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热消暑千万别入四大误区

  中央气象台1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8月2日白天,内蒙古中部、辽宁大部、华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37~39℃,局地可达40℃。这已是中央气象台连续19天发布高温预警。
  炎炎夏日,人们抗热消暑的方法五花八门。不过,一些常见的“抗热措施”和“消暑方法”并不科学,有的甚至对身体有害。相关专家指出,以下四种抗热消暑办法是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喝啤酒解暑——“夏天最有效的解暑方法是喝冰镇啤酒,弄两个好的下酒菜,喝起来才叫爽!”
  专家指出,啤酒虽然酒精含量少,但如果一次喝得过多,进入人体的酒精含量也与喝白酒差不多。夏天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消耗也大,易疲乏,如果再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也会持续不断,口渴出汗现象将更加厉害,不仅达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会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
  误区二:太阳镜颜色越深越好——“夏天外出,我是靠视觉来减轻炎热感觉的,深色的太阳镜能保护眼睛!”
  专家指出,夏季外出,戴上太阳镜的确感到一种凉意。但如果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而容易受到损伤,也不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专家建议,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是:镜片应能穿过15%至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为最佳,不但可抵御紫外线,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透视外界物体颜色变化也最小。
  误区三:大汗淋漓时冲凉——“夏天特别热时,我就喜欢冷水冲凉,感觉效果很不错!”
  专家指出,炎夏外出活动时,人体吸收了大量的热量,肌肤的毛孔处于张开的状态,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高热症。同时,冲凉时,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也易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冲凉过后,人体抵抗力降低,感冒易“乘凉而入”。正确的做法是,外出回家,先让自己出汗,待身上的热散发过后,再洗冷水澡。
  误区四:晨练越早越好——“早晨5点钟就起来锻炼,懒惰的太阳还没‘起床’哩!”
  专家指出,晨练并不是越早越好。原因有三:一是天亮之前或天蒙蒙亮时,气温确实较低,但空气未必清新。研究表明,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最不易扩散,此时常是污染的高峰期;二是人们普遍喜欢在草坪、树林、花丛等有绿色植物生长的地方晨练,而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多少新鲜的氧气,相反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不利;三是过早晨练易受“风邪”的侵害,极易患伤风感冒,也易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等病症。

罗湖市民文明培训学院成立 104名市民参加首节培训课
“事后缴费”让停车不再“闹心”
省工商局副局长郭际水到高新区工商分局调研工作
油溪乡部署2018年各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以“创”促“建”以“督”促“整”
抗热消暑千万别入四大误区
东莞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实现四连冠
江山市被命名为“省中药材产业基地”
南宁节前再次开展入户检查燃气确保安全
好心激励我前行
登封市召开防汛调度工作紧急会议
迎接世界气象日 气象部门气象科普进社区
与村共建,村管村收益 ——洞口县村级供销惠农综合服务社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移位左转”畅车流
寒冬送温暖 关爱暖人心
童心看变化四代人眼中的广州市儿童公园
昔日福利院长大今日回馈福利院
芙蓉区市政局“讲习夜校”讲述“入党故事”
红岩村大桥有望在年内合龙
关于《占地赔偿》来信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