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报人文智库特约专家 汪啸波
本期《人文智库》特约专家汪啸波从事语文教育三十六年,期间指导学生影评组、写作组多年,一直与阅读写作打交道。今天,我们将跟随他的笔触,浅尝文学的滋味。
“文学凝聚着人类高度的智慧,体现着创作者深刻的思考,具有鲜明的个性,再现作家丰富的心灵世界,是独特精美的语言艺术。”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汪啸波始终不敢想象,文学可以生于红尘,长于泥泞,裹挟着人间烟火,伴随着俗世酸甜辣咸滋味。
直到有一天,汪啸波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白菜汤》。
个人简介
汪啸波,1982年7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衢州二中语文高级教师、衢州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衢州市第五届名师、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组专家,并担任《衢州日报·少波教育随笔》专栏作家、《浙江教育在线》独家时评专栏作家。曾获衢州市教育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比赛”一等奖、浙江省写作学会“高中作文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浙江省教育厅“教育之江我的教育理想”征文特等奖第一名等,有70余篇教学论文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期刊发表。
从屠格涅夫的《白菜汤》讲起
一个农家的寡妇死掉了她的独子。地主太太得知消息,便在那儿子下葬的那一天去探问他的母亲。没想到却看见那妇人在家里,正不慌不忙地从一只漆黑的锅底舀起稀薄的白菜汤来,一调羹一调羹地吞下肚里去……
当太太质疑妇人怎么还有好胃口喝白菜汤,妇人安静地回答,汤是不应该糟蹋的,“里面放得有盐呢。”
屠格涅夫的《白菜汤》超越了我原有的阅读体系,也突破了我对文学的认知框架,我被深深震撼了。
著名导演李安在电影作品《饮食男女》中,通过食物传达了深远的意蕴和情怀。资料图片
你看,即使遭遇丧子之痛,贫苦农妇“悲哀的眼泪”“沿着她憔悴的脸颊流下来”,她也不忍“糟蹋”“加了盐”的白菜汤。在此,我读出了俄国尖锐的社会矛盾,百姓艰难的生存状态。
然而一加回味,这样理解是否过于简单?“文学即人学”,政治性过强的剖析是否带着僵硬和肤浅?按寻常的世态人情,故事中的农妇似乎应该更悲痛才是;但细思又不尽然,一个人的内在悲痛不能单以外部表征来衡量,极度的悲痛与饮食也并非必然同步关联。
晋朝“性至孝”的阮籍,在其母去世时,两次“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骨瘦如柴,几乎丧命)”。可他两次痛哭前,都“饮酒二斗”,第二次他还吃了一只蒸猪。而据《晋书》记载,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时,阮籍与人围棋激战方酣,对手请求停止他都不肯,还加大赌注,一决胜负。阮籍“放浪形骸,不拘礼法”真是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可你不觉得他“丧母之痛”也是真真切切痛彻心扉吗?
那么,屠格涅夫在此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也许想揭示人与人之间彻底的隔绝。同样是母亲,同样丧失了儿女,地主太太觉得放弃到“彼得堡郊外美丽的别墅”度夏,这是最大的、最应该牺牲的、最好的表达痛苦的方式。在地主太太看来,老寡妇为了一点不值一文的白菜汤,居然罔顾丧子之痛,简直匪夷所思。她大约始终无法理解,“盐”在极度贫穷的农妇生活中是何等珍贵。
也许想展示屠格涅夫独特的创作理念。作家应对俗世作客观的真实的再现,尽量避免直接说出个人感受和主观评价。所以,冷静到无情的笔触,犹如尖刀一样寒光烁烁,刺人心尖。
总之,这里蕴含着太多丰富的解读,而众说纷纭中,我比较认同作家叶倾城的理解。她说:“汤里有盐,浮生有咸。每个人终要学会这漂浮人生中最终感觉美好的苦涩与咸味。这不是一种破罐子破摔,这只是一种忘却曾经的痛苦,并且教你从挫折中更好地爬起来的最佳方法。”
是啊,文学原本是有“滋味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去体会,漫漫人生中能体会到的那一点美好的咸味。而这对于我则是何等的震撼。“民以食为天”,盐和面包于世界很多民族都是最朴实,但同时又是最基本、最离不开的食物,其重要性非同小可。
文学可以高居天空,云中漫步;也可以下临深渊,脚踏泥淖。从那之后,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文学之美,首先就体现在它可以是真的“有滋有味”。
写点饮食琐事更有趣
曾经听到一位作家的观点:“文学是需要天分的,没有文学天分的人就要喊醒他们别再做美梦了。”对此我不敢苟同。热爱文学当然可以拥有当作家的梦想,即使成不了文学家,也可以从中得到文字的滋养。
那此文学大家,写“吃”经典不胜枚举
文学女神似乎更垂青这样的人——
他/她应该善良理性。善良决定他/她与弱者心灵的相通,视万物为“有灵性”的同类,关注蝼蚁浮生;而理性决定了他/她想探求世界真理,思考解决之道。
他/她肯定很有求知欲。因为对世界充满好奇,总是睁着明亮的大眼睛,孜孜不倦地寻找真相。
他/她当然很有表现欲,既有描述繁华世界的冲动,更有急切想与人分享的欲望。
他/她大约很有些调皮和贪玩,深谙各种玩法,兴致勃勃,乐此不疲。
他/她必须热爱风景。世界如此之大之美,身为万物之灵,岂能空来人间走一遭?
他/她必然是一个热爱食物的人。迟钝的味觉与拙劣的厨艺无可称道,牛嚼牡丹和焚琴煮鹤一样大煞风景。
文学的范畴当然纷繁芜杂无限广阔,青少年如果想进行文学创作,其视野应当开阔。可人生不过饮食男女,故而写食物也大有可为。
郑板桥云:“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可见饮食之事,既关人文情怀,亦关乎家族延续,果真是靠田园抚养子孙的气象。
那些文学大家,写“吃”经典不胜枚举。梁实秋笔下的“吃”,周作人笔下的“吃”,蔡澜笔下的“吃”,都异彩纷呈。尤其是富有情趣的汪曾祺笔下的“吃”,其品位之高,韵味之古,内容之新,手段之奇,让人匪夷所思,击节赞叹。在汪曾祺看来,无论书里书外,生活第一要素,不外乎几味时蔬佳肴,一碗人间烟火。
当然,生活是无限的,文学也没有边界。但我想对青少年朋友说,写一些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写自己特别熟悉的,能够把握和体验的东西。在我看来,与其去写那些过于虚空过于宏大的主题,还不如写点饮食琐事更有趣。
而且,越具体就越生动,越细小就越丰富。
清贫耐得始求官
女子丢了钱包毫无察觉 还误把民警来电当成诈骗电话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通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议
“春之声”中国画名家迎春展举行
何时才能在台风中不断水不断电
越具体就越生动,越细小就越丰富 一碗人间烟火,畅谈文学滋味
浙江自贸区保税燃料油调度服务中心正式运行
甘肃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启动运营
我市城市市政设施管理迈向“精细化”时代
从“我要脱贫”到“我要扶贫”——广水贫困户黄国红脱贫不忘乡邻
茂源地产期待您的加入 !!现招聘置业经理3名,置业顾问30名。
我市收到150件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村民为牟利倾倒千吨建筑垃圾
省法学会调研组来饶调研
致力商标兴农 助力乡村振兴
西安市民夜市上吃的扇贝可能是组装货 进价5毛卖15元
今年我市将实施“机关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年”工程
十一火车票今开售 加开多趟旅游专列
聊城209家企业纳入“小升规”培育库
新宾农村垃圾化整为零不围村
济南市城建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徐群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