通常给贫困户、五保户、孤寡老人看病的药费都是对方有钱就付,没钱就赊着。行医至今,她从未收过一笔出诊费,免去的出诊费、医药费加起来少说也有20多万元。)
(“我的梦想就是,把原来的田坪卫生院重新建立好,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医疗环境,更多的医生来为田坪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行医三十多年,如今文党英,只有这样一个简单质朴的愿望。图片均由通讯员 提供)
  星辰在线8月7日讯(通讯员 刘石江)一个药箱和一辆摩托是她的全部行医家当,三十八年寒来暑往、日月更迭是她付出的漫漫时光,当初的豆蔻少女,早已年过半百,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她是文党英,一位大山深处的好医生!
  田坪村位于宁乡西部边陲青山桥镇,这里群山环绕,山高路陡,全村700多户人家、2000多个村民的大小病痛,基本上都交由村卫生室唯一的医生文党英治疗。文党英的一天十分忙碌。早上开始给病人量血压,上午看门诊,中午搞产访、发通知。急诊需要24小时在线,她从来都随喊随到,没有节假日。她自己也数不清,在村民家过了多少个生日,多少个春节。
  53岁的文党英,个子不高,一双温和的眼睛里闪烁着慈祥、睿智的光芒。谈及为什么选择医生这一行业,文党英很是感慨,她说,这还得从自己的一段特殊经历说起。
  “我母亲生我时难产,生了很久都没生得下来,后来没办法,父亲紧急把母亲送到人民医院进行剖腹产,最终母女平安。后来父亲就给我取了 ‘文党英’ 这个名字,寓意要我时刻不忘党的恩情。长大后,我看到我们本村邻居的一位产妇不幸去世,心里十分遗憾。”文党英说,山区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村民就医难,小病拖、大病熬,重病无法医治的情况常有发生,这让从小就对医生这一职业充满向往的她更坚定了从医的决心。
  1980年,文党英初中毕业后,如愿进入田坪卫生室当起了学徒。每天一大早她就去山里看书学理论知识,只要师傅那里有了病人,她就马上赶去师傅那里;师傅没有病人,她就在眼科、防疫、接生这些地方做事。“他们每个人都特别喜欢我而且对我很好,我真的很感激他们。”文党英回忆说。
  通过三年的努力,文党英顺利出师了。但她深知在乡村行医,医疗技术必须全面,单凭自己在师傅那学的中医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当地群众看病的需求。于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在继续深入研究中医的同时刻苦钻研西医,并抓住一切机会参加学习培训。
  “我得空就看书,不管有病没病,身体好不好,都从没有缺席过参加学习。有段时间我身体不好,就带我老公去做记录。”文党英说。在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中,文党英的医术逐渐在乡亲们中传开来,慕名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她,也更加忙碌了。
  作为乡村医生,文党英不仅要为村民看病,还要负责为当地村民建立健康档案,为儿童预防接种,对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健康管理,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及精神病患者等进行每年不少于4次的回访。由于各村组均位于群山之中,十分分散,文党英每天都要骑着摩托车在山里的村道上奔走,这么多年下来,她都忘记自己骑坏了多少辆摩托车,摔了多少跤,饿晕了多少回……
  “以前出诊都是走路,现在有了摩托车,但骑摩托车还是经常摔跤,摔的手上、脚上到处是伤,还是会坚持做完当天的工作。”文党英说。1997年文党英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因她名字里有个“党”字,慢慢地,村民们开始亲切地称她为“党医生”。
  “党医生”,这是让文党英倍感自豪的一个称呼。这些年来,她累积诊疗病人数十万人次,出诊六万人次以上。通常给贫困户、五保户、孤寡老人看病的药费都是对方有钱就付,没钱就赊着。行医至今,她从未收过一笔出诊费,免去的出诊费、医药费加起来少说也有20多万元。即便是在自己家里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她也从未想过去跟村民收回赊账。
  不过,就算再困难,文党英的家里也常年备着一笔“救命钱”。那是便于病人应急送到医院里用的。文党英说:“不管我家里困难得什么样,那点应急钱我都是不会动的,我要时刻为他们(病人)准备着。”三十八年,一万多个日夜,除非极特殊的情况,文党英每天都准时出现在卫生室,为此,她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牺牲了和家人陪伴的时光。
  “我老公特别支持我,不幸的是,他2011年因车祸去世了。他的去世对我的打击很大。在他去世的第二天,我们有一个残疾人被狗咬了,要打狂犬疫苗,我说你们搀着我,我去打,打完之后我又晕过去了。”谈起丈夫,文党英的眼里泛起了泪花。
  常有人问文党英,这样没日没夜、不计酬劳地工作,图什么呢?她总说,凭一个人的良心、一位医生的道德,虽然钱挣得少,但心里踏实,能得到乡亲们认可,她就感到心满意足了。“无论多大的事,只要来了病人,我什么事都放得开,什么事都忘记了。就包括痛都不记得了,有时候也觉得累,但病人赞赏几句,我又不记得了那些累与痛了。”文党英这样说。
  “我的梦想就是,把原来的田坪卫生院重新建立好,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医疗环境,更多的医生来为田坪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行医三十多年,如今文党英,只有这样一个简单质朴的愿望。

唐山:路南开展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国办开展“我为大督查提建议”活动
泉州市积极推进“强基层” 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
群众“少跑腿”服务“零距离”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了不起!扎根基层三十八年,让我们为宁乡这位乡村医生点赞!
贵阳连发3起事故涉事公司在建项目一律停工整改
重圆木就要将老人压倒在地 关键时刻这位特警的举动真暖心!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提升防范应对能力确保安全度汛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举行 孙喆讲话
向阳区开展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广元实施木本油料产业提质增效科技行动
全市两级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推进会召开
从海边拾贝到“蓝色粮仓”我市首座海上牧场平台落成
整治突出问题推动双塔区全区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圆满完成
我市签发首批电子版亚太优惠贸易安排原产地证书
又见“免费体验店”!永安一群老人又上当了!
政和法院:举行学术论文选题指导座谈会
人民日报专题报道特色小镇实践和探讨 零陵古城获推介
渝武高速龙凤溪大桥占道施工 今日22时起交通有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