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摆成了 “心”形
深圳新闻网4月26日讯(记者 刘梦婷 通讯员 深三院)男明星给女友送心形石头表达爱意,男医生则浪漫地把老婆取出的胆结石摆成了 “心”形。
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刘嘉林为一名医生家属郑女士做了保胆取石手术,取出了37颗小结石。术后,男医生把结石摆成了“心”型。目前,该院已经做了三十多例“保胆取石”手术,技术、科研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年轻人得了胆结石,更想“保胆”
十多年前,郑女士查出患有胆结石。去年体检的b超显示,泥沙样的胆结石已成结晶,胀满了胆囊。以往这样的治疗会切除胆囊,但作为护士的郑女士和当医生的老公商量后决定搏一下。 “我的胆囊功能还在,我想保胆。”郑女士找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刘嘉林做了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术后一天就出院。想做“保胆取石”的,还有25岁的小伙子小陈。他差点就成了“没胆”的人。一年前,小陈查出胆结石,时常半夜发作,痛不欲生。他跑了两家三甲医院,结果医生都给出了摘掉胆囊的手术方案。“我才二十几岁,年纪轻轻,就没胆了?”小陈说自己吓得“胆都飞了”。最后,小陈找到了刘嘉林,做了微创“保胆取石”术,成功留下了“胆”。在中国,成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约10%,发病率在4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近年来胆囊结石却有年轻化趋势。 “随着胆结石患者日愈年轻,患者有更强烈的保胆意愿。”刘嘉林说,切了胆囊,患者不仅要承受阵发性胆绞痛、腹泻、胆汁反流性胃炎,而且还要承担肠道免疫力下降和肿瘤发生的潜在风险。
切还是不切?两派交锋
不过,“保胆取石”在业界还有争议,专家们分成了两派。 “切除派”认为,即便“保胆取石”,以后还有复发的可能。不如“断了后”,彻底排除将来引发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的可能。 “保胆派”认为,部分胆囊功能好、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以保胆取石,这样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刘嘉林也曾是旗帜鲜明的“切除派”,直到几年前,他被一个取胆后的患者深深“刺痛”了。 45岁的女患者患有胆囊息肉和胆结石,切除胆囊后,每天腹泻十多次,从此不能再吃高脂肪食物,甚至牛奶都喝不了,几个月下来瘦了十几斤。她苦恼不已,一年内每周都去挂刘嘉林的门诊,寻找治疗办法,却无解。从那时起,刘嘉林开始多角度审视胆囊切除术,“胆囊毕竟是人的器官,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放弃?” “这是个哲学问题”,刘嘉林认为,“保胆取石”可能现在还不是业界的主流,但随着医疗界技术不断发展,未来微创“保胆取石”可能会呈现新的状态。
私人订制术后“保健药方”
不过,不是所有医院都可以做,这项手术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需用到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属于难度最大的四级手术。据了解,现在全国已有300多家医院开展微创保胆手术,不乏三级大型医院,每年完成此类手术超3万例。但目前,深圳开展此手术的医院还比较少,某些医院完成过零星病例,但尚未形成规模。去年起,刘嘉林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保胆取石”术,至今已有三十多人做了此类手术。 “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术后随访和健康指导非常重要。”刘嘉林安排医生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病史、家族史、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等,给他们开出私人订制术后“保健药方”——低脂饮食,忌暴饮暴食,按时服药。以往,保胆取石后2-3年是结石复发的窗口期,胆囊结石复发率为7%左右。而目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保胆取石的患者中仅有一人复发了,复发率不足3%。
江西出台家校合作示范标准
爱心医院为贫困户送健康
市纪委:严查快查 护航村级组织换届
银行卡被盗频被取款 民警视频追踪擒窃贼
当涂:黄池镇坚持“四到场”规范农民建房
保胆取石37颗 男医生将妻子胆结石摆成了 “心”形
爱心手拉手、成长心连心”公益活动在大田职专举行
乐山市奥校姑娘反败为胜 一枪定乾坤
环卫主管捡到5500多元现金及证件 拒千元酬金
开展燃气安全宣传
深圳市交通执法支队春运查处1495宗违章案件
去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00亿元
民权县供电公司 “一停多用”打造高效春检
我市十选手出战下月亚运会
茂名荔枝将重现进西安盛景
手牵手,好朋友
强化夜间交通管控 严打违法重载货车哈市交警部门持续开展重载货车严打整治行动
宁夏境内第一条高铁主体完工
市政务大楼4家餐饮单位全部被评为2017年度合肥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A级(优秀)单位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独具匠心——工 艺美术四十年回顾展”在景德镇美术馆开展