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江镇烟桥村民的热忱期待中,2017年9月,一栋青砖灰瓦古色古香的文化楼从一方废弃的鱼塘中拔地而起。在这里,村民们时常办聚会、唱戏、跳舞、组织节日庆典,很是热闹。
烟桥文化楼的建成,是南海区“一事一议”奖补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一个缩影。在该政策支持和激励下,越来越多村居通过“筹资+奖补”的方式改善乡村人居和公共活动环境。数据统计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南海区共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113个,一批文化楼、道路、桥梁、公园等已投入使用。
烟桥文化楼建起来后,村民多了一个举办活动和联络乡情的好去处。
去年10月,南海区启动2018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截至目前,全区已收到项目申报30个,村民通过筹资的方式参与美丽文明村居建设的热度不减。
村民多了娱乐和相聚好去处
烟桥文化楼坐落在烟桥涌边,与拥有600多年历史的何氏六世祖祠隔水相对。推开4米高厚重的传统实木大门,宽敞的大厅映入眼帘,风扇、照明、供水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两层高的文化楼建筑面积共有2347平方米。
“一层楼可以摆下100桌酒席,两层可以摆200桌。”烟南村烟桥经济社副社长何志康给出一个更直观的数据。以前,附近村民要办红白喜事,宴请宾客只能在何氏六世祖祠前的空地上进行,“摆密点,最多也只能放下110多桌,而且要请人搭帐篷,一次就要花费8000元。”何志康说。
除了办聚会找不到够大的地方,没有专门的室内文娱活动空间也多有不便,建一栋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楼成为村民的共同愿望。
经过村委会的申请,烟桥文化楼建设工程被列入2016年度南海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项目投资总额361.18万元,按照奖补方案,该项目可获得约120.4万元的国家、省、市、区各级财政奖补专项资金。
为了充分利用村内土地资源,改善乡村环境,文化楼选址在村中一方废弃的鱼塘。烟南村党委书记何海生介绍,该项目建设对村民意义重大,村委会积极发动了村民乡贤筹资,大家都踊跃支持。2016年,村民集资及烟桥经济社资金到位,烟桥文化楼开始动工建设,2017年9月竣工落成。
配合烟桥古村整体风格,烟桥文化楼采用青砖灰瓦岭南仿古风格,与旁边的石桥、河涌、古榕树相映成趣,炎热的夏天,村民经常在文化楼内唱戏、跳广场舞。去年12月2日,第二届“远航九江”龙舟联赛“青英杯”总决赛暨第四站南海九江烟南龙舟锦标赛在烟桥古村举行,赛后海内外乡亲共聚一堂在文化楼吃“龙舟饭”。“有了文化楼,村里多了一个群众活动以及乡亲、乡情共聚的地方,大家当然开心。”今年62岁的村民何叙贵笑着说。
5年奖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113个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出台的一项新的强农惠农政策。该政策以农民民主议事为前提,以农民自愿筹资筹劳为基础,政府通过民办公助的方式,对农民群众急需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给予适当奖补。
在项目和资金管理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按照规划先行、重点突破、先议后筹、先筹后补的原则,实行奖补项目确定自下而上与奖补资金安排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机制,以确保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
南海区城乡统筹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科副科长严维良介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由中央、省、市、区四级财政奖补共三分之一,“部分镇街也有补贴,但补贴比例不能超过项目投资总额的50%,剩下的由村筹资筹劳。”
在奖补政策扶持和激励下,南海各镇街村(居)委积极提交项目申报。数据统计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全区共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113个,总投资17109.41万元,申请各级财政奖补资金5703.19万元(其中2017年度项目奖补还在结算中)。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方案》,被纳入奖补范围的包括村内户外道路、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环卫设施、植树造林、文化体育设施等符合村民迫切需要并能够直接受益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
严维良表示,在项目正式动工后,区“一事一议”奖补办会到实地进行勘查,确保项目的真实性;验收阶段,按照“项目监督小组验收——镇级初验——区级验收”的程序实行分期分批检查验收,防止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
记者手记
让村民“自己做主”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在以前,用300多万元在村里建一栋文化楼,这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带记者参观烟桥文化楼时,九江镇城乡统筹局副局长汪洪永不禁感慨,“以前会有很多‘有钱不如直接分掉’的声音,现在大家开始关注周边的生活环境,可以看出大家的意识正慢慢发生转变。”
相对于中东部发展较快的镇街,南海区西部镇中部分村居可支配的村集体收入相对有限,村居自主改造环境,特别是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常常“有心无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可以说给了村居一定的信心。
在南海各村委申报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中,南海西部的九江、西樵、丹灶是相对活跃的。其中,仅九江镇烟南村建设完成的项目就有4个,包括由荒废的吴氏宗祠翻新而成的南水文化楼、兴贤村机耕路改造等工程,涵盖村容绿化美化、道路改造、文体公共设施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多个民生公益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奖补政策是“以农民民主议事为前提,以农民自愿筹资筹劳为基础”的。通过“村民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全力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村民自主议事决策、积极参与乡村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文/珠江时报记者柯凌娜
通讯员邓惠青图/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
国家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来我市督查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工作
泸州奥体、巨洋两处人行地通酒博会前投用
以提升群众满意度 检验整改“回头看”成效
——访大厂回族自治县委书记谷正海
“掌上河务”提升治水实效
张国伟就全市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强调:上下一心 协同作战 打好滩区迁建百日攻坚战
财政奖补村民 助力新文化楼建起来
第十届ISO/TC226会议在多氟多隆重召开
我市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
刘家富:三十余载的大黄鱼情缘
第五届吉林省农民文化节我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柳河举行
统一设计、精细标识……广州将新增30个标准化社工站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六次会议
马来西亚考察团一行访沪
市县食药监局联合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大宣传系列活动
村民心儿倍齐 乡村颜值忒高
关于2018年8月29日上午9:00至8月30日上午8:00仓山区首山路工程项目的停水公告
苏州地下管线管理所将开启“地下王国”科普之旅
江城镇优化产业结构助推脱贫攻坚
市委中心组举行第十一次专题学习会
王图强到明光调研脱贫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