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凝
对很多市民,尤其是居住于老旧小区的市民来说,下班回家找车位无疑是挺耗心神的一件事儿,简直是场速度、运气和技术的比拼。如今,随着一些机关大院开放停车位“错时共享”,这种“停车焦虑”有望得到缓解。7月19日晚间,三里河路上的国务院国资委建材机关服务局的共享车位正式对外开放,周边居民只要通过手机app就可以预订车位,晚6点至早8点使用这些车位,每月只需300元——这是北京首次有机关单位实施夜间错时共享停车位。到今年年底,预计将有约1万个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位错时共享出来。
(据《新京报》)
比起制造了大量自行车“坟场”的共享单车,这种建立在盘活现有停车资源基础上的“分时租赁”,显然更能担得起“共享”的名号。
其实不仅是北京,在国内很多大城市,停车难都是一大民生痛点。停车位的规划、建设赶不上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固然是重要原因,而停车位显著的潮汐效应,则加剧了供需矛盾。
应对这种潮汐变化,在资源总量接近“见顶”的背景下,唤醒沉睡的资源、对停车位进行更精准的匹配几乎是唯一的可行路径。
可“知易行难”:如果说一些商场、企业为了增加收入尚有动力去出租夜间停车位,那么对没有营收压力的机关事业单位来说,把停车位拿出来分享,无疑需要更具说服力的解决方案。毕竟,比起挣些“外快”,会不会增加管理负荷和安全隐患恐怕是一些机关单位更在意的。
如今,技术正在给这些机关大院吃下“定心丸”。
从新闻报道来看,负责具体执行的相关公司为参与车位共享的机关单位提供了一揽子技术解决方案。
从前期停车位的改造、全套软硬件系统的安装调试,到运行当中对车辆的智能识别、安全检测、线上费用结算——以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精力的停车场,如今在技术的“加持”下,变得便捷,也拧上了更可靠的“安全阀”。
把需要不断收集数据、反复协调、实时监督的沉重负担,交给后台的“智能大脑”去解决——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城市管理带来了深层次的变革。
而对于民众来说,一个app就能解决停车难题,一次缴费整月无忧,无疑让这一便民举措更加“触手可及”。
当然,机关大院车位共享,最终仍然依赖于理念上的进步:破除以往封闭、独立的机关形象,以开放的姿态去直面民众需求。
未来,我们乐见更多理念和技术的“互动”,让便民利民的举措不仅“看起来很美好”,而且“用起来很方便”。
农工党菏泽市委开展关爱孤弃儿童活动
南宁构建涉电公共安全隐患治理齐抓共管长效机制
西夏区迅速行动立即整改电视问政曝光问题
宁陵县“四招”带出驻村“尖兵”队伍
全国首座智能化书城将亮相书博会
时评:机关夜间共享车位 以技术解决闲置资源
2017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启动
邱文双调研大沙河治理、防汛和湿地建设等工作
《荆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今天起正式施行
市统计局召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
一件卖6888元 这女士内衣能排哪门子毒?
市粮食局:把好“粮安工程”大门
武陵区双观幼儿园2018年第二期师德讲堂开讲
市交通部门积极参与天河智谷片区规划工作
太康:飞机打药省工省时又省力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征求《中山市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奖励办法》(2017年征求意见稿)公众意见的公告
天津海关建立大客户制 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莲湖警方成功打掉一组织胁迫残疾人乞讨犯罪团伙
小区里的“大花园”
岚山区领导调研重点工程项目推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